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瑞煒
期中考駕到,你準備好了嗎?
文/郭瑞煒
期中考近了,家長朋友們大都關(guān)心孩子的考試成績是否能提升。對于孩子的成績,我們應用平常心看待。家長不要因孩子成績好沾沾自喜,這樣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覺:學習是為了家長。對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不能打罵,只要有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
眼下,學期近半,一般學校要舉行期中測評,表面看是對孩子的測評,我覺得更是對家長的測評。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無法選擇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是終身的老師,更是孩子無法選擇的老師;教育孩子是我們一生的事業(yè),是終身的事業(yè)。假如孩子小時侯我們用錯誤的方法教育他,長大他就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事實上,每出現(xiàn)一個問題孩子,就暴露出他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長,一個問題家庭。那么,面對即將到來的期中測評,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檢驗態(tài)度。期中考試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不一定比別人聰明,而是學習上自覺性更強、主動性更大。
利用時間。顯然,善于運用時間者學習成績更優(yōu)秀。要抓住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分一秒努力學習,并對時間進行統(tǒng)籌安排。
講究方法。好方法自然帶來好效率。每個孩子、每個家庭可以根據(jù)自身習慣和個性特點進行總結(jié),歸納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好自身的優(yōu)勢。
我們關(guān)注這些,我們才會思考這些,才能走對路,教育好子女。
再過一陣子,家長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恐怕就是:你家孩子期中考試得了多少分?
在這些家長的潛意識里,就是想通過各班級的成績排名,來調(diào)查一下孩子在學校里的排名情況。你知道嗎?家長間對孩子成績的攀比,把孩子成績曝光,讓孩子深惡痛絕。那么,家長該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呢?
其實,每次考后,總有幾家歡樂幾家愁。成績好的孩子高興,家長臉上有光;考得不好的,孩子郁悶,家長煩心。其實,對于期中考試的成績,家長和學生不必太緊張,要理智對待。
誤區(qū)之一,我們往往把精力和興趣集中在孩子成績上,忽略了家庭教育主任務——做人教育、個性形成、心理健康等。
如:有一對夫妻在討論孩子成長時,爸爸說:“這孩子不太懂禮貌,對大人和伙伴說話沒禮貌。這怎么行?”媽媽立刻辯護:“只要成績好,禮貌不禮貌是小問題,有禮貌考不好也沒用,上大學看你分數(shù),你過不了錄取分數(shù)線再怎么有禮貌也只能是落榜。”這位母親說,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學習最重要。請問,她的主張,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