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寧老年大學 沈寧嘯
古詩欣賞教學漫談
□浙江海寧老年大學 沈寧嘯
轉眼在老年大學任教古詩欣賞課已快四年,頗有感觸,現擇三點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古詩欣賞班的學員,年歲懸殊,學歷參差,對古典詩詞的接觸程度也有很大差別。有的以前心雖向往而身難投入,退休后,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借助老年大學古詩欣賞班這一機緣,迸發(fā)出對古詩的興趣,投入其中。有的一直以來對古詩都抱有濃厚興趣,過去在業(yè)余時間把閱讀、創(chuàng)作古詩詞作為一種休閑消遣,而今在古詩欣賞班里得以較為系統(tǒng)地了解名家名篇的方方面面,讀出新得,悟出新知。
以上這兩極是較為普遍的存在,而中間狀態(tài)反倒較少,基本呈沙漏型。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基礎較好的聽出滋味,每堂課后有所得;又不能讓初學者如墜云里霧中,畏難而不自信。因此,講詩詞時需要做到講透典故及知人論事,這樣既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又能增添趣味。
欣賞古詩詞,離不開誦讀這一重要途徑。但老年學員幾乎沒有什么音韻基礎,甚至普通話也很生疏,這就給誦讀帶來了一定障礙。這種情況下,借助多媒體手段就很必要。我把誦讀影音材料分為三類,比較著播放給學員聽、看。
一類是傳統(tǒng)吟誦。這類材料一般錄自于老教授,特點是往往采用吳語,古四聲明顯,語調鏗鏘,具有古典詩詞的傳統(tǒng)韻味。缺點是和現代的審美觀有差距,接受程度可能會較低。第二類是現代普通話誦讀。這類材料一般普通話標準,吐字周正,一首詩詞下來,在語音上基本沒有明顯的錯誤。缺點是有些誦讀比較呆板,不能較好地傳遞出作品神韻。第三類是名家朗誦。這類材料的綜合水平最高,朗誦者包括喬榛、丁建華等聲音極具表現力的大家,而且他們對于作品的理解也很深刻,朗誦作品很有感染力。
這三類材料根據不同需求,可以有選擇地讓學員欣賞,也可以通過比較欣賞,更深入了解詩詞作品。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欣賞古詩詞之余,愿不愿、能不能親自動筆,在學員中也有兩個比較明顯的極端。有些學員只愿做欣賞者;有些學員在古詩詞的熏陶下,有所遇,有所感,有所見聞,往往會訴諸筆端,自娛之余共賞。隨意挑幾首錄于下:
《接孩子》——大門還未開,且在露天呆。天雨無關系,寒風不可摧。街頭橫線過,家屋路邊回。傍晚來兒女,何如更一杯?
《洛河夜釣》——掛餌揚竿細線撩,藍光斜射立浮漂。岸沿垂釣翁三兩,入夜風寒興未消。
這兩首都充滿生活趣味。雖然前一首頷聯對仗不夠工整,有打油詩的調侃意味,但這又有何妨?
《五律·寒夜吟》——韻別書寒意,愁生著瘦箋。參差青赤舞,次第綠黃翩。驀地鬢霜隱,倏然腰膝單。無心窺月影,不覺又西延。這一首寫夜寒難眠,感時光流逝,韶華易逝,雖然略隔,但可看出寫得很用心。
因材施教在老年大學同樣適用。盡管學員會自然形成幾個階梯,那就順其自然,讓每個學員有所得,讓老有所學和老有所樂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也是老年大學教師必須遵循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