摘 要:《祖先與永恒:杰西卡·羅森中國考古藝術文集》共收錄杰西卡·羅森教授過去30多年中在中國美術考古方面的17篇研究成果,作者通過獨特的藝術視角來分析考古中的文化現(xiàn)象。該書是繼《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之后,又一部以中文出版的鼎力之作。本文是筆者在閱讀該書時的一些心得及思考,不足之處還望各位方家指證批評。
關鍵詞:考古;藝術;文化
杰西卡·羅森是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最為杰出的西方學者之一,在商周青銅器、玉器以及漢代墓葬研究方面卓有成就。1994年被選為牛津大學莫頓學院院長,成為該學院成立700多年來的第一位女院長。2002年因對東方學研究的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高級英帝國女勛爵士頭銜。
本書內容涵蓋青銅器(4篇)、復古維新(3篇)、墓葬(5篇)、中西交通(2篇)、裝飾系統(tǒng)(3篇)五個方面。作者對青銅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方面:首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從青銅器的紋飾、鑄造技術、復古維新和傳承四個角度進行討論(見第1-4篇)。不同于國內學者對單個器物的研究,作者更注重觀察“成套”器物的組合關系,尤其是商周青銅禮器在儀式中的作用,以及背后蘊含的政治意義。作者用該方法探討青銅器發(fā)展,卓有成效。
以《戰(zhàn)國及秦漢時期的禮器變化》(第4篇)一文為例,該文充分運用此方法來分析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的禮器組合的“變”。文章運用了大量考古材料,從東周商王墓中的青銅器組合到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大量漆器組合,從曾侯乙墓的中的彩繪棺畫到山東沂南漢代畫像石。作者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考古文獻材料,而是將考古圖像材料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器物及圖像文本自身在墓葬中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來反映禮器在這一時期社會文化中的變化。文章中有三處觀點極具啟發(fā),令人深思。第一,文章討論的前提:如何界定“禮器”概念的范疇?作者對于禮器范圍的界定是廣泛的,主要指代在儀式中用于盛放食物和酒的容器。文章在研究禮器時不局限于某一種材質,只要是符合禮儀場所的器物,均屬于作者認定的禮器。第二,作者認為取代三代時期的鼎、敦、壺等禮器組合的是漆耳杯、案、樽、長柄勺等組成的一套器物。在這里筆者卻認為,兩漢時期人們更注重使用日常生活用器來隨葬,喪葬觀念從以禮器祭祀轉變?yōu)橐陨钇髡宫F(xiàn)生前狀態(tài),墓葬中隨葬品的功能逐漸從禮器轉變?yōu)槿粘I钣闷?。為此筆者對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器物做進一步思考,報告中描述北箱的中部放置著漆案,案上放著漆耳杯、漆卮和小漆盤等宴會用具,從對器物位置的描述可以得出,槨的北箱描述死者生前的生活場景,在此場景中不見仿銅禮器鼎、壺、鈁的組合,但是也有例外,在北箱的北部發(fā)現(xiàn)一件漆鈁(編號399),與該器物共處的周邊器物為兩件漆勺、一件漆耳杯和一件陶壺,根據(jù)漆鈁的出土位置及周邊共存器物的環(huán)境來看,或許是模仿生前聚會場景的明器。而出于東箱的三件漆鈁及與之共出的有漆鼎及漆盒均出自東箱,這是否可以認為,東箱的漆鼎和漆鈁可能屬于禮器性質,至于出土于北箱的一件漆鈁可能與出土于東箱的其余三件漆鈁在功能性上有所不同,北箱的漆鈁在墓主人聚會宴飲的場景出土,那么這件漆鈁或許并非禮器作用,而是回歸到器物本身作為生活用具的功能——盛放酒的器具。第三,與考古學者不同,作者從藝術的角度對圖像文本進行解讀,更多地關注墓主人在墓中施動或受動的變化。所處身份的不同,反應出隨葬器物的功能、用途的不同。作者認為三代時期隨葬的青銅禮器是死者在地下供奉自己的祖先所用的禮器,而漢代的大量模型明器和日用器的隨葬是死者在地下宴請已故祖先的聚會所用器物。這對于研究戰(zhàn)國秦漢時期禮器衰落,日用器及模型明器興起的原因,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筆者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可能。
