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黃大發(fā)老人,生活在貴州遵義市播州區(qū)平正仡(gē)佬族鄉(xiāng)草王壩村,是村子的老支書。在半個世紀里,他帶著全村100多戶村民先后開山引水三次,一斧一鑿,在懸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條水渠,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過去,我們草王壩村沒有水和大米,單身漢比較多,很多都談不了媳婦,女娃娃都往外走了。”黃大發(fā)說,“我這一生都在考慮,既然是共產(chǎn)黨員,我就要為黨為人民做點事情?!?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11/xsdz201703xsdz20170307-1-l.jpg" style="">
如今,一條7200米長的水渠繞過三重大山,穿過三座絕壁和三道懸崖,為草王壩村送來了甘泉。通了水的村子舊貌換新顏,谷子從原來的年產(chǎn)6萬斤增長到年產(chǎn)100萬斤,大家也把這條連通兩個時代的水渠稱作“大發(fā)渠”。(圖/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