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英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里·伊格爾頓在其專著《理論之后》中對當今文化理論進行了反思和批判,并明確指出了“理論終結論”觀點的錯誤。本文將詳細分析理論之后仍需理論的兩點原因:1、文化理論有其成就;2、理論并不是走向終結而是急需新的元素加入。最后,本文論述了伊格爾頓對新理論的建構和筆者的反思。
關鍵詞:伊格爾頓 《理論之后》 文化理論
一.理論之后仍需理論
2003年,伊格爾頓在其專著《理論之后》中宣告了“理論的死亡”,他在書的開篇寫道:“文化理論的黃金時代早己消失。”i既然文化理論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那么理論是否真的將要退出歷史舞臺?這一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伊格爾頓在書中多次指出文化理論在當今社會的處境十分艱難,“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后結構主義以及類似種種主義已經(jīng)風光不再。相反,吸引人的是性。在一批略顯狂野的學者身上,對法哲學的興趣已經(jīng)讓位于對法式接吻的迷戀”。ii但即便如此,伊格爾頓仍然不準備放棄理論,原因在于:其一,文化理論并非一無是處;其二,雖然文化理論的黃金時代已經(jīng)過去,但是必將有新的理論出現(xiàn)以適用于新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因而伊格爾頓也向讀者直接表明了心跡:“如果這本書的書名表明‘理論已經(jīng)終結,我們可以坦然回到前理論的天真時代,本書的讀者將感到失望?!眎ii可見,在伊格爾頓看來,理論之后仍然需要理論,正如他在一次訪談中所說的那樣,“我的那本書(指《理論之后》)主要是探討我們將何去何從。我們不能簡單地回到那些理論中去,由于這些理論賴以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已經(jīng)不復存在,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iv顯然,重新思考并非完全否認理論,而是表明新的客觀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條件需要人們提出新的理論來解決當前甚至未來的問題。
關于伊格爾頓《理論之后》一書的主旨是對理論的反思而非“理論終結說”的看法已有大量學者進行了闡釋和論證,如張玉勤在其論文《伊格爾頓<理論之后>的理論言說》中談到:“伊格爾頓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走向了理論建構,就‘理論之后的理論問題提出了獨特思考”。v此外,有的學者如湯擁華、周啟超等人借助《理論之后》的理論言說來反思當下理論的現(xiàn)狀;還有的學者,如周憲、王寧等認為伊格爾頓的《理論之后》預示著“后理論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對理論的未來進行預測。不論是對現(xiàn)有理論的反思還是對未來理論的展望,大部分學者都能清晰地認識到理論并未終結,這一點本文不再贅述。下面主要就理論之后仍需理論的兩點原因作詳細闡釋。
二.文化理論的成就
伊格爾頓雖然在《理論之后》一書中對文化理論進行了批判,指明了文化理論的缺陷,但文化理論的成績絕不能被輕易抹去。這也成為理論之后還需要理論的一個重要原因。
首先,文化理論自身就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理論并不是只有在說明藝術作品時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事實上,“理論的信徒覺得理論比理論所闡述的藝術作品更令人興奮”。vi在這里,伊格爾頓舉例說明弗洛伊德的著作比C.D.劉易斯的作品更引人入勝,??碌摹对~與物》比查爾斯·金斯利的小說更讓人愛不釋手。理論的確可以也應該用來闡釋文學藝術作品,但就理論自身而言也足夠讓人大開眼界了,文化理論以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不僅指導人們從事文學批評的具體實踐,也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整個世界。誰也無法將將結構主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批評等理論僅僅限定在文學藝術領域,事實上,它們的觸角已經(jīng)伸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會出現(xiàn)越來越的學科和知識交叉點,在這些交叉點上,文化理論不僅能夠保持其長久的生命力也能促進其他領域的發(fā)展。
其次,文化研究關注了受排擠的邊緣文化。馬爾庫塞認為受工具理性控制的社會和人類已經(jīng)淪為單向度的,??聞t關注精神病人和監(jiān)獄的構造,斯皮瓦克質(zhì)疑底層人是否真的能說話,如今,所謂的正統(tǒng)文化或主流文化依然成為一種規(guī)范,而“規(guī)范使人壓抑,因為它們把個性迥異的個人塑造成千人一面”。vii人們被諸多的虛假需求所包圍,生活在其中卻不自知,似乎只有邊緣人,瘋子,生性執(zhí)拗者才能逃脫這種令人窒息的管束。因而文化研究以其開闊的胸襟將其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之中,以期差異性能成為抵抗人類迅速淪為單向度生物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提醒人們那些曾經(jīng)被忽視的東西在人類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文化理論告訴人們除作品本身以外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閱讀還依賴于其他許多因素。文學作品難以成為一個完全脫離社會歷史環(huán)境的自足體,即便有些理論看重文學作品自身的語言和結構,但那也只是選擇性忽略的結果,并不能割斷文學作品與現(xiàn)實的事實性聯(lián)系。隨著社會生活日漸受到功利的統(tǒng)治,工具理性牢牢地掌握了人類事物,文化卻對純粹為自己而生存的東西深感欣喜,理論揭示出文化與權力關系背后的奧秘。這時,藝術讓我們回想起肉體、感官的存在,給予人們堅持人類成為獨特個體的權利,“在市場決定價值的文明體里,隨著藝術變得越來越可有可無,文化反而能夠將自身的非必要性變成德性”viii,它使得人們還能夠在這個被商品侵蝕的世界里為偶發(fā)事件、零星的感悟而大聲疾呼或感動落淚。
文化理論在20世紀興盛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可能遠不止伊格爾頓在《理論之后》中談到的這些,盡管他在肯定文化理論成就的同時也對文化理論作出了深刻的批判,但文化理論的成就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三.未來理論的走向
反駁“理論終結論”的第二個理由是當今社會并非不需要理論,而是需要新的理論。伊格爾頓一方面惋惜“理論黃金時代”的逝去,對當下文化理論的現(xiàn)狀深表擔優(yōu),另一方面又積極地投身于新理論的探索與建構。
