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靜野/諸暨市檔案局
諸暨草塔抖獅子的獅頭
抖獅人拋球引獅
2014年,在諸暨草塔前店村,一項將體育、雜技與木偶技巧有機結(jié)合的表演娛樂項目——草塔抖獅子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相傳,宋末元初,趙氏(宋皇室后裔)與楊氏(宋名將楊繼業(yè)后裔)因戰(zhàn)亂先后避居草塔。一直以來,兩氏因諸多原因明爭暗斗,后又因水源灌溉問題爭斗愈發(fā)激烈,直至清朝官府介入爭斗才逐漸平息。當時夾在趙氏、楊氏中間的朱氏(宋理學家朱熹后裔)因受斗巖石獅啟發(fā),提議在每年二月十九傳統(tǒng)廟會之際,臺閣迎春龍獅呈祥,以示鄰里和睦相處,此提議得到深受爭斗之苦的趙、楊二族贊同,趙氏臺閣、楊家舞龍、朱氏抖獅遂由此而來。1925年《諸暨民報五周年紀念冊·風俗志》記載:“有束身習拳勇者,刀槍戟劍分隊獻技,有演獅搏線球者,或懸獅于架內(nèi)以一人牽之擢而搏毬。”據(jù)說,草塔抖獅子至少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一
《諸暨縣志·文化篇》(1993年版)記載:“抖獅子以布、藤、篾制作,由頭、腰、尾組成,著色艷麗,雄壯威武,獅置木籠中,4人扛抬,籠上設(shè)桿,桿頭懸球,獅頭、身、尾及球均連以索,舞時拉索,使球動獅舞?!?/p>
草塔抖獅子的獅架前有一個舞蹈性很強的拋球引獅人,可與架后的牽線人作出相當默契的配合,完成一系列廣大觀眾喜聞樂見、觀賞性很強的舞蹈動作。草塔抖獅子出行時,由4到6個身著民族服裝的青年大漢扛籠而行。隨著后面民間鼓樂吹奏敲打的節(jié)奏,一位拋球引獅人手拿繡球,幾個筋斗翻到獅前,亮相造型后,引獅人開始抖動手中的繡球,做出一系列逗引獅子的舞蹈動作,獅子見狀,立即興奮地抖動起來,后有8人牽線,其中4人控制著彩獅,做出或跳、或抖、或扭、或舉趾搔耳等各種舞蹈動作,其他四只小獅子同樣合著民樂鼓點翩然起舞,其態(tài)詼諧可愛。待到觀眾人多之地,拋球引獅人興致勃發(fā),突然一招“欲擒故縱”,將彩球往遠處一放,控獅者隨機一放長線,籠中獅子凌空而出撲向彩球,緊接著控球人一個“鳶子翻身”, 收球在手,獅子撲抓不著,猛然退去,霎時那彩獅已隨線回歸籠中,搖著頭張著嘴,一邊做出無奈的表情,一邊抖動著身體伺機待發(fā),這樣的現(xiàn)場表演的藝術(shù)效果極佳,常常會贏得觀眾的一片掌聲與喝彩聲。
抖獅表演
二
草塔抖獅木籠用上等木材制作而成,木籠長2公尺、寬1.8公尺、高3公尺,四周雕刻祥云、蝙蝠、飛鳳等吉祥圖案,既漂亮又威武,裝飾性很強。獅身以上等的白藤為骨架,扎成獅子身段,外身飾以當?shù)靥禺a(chǎn)苧麻,染成金、紅、黃三色,縫掛于獅身和身尾四肢。獅子頭部的制作較為復(fù)雜,先用一個木雕范子,上面疊加豬血棉花拌成的泥料與桃花紙直至適當厚度,待到干后脫掉木模,再用彩色金粉描繪獅頭。其內(nèi)用紅布為內(nèi)襯,用苧麻飾作獅毛。抖獅所用繡球做工考究,漂亮精美,玲瓏剔透,堅固耐用,再系上一條長長的紅綢,美觀且實用。抖獅的彩籠上還有四只小獅子,籠前有高桿挑出,上掛彩球一只,獅頭、獅腰、獅尾均吊有絲質(zhì)長線,表演時用拉線控制,合著鑼鼓,表演各種技巧和舞蹈動作。
草塔抖獅子在“文革”中一度被廢,所幸該村目前唯一既會制扎、又會表演的80多歲老人朱維法還健在,通過文化站多次上門做工作,以及在村里一些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這項幾乎失傳的民間絕技終于得以恢復(fù)。1999年10月,草塔抖獅隊首先在全鎮(zhèn)老年文藝會演中表演,后通過改進裝飾,于1999年至2001年連續(xù)三年進諸暨縣城表演,獲得群眾和專家高度評價。2000年,由草塔抖獅與大頭娃娃兩項民間藝術(shù)合編而成民間舞蹈《金獅歡騰中國年》在諸暨文藝調(diào)演中獲一等獎。2006年7月,作為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之一,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們專程趕到草塔拍攝了草塔抖獅子的整個表演過程,并采訪了村民,以文字、攝像方式全面宣傳和報道了草塔抖獅子。
近年來,無論是元宵節(jié)諸暨城里的踩街活動,還是紹興市舉辦的各類大型慶典活動,草塔抖獅子均受邀表演,影響力不斷擴大。作為一種民間舞蹈表演藝術(shù),草塔抖獅子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群眾的喜愛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