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春山 張黎 楊華蓮 徐曉玲
馬蘇大麻哈魚人工繁殖技術
文/陳春山1張黎2楊華蓮2徐曉玲2
馬蘇大麻哈魚 Oncorhynchus masou (Brerart),屬鮭形目、鮭科、大麻哈魚屬。為溯河洄游性魚類,幼魚在淡水生話期間,分化成降海型與陸封型二個生態(tài)群體。陸封型群體終生生活在淡水河流中,為大麻哈魚類中罕見的生物學特性,只有中國和日本有分布。在我國大陸分布于圖們江、綏芬河,每年人工繁殖洄游型群體進行人工放流,對陸封型群體這一寶貴資源沒有充分重視。2012年北京市鱘魚鮭鱒魚創(chuàng)新團隊成立后,從吉林圖們江引進陸封型馬蘇大麻哈魚,開展了人工選育、繁殖和養(yǎng)殖技術研究。在人工繁殖技術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
技術要點:
1.親魚培育及選擇:經過多次分池選育,將生長快,體質健壯的單獨飼養(yǎng),作為親魚培育。進入繁殖期前的1個月~2個月,要加強飼養(yǎng),選擇蛋白含量高的全價飼料,適當加大水流。為了使親魚性腺發(fā)育同步,集中采卵,采用調控水溫的辦法,控制親魚的性腺發(fā)育,達到集中產卵的目的。后期雌雄性分開飼養(yǎng)可適當控制性成熟速度。選擇年齡為2+的,體重♂200g~500g,♀500g~1000g,副性征明顯的作為親魚。雄性吻部變成鷹嘴狀,上下頜成鉗形,體側出現(xiàn)暗紅色斑,腹部狹窄,后期腹部發(fā)黑且顏色越來越重,擠壓腹部可流出乳白色精液。雌性吻部平直不成鉗形,腹部白色且圓潤,后期體側也變黑但較雄性色淺,生殖孔紅腫外凸。
2.采卵受精及孵化:雌性采用擠卵或剖腹取卵方法,雄性采用擠壓采精方法可多次采精。干法受精,每盆卵一次擠入3條~4條魚的卵和3條雄魚的精液,攪拌均勻,加入少量清水攪拌,靜止2分鐘后用清水沖洗2遍~3遍,洗去過多精液,再加入清水,放置30分鐘~60分鐘,帶卵吸水膨脹后,挑出白卵,洗去卵皮、血塊,進入孵化環(huán)節(jié)。孵化采用自制20L塑料桶,距底部8cm安裝隔卵漏板,桶中央安裝從底部向上反水的水管,每桶一般放卵不超過5kg(10萬粒)。孵化期間每周用藥物處理1h,控治水霉菌。發(fā)眼期后將發(fā)眼卵倒入平列槽中繼續(xù)孵化,檢出死卵,計算發(fā)眼率。
3.仔魚孵化管理:仔魚破膜期要經常清理孵化槽,隨時撈出卵皮,避免堵塞出水網。出膜后適當降低水流速度,避免仔魚長期頂流,但也要注意避免仔魚大量扎堆造成缺氧。仔魚卵黃囊吸收完畢能夠平游時直接用人工配合飼料開口,前期最好用國產質量好的微粒飼料或進口鮭鱒魚飼料飼養(yǎng)。
1.提高了親魚規(guī)格:在原產地圖們江,由于生長期短,水溫低,性成熟時一般只有200g左右。北京地區(qū)由于適宜生長期長,飼養(yǎng)水溫高于原產地,一般2+齡普遍達到500g~1000g,雄性體重最大1500g。
2.提高了成熟系數:懷卵量與個體大小關系密切,性腺發(fā)育到Ⅳ-Ⅴ期♀性親魚,體重200g~300g的成熟系數18%~20%,體重500g~750g的成熟系數可達22%~25%。隨著個體的增大,絕對懷卵量增加。
3.控制性腺發(fā)育:水溫12℃以上不能采卵,采用井水、河水不同混合比例調控水溫的辦法,控制親魚的性腺發(fā)育,達到集中產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