在反思文化理論的缺陷之時,伊格爾頓重新強調(diào)了道德的作用,并提出道德與政治的聯(lián)合是未來理論發(fā)展的方向。伊格爾頓首先指出:“道德最終扎根于我們的身體。”ix身體是道德存在和發(fā)揮作用的基礎,有形的軀體是我們和他人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可能進行共享的前提。人與人在動物性、生理性上的相似性奠定了人們相互之間產(chǎn)生憐憫之情的基礎,正是在這種憐憫之情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談論道德,而“具有道德的軀體,是我們的物質(zhì)性與意義和價值交匯之處”。x伊格爾頓在這里以白鼬為例詳細闡述了只有與他人擁有相似的物質(zhì)前提,即身體才有可能相互交流和理解。
同時,伊格爾頓認為人類想要做到全面自由的發(fā)展或者是獲得美好的生活并不僅僅只依靠人的主觀感受,即這不是一件個人事務。人類不可能僅僅通過反省來判斷自己的生活是否在自由全面地發(fā)展,因為要想獲得幸福的生活還涉及你如何做的問題,即幸福是一次行動而并非僅僅是一種生活觀念。這就要求人們將自己的生活置于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去考察,即上文說到的政治。另一個原因是:充分發(fā)展是一個及其復雜的觀念,涉及許多因素。伊格爾頓認為人有可能在一方面充分發(fā)展而在另一方面則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更不用說充分發(fā)展涉及諸多領域:是否健康、開心;能否與人和諧融洽地相處;是否善解人意、處事靈活等等,這些事情許多不由自身掌握,人們也不能僅憑意志就感到幸福或舒適,“幸福或舒適至少要求一定的社會和物質(zhì)條件”,“能否過上道德的生活,也就是說人類獨有的一種臻于完善的生活,最終取決于政治”。xi
可見,伊格爾頓始終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之上尋求解決文化理論弊端的方法。他在將理論發(fā)展的出路訴諸道德的同時仍然強調(diào)在政治的廣闊空間中去發(fā)揮這種效用。沒有人能夠在饑餓、痛苦和壓迫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而人的欲望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會的烙印,而道德也不可能在脫離政治的環(huán)境下發(fā)揮對人類的教育作用?;蛘哒f,如果道德無法在政治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影響,那么它也將無法拯救那些因技術發(fā)展而丟失的人類感官。
伊格爾頓在《理論之后》中給出了他認為的理論出路,他急切地希望文化理論能夠從令人窒息的正統(tǒng)觀念中掙脫出來,而他做出的一次理論建構的嘗試也的確為后人提供了新的啟示。伊格爾頓的理論言說對中國的理論發(fā)展也具有借鑒意義。筆者認為,雖然伊格爾頓在其論著中強烈地批判了文化理論的不足,但不得不說文化理論強大的生命力仍然在延續(xù),也必須延續(xù)。一方面,文學藝術作品與它所處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無法完全割裂開來,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趨勢表明文化在大到國際競爭小到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看似剝奪了人們的感受能力,造成了思維的趨同,但從另一個層面考量,技術又何嘗不是伴隨和服務于文化輸出呢?技術背后的操縱者是誰?這是一個值得理論界進一步去研究和闡釋的話題。另一方面,在信息時代,事物更新?lián)Q代的頻率越來越高,文學藝術的概念似乎也在被不斷挑戰(zhàn),本雅明在《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所推崇的電影藝術在當時還頗受爭議,而如今,網(wǎng)絡文學的興盛,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出現(xiàn),使得文學的外延更加寬廣,理論不得不借文化的概念將其囊括其中。
但無論如何,理論無法被取代,正如喬納森·卡勒所說的那樣,“一個理論必須不僅僅是一種推測:他不能一望即知”,而它的主要效果是對常識的批判,“即對于意義、寫作、文學、經(jīng)驗的常識”xii的批判,因此,它強烈的思辨性和預示性不僅是人們認識當前世界的工具更起到了警示和指導人們未來生活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雷蒙·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劉建基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版。
[2][美]喬納森·卡勒:《文學理論入門》,李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
[3][英]特里·伊格爾頓:《理論之后》,商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4]湯擁華:《伊格爾頓:作為“事件”的文學——從<理論之后>到<文學事件>》,《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1期。
[5]王杰、徐方賦:《“我不是后馬克思主義者,我是馬克思主義者”——特里·伊格爾頓訪談錄》,《文藝研究》,2008年第12期。
[6]張玉勤:《伊格爾頓<理論之后>的理論言說》,《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9年第1期。
注 釋
i[英]特里·伊格爾頓:《理論之后》[M],商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頁。
ii同上,第2頁。
iii同上,第1頁。
iv王杰、徐方賦:《“我不是后馬克思主義者,我是馬克思主義者”——特里·伊格爾頓訪談錄》[J],《文藝研究》,2008年第12期。
v張玉勤:《伊格爾頓<理論之后>的理論言說》[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9年第1期。
vi[英]特里·伊格爾頓:《理論之后》[M],商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83頁。
vii[英]特里·伊格爾頓:《理論之后》[M],商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4頁。
viii同上,第94頁。
ix同上,第149頁。
x同上,第151頁。
xi同上,第124頁。
xii[美]喬納森·卡勒:《文學理論入門》[M],李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頁。
(作者介紹:張世奇,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