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奇鑫,臧守虎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 濟南 250014)
所謂思維方式,就是指在民族的文化行為中,普遍地、長久地起作用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習慣,是一定的社會人群在接受、反映、加工外界信息過程中所形成的思維定勢[1]。意象思維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的最具特色的思維方式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于“立象以盡意”的《周易》易象體系中。中醫(yī)藥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了先哲著作的思維特色,它在人體生理、病理、診療及用藥等方面所形成的理論正是以意象思維為主導思維方式。
意象思維是思維主體運用帶有直觀、形象、感性的文字、圖像、符號等工具或媒介來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
意象思維中的“意象”是由“意”“象”二詞組成,“意”的本義是指心志、心念、心思等心理學概念,后來又引申為意思、意想、意蘊等含義。“象”的本義就是指動物之中的大象,《說文》解釋說“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這里的象僅是指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真實的、具體的大象,也即未經人的思維加以干預的象,或者說就是物象。但后來由于融入了人的意念的作用,“象”由具體的物象、形象,轉變?yōu)榫哂斜磉_某種借喻意義的卦象、心象或擬象。正如《韓非·解老》中云:“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今道中不得聞見,圣人執(zhí)其見功以處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盵2]
從“意”“象”二詞的詞性來看,其中“象”是名詞,而“意”則兼具動詞、名詞二性。動詞的“意”是從思維主體的角度而言,是由思維主體發(fā)出的,指思維主體的思維;名詞的“意”是從它與“象”共同組合為“意象”的角度而言,指思維認識的對象,也即“有意義的象”,此時“意”是名詞作狀語。從動詞的“意”與名詞“象”的結合而言,正是思維主體與思維對象接觸、結合的過程。而“象”又有一個由具體的“動物大象”到“物象”到“表象”到“意象”等詞義演變的過程,因此從動詞的“意”與名詞“象”的結合而言,這正是意象思維的名義所在。
意象思維方法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主要方法,也是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思維方法。文字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或媒介,漢字的圖畫性、形象性、表意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傳統(tǒng)思維以意象思維方法為主;意象思維方法在《易經》、道家文化、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突出運用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強化;中醫(yī)思維受傳統(tǒng)思維方法尤其是意象思維方法的影響,中醫(yī)藥理論體系構建、臨床實踐過程中全面、深入地運用意象思維方法,形成獨具特色的中醫(yī)文化。
巫術思維、經驗思維是意象思維的前導和基礎。但相對于巫術思維、經驗思維來說,意象思維能夠在較大范圍內的事物之間建立起廣泛的聯(lián)系,能夠將事物的表象與本質結合起來,通過以表知里、司外揣內的方法,從已知的事物去推知未知的事物,從事物的表象推知事物的內在本質,無論在思維的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是一個具大的進步。
意象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中。取象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1]。取象是以歸類或比類為目的,在對已知對象有了充分認識的前提之下,根據被研究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之處,從而推導其他方面可能具有的相類同的地方。
簡而言之,意象思維的形成經歷了由物象到表象,由表象到取象,由取象到意象,由意象到忘象,由忘象到忘言,由忘言到直覺的一系列思維發(fā)展過程。這樣的一種以意和象相結合的思維方式,歸根結底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含蓄而又神妙的悟性思維。
中醫(yī)學為探索人的生命規(guī)律,選取人體生命活動及其相關事物的“象”以作為思維的切入點,并遵循《周易》的意象思維方法,以象寓意,觀象明理,進而取象比類,以求認識未知事物。
取象比類作為人類把握對象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歷來就具有很重要的認識論價值和科學價值。通過類比,可以啟迪人的思維,幫助人們打開想象的翅膀,由此推彼,觸類旁通,去認識和發(fā)現(xiàn)新的事物[1]。這一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后來滲透到中醫(yī)學中,對《內經》藏象理論的構建,生理病理現(xiàn)象的說明,處方用藥的闡釋有著深刻影響。
意象思維在中醫(yī)中的運用,反映在人體與自然、人體與社會、人體自身之間和處方用藥方面所建立起的廣泛的聯(lián)系,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中醫(yī)藥理論體系,取自然、社會之象由表入里、司外揣內地類推、闡釋、說明人體構成、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指導對疾病的診斷、用藥、治療等各個方面。
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廣泛聯(lián)系,以自然之象類推、說明人體構成、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指導對疾病的診斷、用藥、治療等各個方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老子》第25章),自然包括天、地在內,所以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也包括人與天、地的聯(lián)系。
3.1.1 以天地自然之象比擬人體
《內經》中運用比擬的手法,也就是取象比類的方式,將人體各個部分與自然萬物進行了形象的比類?!鹅`樞·邪客》:“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jié)。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盵4]在這種取象比類的基礎上,中醫(yī)構建起自己的理論體系。
3.1.2 從天地自然之象類推人體生理病理
自然界中天氣有春、夏、秋、冬之分,表現(xiàn)出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以及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人體也是如此?!端貑枴毭握摗吩唬骸叭艘蕴斓刂畾馍?,四時之法成?!盵5]《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盵5]《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4]
