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山
《手敕太子文》是漢高祖劉邦病危時寫給長子劉盈的一封敕書,以父親和帝王的身份,臨終向兒子諄諄告誡:要讀書、要用賢、要治理好天下。這封敕書在歷代帝王敕書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一篇很好的家訓(xùn)。
劉邦在敕書中寫道:“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p>
劉邦稱自己當年不愛讀書,是因秦始皇禁書,自己也就覺得讀書無用了。后來終于明白讀書的重要性,覺得過去的行為很荒唐。劉邦常用“我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為口頭禪,輕視讀書人,甚至有“尿溺儒冠”之舉。陸賈經(jīng)常在他面前談?wù)摗对娊?jīng)》《尚書》,劉邦最初很反感,怒罵:“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老子的天下是馬背上打出來的,哪里用得著什么《詩》《書》?陸賈反問:“馬上奪得天下,難道還能馬上治天下?”陸賈講了儒家思想對治國安天下的重要意義和秦朝抑儒崇法導(dǎo)致亡國的教訓(xùn),劉邦聽后雖然不快,卻也聽從了陸賈的話,命陸賈著書論天下得失成敗引為借鑒。
他接下來告誡太子道:“堯舜不以天子與子而與他人,此非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馬尚惜,況天下耶?吾以爾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稱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為汝來,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為嗣?!?/p>
劉邦曾認為劉盈仁弱,幾度欲廢太子。因大臣們極力反對,呂后又用張良計策,將劉邦多次未能招用的“商山四皓”招來輔助并力保太子,使劉邦打消改立的念頭。劉邦告訴太子,堯舜把江山讓給別人,是因為他們兒子能力有限。人們對牛馬都很珍惜,何況天下呢?
他接下來寫道:“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辭解。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汝見蕭、曹、張、陳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於汝者,皆拜,并語於汝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p>
劉邦要求太子勤于學習,凡是上報的重要報告,要親自動手,不讓人代筆。作為開國皇帝和父親,劉邦毫不掩飾地深悔當年自喜讀書無用并鄙薄侮辱讀書人的錯誤,且以堯舜為例,以自己治理朝政的切身體會,告誡劉盈任人唯賢,勤于讀書。劉邦曾總結(jié)自己成功經(jīng)驗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糧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能用人,能駕馭人,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對劉盈請商山四皓來輔佐給予充分肯定,諄諄教誨太子,對開國功臣等年長臣僚要足夠尊重。
劉邦以布衣之身起事,誅暴秦、滅項羽、平定天下。他順應(yīng)歷史潮流,寬簡刑罰,與民休養(yǎng),建立了一套政治體制和經(jīng)濟制度為后世所沿用,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他建立的漢王朝,經(jīng)過其后代百余年努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綿延四百余年,是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代之后享國最久的王朝。大漢王朝及隨之而形成的漢民族、漢語言及其漢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澤被兩千多年,形成了氣勢恢宏的漢家氣魄。
劉邦性格開朗,豁達大度,多謀善斷,從諫如流。他進關(guān)之后,與百姓“約法三章”。天下平定之后,命令蕭何主持修訂法律條文,韓信主持修訂軍法,張蒼主持修訂歷法,叔孫通主持制定朝廷議事禮儀。還和各位開國功臣剖符作誓,永遠共同維護漢室江山,維護共同的利益,世世代代永不變心,并把誓詞和功臣名冊藏入國家檔案室保存。
劉邦雖曾欲廢劉盈,但《手敕太子文》卻未見訓(xùn)斥威脅命令之語,盡舉史實,以個人切身體驗,溫和說理,語重心長,頗值得后世父母教子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