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我看到萬物真相(四)
我想有自己的劇場
化裝間像山洞
衣服掛樹枝
記者:練舞的人非常容易弄傷身體,您有沒有?
楊麗萍:沒有。像我的這種舞蹈,我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我能轉(zhuǎn)十圈我就轉(zhuǎn),我不會轉(zhuǎn)十二圈,我不會太多去要求自己。盡量把大自然的那種神韻表現(xiàn)出來。你18歲跳的舞蹈和你現(xiàn)在跳的舞肯定不一樣,體驗不一樣,散發(fā)出來的味道不一樣。
記者:您從13歲開始工作,到現(xiàn)在,浮浮沉沉,在世面上“混”過那么長時間,經(jīng)歷和看到過那么多事情,幾十年的生命體驗,在您的舞蹈中有怎樣的闡釋和表達?
楊麗萍:舞劇《孔雀》就是我站在人類、人性共通的角度來做的。作為一個舞者心越遠就越有感知,80歲跳不動了,但思想飛起來了。
記者:還會再上春晚嗎?好像您每上一次春晚,您的舞蹈作品都會成為經(jīng)典。
楊麗萍:沒想,一般我上春晚都是人家來找我。也有不好的作品,在我的舞蹈里算不好的,但在春晚里還是行的。就好像一個作家,有的人可能寫了一百本書也沒人買,有的人可能就一本書。
記者:您是女性主義者嗎?
楊麗萍:根本就不去想這個,因為我覺得世界永遠是陰陽協(xié)調(diào),女的太盛了,太厲害了,會失調(diào),陽太盛了也會失調(diào),一定是陰陽諧和。有了月亮就肯定有太陽,有了閃電就要有雷聲,兩個東西都在一起,這個就是特別簡單的道理。這些東西都是真相,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忘記,我們的記性很差,其實真理,一些竅門,一些道理就在你的身邊,在你的眼前,只是你忽略,你不去看,你看不清。
記者:您信命嗎?
楊麗萍:不是信不信,就好像特別簡單的一個道理:拿刀割你的時候我不疼,你疼我不疼,我沒感覺的,但拿刀割我我有感覺。為什么他割你我不疼呢?為什么割我才會疼呢?這是一個特別難解釋的,可能有的人還在胚胎里就死去了,對吧,有的人可能只有一個月的生命。我那天碰到一個我認識的朋友,他的孩子15歲,比彩旗大一歲死去了,得腦瘤死去了。每個人一生下來就面對恐懼,面對死亡。就好像杰克遜他跟我同年,他不就是不知道自己哪天死嗎?還要準備開演唱會呢,皮娜知道自己得了肺癌,6天就死去了。
記者:皮娜·鮑什說她為對抗恐懼而舞蹈,您呢。
楊麗萍:我為生命,不一樣,角度不一樣。我覺得恐懼沒有用,所以就不恐懼,坦然地面對,你真的不知道你哪天死。
記者:您的舞蹈里有沒有某種對抗性?
楊麗萍:現(xiàn)在還沒有,但是舞劇里有,舞劇有矛盾,舞劇是講人類的事情,不是講我,講我們整個人共同的一種視角。
記者:這么多演員,您怎么管理他們的生活?
楊麗萍:我們有兩個團隊,一個團隊是負責巡演,就是我這個團隊,另外一個團隊就天天在這里演。然后我們沒有自己的劇場,我們最好的時候是在昆明會場演了七年,然后我們就搬到這里,我的夢想就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劇場,它好像是個挺自然的環(huán)境,想象的,到處都是石頭,不是這樣一個傳統(tǒng)的劇場的樣式,會改?,F(xiàn)在將近有200人吧,生活就是靠我們演出。
記者:吃飯也是大鍋飯?
楊麗萍:沒有,滿街都是吃的。因為沒有自己的,有劇場的話一定有食材,最便宜的食材,最好的宿舍,最好的排練室。我們想象的排練室是,都看得見植物,外面都是植物。我想象的化裝間像山洞一樣,然后有流水,衣服都掛在樹枝上,有些植物。我跟那個設計師講,他眼睛一直眨,其實不需要花多少錢,只是一個想象力和手工的,不要那種整齊劃一的。
記者:《云南映象》已經(jīng)演了十年,是不是演員都換過好幾輪了?
楊麗萍:有的人留下來了,有的人走了,有的很年輕,其實很費體力,他們跳得很辛苦。我們這邊待遇還是不錯的,比市歌舞團、省歌舞團待遇要好??赡芩麄冇布茫麄兛赡軙惺巢?、宿舍、排練室,我們到現(xiàn)在都沒有排練室。
記者:談談首屆楊麗萍國際舞蹈季?
楊麗萍:它不是一個比賽,也不是一個什么歡樂的節(jié)日。很多朋友覺得《云南映象》已經(jīng)十年了,都認為云南是歌舞之鄉(xiāng),所以在云南沒有這么一個舞蹈的節(jié)日,是一種欠缺。這其實也是個實驗節(jié)目,我們都不是太清晰怎么主辦,比如說像一些國際舞蹈團隊,他們都要過來,需要接洽,很多麻煩事,都是一個試驗。我覺得國際舞蹈季實際上想的就是不要光說我們國內(nèi)的這些舞蹈,因為國內(nèi)的舞蹈已經(jīng)有了荷花杯、桃李杯或者CCTV那種比賽,我們做的是跟國際接軌。這里面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優(yōu)秀青年舞者選拔,我們沒有聲望,是第一次搞,我們不可能剛生下來就面面俱到,我覺得這個“孩子”得慢慢成長。(完)
張琳據(jù)鳳凰網(wǎng)《年代訪》整理
本期人物
馬書林
1956年生于沈陽,1982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shù)學院。曾任中國美術(shù)館常務副館長,二級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文史館館員,中國國家畫院、中央文史館書畫院、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畫院特聘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重要美術(shù)展覽并獲獎。先后在上海美術(shù)館、深圳關(guān)山月美術(shù)館、魯迅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山東工藝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國家大劇院舉辦個人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shù)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上海美術(shù)館等專業(yè)機構(gòu)收藏。出版畫集《筆墨本無界——馬書林畫集》、《書林畫戲》、《中國畫名家經(jīng)典——馬書林》、《書林畫語——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書林畫意——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書林畫戲——馬書林中國畫作品集》、攝影集《西藏游蹤》等。
《荷香四季》中國畫 352cmx72cmx4 2012年
《夜探》中國畫 181cmx97cm 2011年
《齊天大圣》中國畫178cmx97cm 2014年
《京劇京韻》中國畫138cmx68cm 2013年
《黃鶴樓》中國畫138cmx68cm 2010年
《霸王別姬》中國畫178cmx96cm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