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譚昌杰
大隊輔導員,你家訪了嗎?
■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譚昌杰
說起“家訪”,我們并不陌生。一般要求班主任及主學科教師在內的全體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加強家校溝通,使學校、家庭合力搞好教育。
身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有11名大隊干部,40多名委員,管理著全校一千多名隊員。我常常對這50多位大隊委說:“你們有2個班級,一個是學校給你們分的班級,一個是大家憑愛好和能力組成的班級——大隊委?!睂@個班上的學生,我同樣需要進行家訪。
這50多位隊員,分別來自三四五年級,在班級時間比較多,因此,我要主動出擊,深入到隊員中去,在活動中同他們打成一片,多交流,多溝通,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交往中要特別留意隊員在活動的表現(xiàn),如組織領導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優(yōu)缺點等,然后根據(jù)隊員各自的實際情況,分別明確家訪的目的和要求,并擬定好與家長談話的內容和方式。這樣,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情況時,我就能夠信手拈來,從而提高家訪的實效。
秋季學期開學一個月后是建隊日,在這之前要對老大隊干部作全面了解性的家訪,使日后的大隊部工作有的放矢。納新約一個月以后,一些大隊委在學校的行為、思想等方面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情況,如工作不積極主動,因工作耽誤了學習,優(yōu)越感強烈……此時,輔導員就要將這些情況及時向家長反映,從而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和家長一起引導大隊委開展工作。
根據(jù)家長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進行家訪。但在所有家訪中,我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征詢班主任的意見。不得不承認,班主任與隊員的接觸時間比大隊輔導員多一些,家長也更多的在與班主任交流。在家訪前從班主任那里獲得一些要家訪隊員的信息,或者讓班主任先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甚至還可以和班主任一起家訪,這樣家長會更容易信任和接納大隊輔導員。
2.態(tài)度謙和,說話婉轉。在與家長談話時一定要謙虛謹慎,但也不能過于疏遠,用自己爽朗、隨和的個性營造輕松的談話氣氛。在不便于直接表達本意的時候,可采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或點到為止等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本意。
3.從某一件事看背后的行為動機。我會給家長講隊員在學校的故事,從故事中看到隊員的可愛、懵懂、特長、能力、無奈、缺點……家長會覺得大隊輔導員確實關心、了解他們的子女,從而更加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這樣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也使談話氣氛融洽、和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型的通訊手段充盈著社會各個方面,大隊輔導員可以通過電話、短信、QQ、微信等交流手段,與家長“短、平、快”地進行互動。不僅方法靈活,還能促進老師、家長、隊員換位思考;不但增進了“三方”的感情,而且也加強了聯(lián)系,減少了輔導員和家長的隔閡。
以上就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家訪四策略。這四策略使我深感大隊輔導員工作的愉悅、幸福,更令我欣慰的是,家庭與學校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正在培養(yǎng)隊員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隊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責任編輯 鄭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