3.1.3 順應天道地理以治療疾病
天氣不僅影響生理功能,也影響病理變化,這種影響甚至具體而微到一天中氣候的變化?!鹅`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保?]因此治療疾病中,也應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同樣,地域不同,物產不同,人的飲食因之也不同,進而影響到人的體質、易患疾病、治療方法的不同?!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窂臇|、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比較全面地總結和指出人的飲食、體質、易患疾病與相應治療方法之間的關系。
在人與社會之間建立廣泛聯(lián)系,以社會人事之象比擬、說明人體臟腑功能,從社會因素中尋找致病的根源,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而施治。
3.2.1 將治身與治國同構互喻
基于人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中醫(yī)學將治身與治國共構,在這種同構關系下,中醫(yī)學從社會人事官職的角度闡發(fā)人體臟腑關系及其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5]如此,通過十二臟腑與十二官職的互喻,整體動態(tài)地說明了每個臟腑的功能性質特點。
3.2.2 從社會形態(tài)角度探討人的體質、易患疾病及療法的不同
從縱向的角度來說,社會發(fā)展的形態(tài)不同,社會環(huán)境也隨之不同,因而導致人的體質、易患疾病、治療方法及療效等的不同?!端貑枴ひ凭儦庹摗吩唬骸巴湃司忧莴F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盵5]這就要求在治病時要了解古今之間的差異,不能完全用古方治療今病。
在人體自身之間建立廣泛聯(lián)系,通過以象釋象闡述生命運動、生理病理變化,以表知里、司外揣內以診斷疾病
3.3.1 建立人體意象系統(tǒng)
在意象思維方式指導下,中醫(yī)學不僅在人體與自然、社會之間建立廣泛聯(lián)系,還以五臟為中心,把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內外器官聯(lián)絡成一個有機整體?!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罚骸氨狈缴?,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5]這些自然、社會、人體之象的不同組合,形成各種其大有外、其小有內、內外結合、大小不等的象集群或象模型,從而使人體成為一個由外部與外部之間、外部與內部之間、內部與內部之間多重意象相互勾連、相互交叉、錯綜復雜的意象集合體。
3.3.2 闡述人體生命運動
在人體意象系統(tǒng)建立的基礎上,中醫(yī)學以象釋象,以陰陽、五行的氣抽象概念為主,將陰陽、五行、氣意象的屬性、功用具體落實到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等屬性、功用的闡述上,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云:“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5]《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靜陽躁……陽化氣,陰成形”[5]等。
3.3.3 以表知里、司外揣內以診斷疾病
在“以我知彼,以表知里”[5]、“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4]、“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4]、“夫有病于內者,必有色于外矣”[4]等觀念的指導下,中醫(yī)在辨證診斷中,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觀察、分析五官、形體、色脈等外在征象表現(xiàn),借以揣測、判斷其內在臟腑的病位、病機變化。
《素問·湯液醪醴論》載:“黃帝問曰:為五谷湯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盵5]其中的道理,正如徐大椿所說:“蓋人者得天地之和氣以生,其氣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無不應也。”[6]可見,中醫(yī)在用藥中,同樣遵循了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
不僅如此,中醫(yī)還將藥物的氣味厚薄、陰陽寒熱與采收時月、所產之地、質地色澤、入藥部位、煎煮時間等全面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的用藥法象理論。如張志聰《侶山堂類辯·藥性形名論》云:“五氣分走五臟,五味逆治五行,皮以治皮,節(jié)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脈,血肉者補血肉,各從其類也。如水草、石草,其性主升;梢秒子實,其性主降。甘香之品,能橫達于四旁;寒麥之氣,性浮沉于上下。在土之根荄,本乎上者親上,本乎下者親下。在外之葉者治標,在根者治本,在枝者行于四肢。此物性之自然也。又如夏枯之草,夏收之術,半夏之生,麰麥之成,皆得火土之氣,而能化土;秋英之菊,秋鳴之蟬,感金氣而能制風;凌冬不凋者,得寒水之氣,而能清熱;先春而發(fā)者,秉甲木之性,而能生升。此感天地四時之氣,而各有制化也?!盵7]反映出中醫(yī)對藥物性味功能的認識,除了實踐經驗之外,也有意象思維的比類因素在內。
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可以認識到,意象思維是對中國傳統(tǒng)思維本質內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其主要體現(xiàn)為“觀物取象”和“象以盡意”。[1]中醫(yī)學運用了取象比類的獨特思維方式,從而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醫(yī)學理論思想,這與西醫(yī)學有著本質上的截然區(qū)別。中醫(yī)學中的藏象學說、生理病理機制、理法方藥的建構歸根到底就是取象比類思維方式的借用,是意象思維的產物。因此,熟悉意象思維的內涵及其形成,充分認識這一主導思維方式在中醫(yī)中的應用,對于古今文化溝通以及中西醫(yī)溝通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張其成.中醫(yī)象數思維.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
2 韓非.韓非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185.
3 臧守虎.100字讀懂老子*附錄.濟南:齊魯書社,2016:399.
4 靈樞經.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5 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6 張志聰.侶山堂類辯.侶山堂類辯,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56.
7 徐大椿.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