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振望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04-0157-02
摘 要:針對配電網繼電保護配合與故障處理關鍵技術展開了研究,系統(tǒng)分析了配電網多級保護配合的可行性,并論述了繼電保護中的故障,給出了相應的處理技術,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配電網;繼電保護;熔斷器;配電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4.157
隨著配電自動化和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對配電網繼電器保護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廣和應用配電自動化技術的過程中,必須提高多級繼電器保護配合質量,實現(xiàn)對電網供電的可靠保護。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及時處理繼電保護中出現(xiàn)的故障,以完善配電網的建設?;诖耍疚木团潆娋W繼電保護配合與故障處理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相信對有關方面工作的順利進行有一定的幫助。
1 配電網多級保護配合的可行性
1.1 基本原理
根據不同配電線路的特點,采取不同的保護方式。大部分農村配電線路的主要特點是供電半徑比較長、分段數(shù)比較少、開環(huán)運行。當這類線路發(fā)生故障時,各分段開關的短路電流各不相同,且短路電流相差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應選用多級保護配合方式,通常是電流定值與延時級差互相配合快速切斷故障線路。
城市配電線路的主要特點是供電半徑比較短、開環(huán)運行,有很少一部分農村配電線路是分段數(shù)比較多且開環(huán)運行的。當這兩種類型的配電線路發(fā)生故障時,各分段開關短路電流數(shù)值基本相近,且在各分段開關設定不同的電流定值無法達到保護的目的,因此,應設定延時時間級差,有選擇性地切除處理故障線路。
1.2 時間級差保護配合的可操作性
對于兩級級差保護配合,通常為變電站出線開關和饋線開關設置不一樣的時間級差。短路電流對系統(tǒng)的沖擊是巨大的,為了避免發(fā)生此類情況,通常把變電站低壓側母聯(lián)開關的最低過流保護動作時間設置為0.5 s;為了防止對上級保護整定值造成影響,必須在0.5 s內安排多級保護延時配合。通常情況下,饋線斷路器開關動作時間為30~40 ms,熄弧時間為10 ms,保護響應時間為30 ms,因此,饋線開關可設置0 s延時保護跳閘,在100 ms內切除故障。雖然在饋線分支開關或用戶開關配置熔斷器,能夠更快切除故障,但是,熔斷器需要人工操作恢復,處理瞬時性故障的難度很大。如果適當考慮時間差的問題,變壓器低壓側開關繼續(xù)保留250~300 ms的級差。為變電站出線開關設置200~250 ms延時,可以實現(xiàn)兩級級差保護配合。
隨著永磁操動機構和無觸點驅動技術的日趨完善,三級級差保護配合可以極大地縮短保護動作時間。永磁操動機構分閘時間可達到10 ms,無觸點電子式分合閘可小于1 ms。鑒于這兩項技術的支持,斷路器能在30 ms時間內迅速切除故障。如果饋線開關設置動作時間為0 s,則發(fā)生故障后,相關斷路器可在30 ms內迅速切除故障。在適當考慮時間差的情況下,在變壓器低壓側開關繼續(xù)保留200~250 ms時間級差,為上一級饋線開關設置100~150 ms延時時間,以實現(xiàn)三級級差保護配合。
2 多級級差保護與配電自動化配合的故障處理
2.1 多級級差保護配置原則
為了實現(xiàn)兩級級差保護,在選取線路開關和配置保護方面,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①主干饋線開關通常選用負荷開關,以達到標準要求;②用戶開關和分支開關的標準要求比較高,一般負荷開關難以滿足要求,所以,應采用斷路器,并將其保護動作延時時間設定為0 s;③變電站出線開關的標準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也應采用斷路器,并把保護動作延時時間設定為200~250 ms。
采用兩級級差或三級級差保護配合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分支或用戶發(fā)生故障后,相應斷路器立即跳閘切除故障。如果變電站出線斷路器不跳閘,就不會造成全線停電。②避免出現(xiàn)開關多級跳閘或越級跳閘的問題,簡化故障處理,操作開關數(shù)少,恢復故障時間短。③主干線可以采用負荷開關,不必采用斷路器,降低工程造價。
2.2 故障處理
以兩級級差保護為例,介紹多級級差保護與配電自動化配合的故障處理方法。主干線線路類型存在差異,具體故障處理措施如下。
2.2.1 主干線為全架空饋線的故障
當饋線故障發(fā)生后,變電站出線斷路器跳閘切除故障。經過0.5 s延時,如果斷路器自動重合,則為瞬時性故障;如果斷路器不能自動重合,則為永久性故障。主站根據收到的故障信息判斷故障位置,將瞬時性故障信息存入瞬時性故障處理記錄中。對于永久性故障,遙控故障位置附近的開關分閘來隔離故障,同時,遙控變電站出線斷路器和聯(lián)絡開關進行合閘,恢復非故障區(qū)域供電,并將故障信息存入永久性故障處理記錄中。
2.2.2 主干線為全電纜饋線的故障
通常情況下,這類故障是永久性的,發(fā)生故障后,變電站出線斷路器立即跳閘切除故障。主站根據收集到的故障信息判斷故障位置,遙控故障區(qū)位置附近開關分閘隔離故障,同時,遙控變電站出線斷路器和環(huán)網柜聯(lián)絡開關進行合閘,恢復非故障區(qū)域供電,并將故障信息存入永久性故障處理記錄中。
2.2.3 分支線路或用戶處發(fā)生的故障
發(fā)生故障后,斷路器立即跳閘切除故障。如果跳閘斷路器所帶支線為架空線路,經過0.5 s延時后,斷路器自動重合。如果發(fā)生的是瞬時性故障,斷路器可以自動重合;如果發(fā)生的是永久性故障,斷路器則難以自動重合。電纜線路的上級斷路器出現(xiàn)跳閘的情況,則發(fā)生永久性故障,斷路器不會自動重合。
3 電壓時間型饋線與兩級級差保護的配合
電壓時間型饋線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電壓時間型分段器與重合器相互配合,切除隔離出現(xiàn)故障的線路。這項技術優(yōu)點很多,但也存在一定缺點——線路的任何位置發(fā)生故障都會造成斷路器跳閘,導致大面積停電。如果這一技術與兩級級差保護配合使用,就可以解決停電范圍過大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將重合器時間設定為200~250 ms,將其作為變電站出口開關;將電壓時間型分段器作為饋線開關,用戶分支開關使用斷路器,設定動作延時為0 s,并配置延時時間為0.5 s的一次快速重合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配電網建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正確處理配電網繼電保護中發(fā)生的故障,及時采取有效的技術或措施解決故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繼電保護有效工作,推動配電網更加安全、有序、高效地運行,促進電力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健.配電網故障處理研究進展[J].供用電,2015(04).
[2]吳剛.淺談配電網繼電保護配合與故障處理關鍵技術[J].工程技術,2016(10).
[3]成筑.配電自動化聯(lián)合繼電保護在配電網故障處理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4).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