在青銅器研究的另一方面,是后世對早期青銅器器形及紋飾的復興,也就是青銅器的復古維新(第5—7篇)。復古藝術歷代有之,早在商周時期對上古時期玉器的模仿就已流行,只是宋代時達到頂峰。李零先生曾在《鑠古鑄今—考古發(fā)現(xiàn)和復古藝術》中指出:“古人的思想是以舊為新,以退為進,把過去當做未來,因此以古為雅,以今為俗,也自有其合理性?!币虼死盍阆壬鷮凸潘囆g行為歸納為三個步驟:考古—仿古—變古。同樣,作者的思路亦是如此,只是不同于李零對青銅器仿古的研究,杰西卡·羅森教授更關注對青銅禮器紋飾系統(tǒng)的研究。在文集的前面兩個部分,她多次提出“裝飾紋飾系統(tǒng)”這一概念。由于過去很多學者對紋飾的討論總是限定在個別紋樣的分析上,甚至以為出版一些器物紋飾的平面拓片,就能代表紋飾原本的意圖,就像只需要在平面上觀看一樣。這樣的思考方式只會更加局限,無法表達出紋飾的本意。因此,作者認為所有的裝飾紋樣都是專門為某類型的器物而設定的,既然它們是器物形制的一部分,就必須和形制結合起來去理解。由此思路,作者將青銅器放置在一個大的復古背景下,討論成套禮器的社會意義。當然,復古的目的不僅是對過去理想政治的追求,或是在擁有這些器物后為家族帶來崇高的地位,而是通過對古器物的再造行為,達到對后世家族在政治及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因此對古代青銅禮器的再造,是一種極為顯著的政治事業(yè)。
近年來,杰西卡羅森教授試圖透過早期器物來研究中國墓葬結構發(fā)展(第8—12篇),展現(xiàn)古代墓葬中墓主人與建造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古代墓葬形制的演變分析,探討中國與亞洲內陸地區(qū)的交流聯(lián)系。對中國古代墓葬的解讀,作者依舊從擅長的青銅禮器的組合、古代玉器的使用、畫像石和壁畫等繪畫的圖像分析這三個方面探討中國古代墓葬中空間、時間的變化發(fā)展。中國古代的墓葬經(jīng)歷過豎穴土坑墓到橫穴磚石墓的的發(fā)展,由單一墓室向多室墓的復雜變化,這背后均體現(xiàn)著人類的宇宙觀與社會之間緊密的聯(lián)系。
在本書中,除了運用中國本土的考古材料分析中國本土文化,作者還將學術視野放在整個歐亞大陸,將整個歐亞大陸分為三個區(qū)域:最東端是以中國為核心的東方國家群,包括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地區(qū);最西端為地中海沿岸及北歐地區(qū);中間便是鏈接前兩者的中亞地區(qū)。中國與中亞等地的聯(lián)系從兩地出土的大量考古資料和在器物上的相互模仿借鑒便可以說明(第13—14篇),且時間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在本書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仍然以中西方文化交流為重點,將研究時段鎖定在明清時期。在這一時期,各區(qū)域間貿易往來更為發(fā)達,思想文化傳播更為快捷,這主要體現(xiàn)在器物造型、裝飾紋樣、繪畫藝術上的交流模仿上。當然,不論是青銅器、玉器、陶瓷器還是繪畫的各種創(chuàng)造,都與當時的社會習俗和思想觀念息息相關。
本書的出版無疑使中國讀者大開眼界,我們在佩服杰西卡·羅森教授對考古材料的純熟運用以及研究方法不拘一格的同時,不禁要思考,考古學家們提出考古學要“透物見人”,并非是單個器物背后反映出的歷史文化,而是器物組合和器物所存在的整體環(huán)境反映出的社會文化。閱讀杰西卡·羅森教授的文章有助于我們真切地感受藝術與考古之間微妙的關系。站在藝術的角度對古代器物進行重新審視,以文化本身的含義揭示研究對象背后蘊含的文化意義,用審美的眼光發(fā)現(xiàn)對象蘊含的美學因素,將之放入宏觀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分析。
參考文獻
[1]杰西卡·羅森(英):《中國古代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2]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下集) 》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3]李零:《鑠古鑄今——考古發(fā)現(xiàn)與復古藝術》,三聯(lián)書店,2007年。
作者簡介
姜思旭(1992-),女,甘肅,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碩士,戰(zhàn)國秦漢考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