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要:“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專業(yè)實踐和發(fā)展中應秉持的價值導向和行為引領.信息技術教學理論性強、難度大,采用混合式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給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育教學;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G633.67
怎樣讓學生在愉悅中獲取知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是每位教師一直在探索的話題。教師可以通過在“主持人——指導員——觀眾”的角色變換中,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方式,并進行了有效的實施,會使教學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一、主持人
美國教育家埃德加·戴爾提出的著名理論“經驗之塔”。他認為人類的學習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取知識,一是通過自己的直接經驗,二是通過間接經驗。他提出了人類學習經驗根據不同抽象層次分為三個類別和十層,(1)直接經驗,(2)設計經驗,(3)演戲經驗,(4)觀察演示,(5)旅游,(6)參觀展覽,(7)電視電影,(8)圖像錄音,(9)視覺符號,(10)語言符號口頭語言或文字。其中(1)(3)屬于自己做的經驗,(4)(8)屬于觀察經驗,(9)(10)屬于抽象的經驗。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的提出是人的認知過程從簡單到復雜、從形象到抽象。從認知的過程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按照認知規(guī)律來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戴爾的“經驗之塔”是一種形象化的比擬,用來說明學習經驗以直接參與到用圖像代替再用抽象符號表示的逐步發(fā)展過程。戴爾認為“在將現(xiàn)實的感覺事物一般化的時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體化、半抽象化的視聽教材,由于視聽方法所開展的學習經驗既容易轉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轉向具體實際化。
1.利用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方法,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應對每個學生有個相對的了解,因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不同的認知水平、個性特點等,也就是說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心靈世界。因此,教學活動中應避免搞“同一化”,尤其在大班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層次更是參差不齊的。針對不同層次學實施差異化的教育方法。
2.多媒體教學不僅有利于信息傳遞,還有利于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和消化,對學生的感官產生一定強度的刺激,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備課環(huán)節(jié)中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將問題設計成了深、中、淺不同的多層次問題,體現(xiàn)出了差異性,進行分層次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層次的目標任務,同時讓中、差學生試著跳一跳,伸手獲取稍高層次的知識,實現(xiàn)自己的“升層”目標。
3.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這也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起著指導的作用,只有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到的知識內容和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的關系及延伸的知識點,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感到有興趣,很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能夠把他們帶到教學所需的的情景中,更好的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如:信息技術中的文、圖、聲、色及互聯(lián)網知識信息庫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較為豐富的素材,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歸納,老師的重點總結,使學生有獨立獲取知識的幸福和自豪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性有較大提高,不僅是容易學習,更容易掌握。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程目標下的高效率、低負擔。
二、指導員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教師的課講的好與壞,都各有說法。有的說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是:要教的有效,學的愉快,考的滿意。也有的說,而有的人則認為,成功的一堂課主要看兩方面:一堂好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有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愿意與老師或同學參與教學探索,看學生學習中得到了什么,比如獲取知識的能力,情感的豐富,認知態(tài)度的提升和自我價值觀的體現(xiàn)等。以上觀點都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成功的一堂課。所以,好課就在于全體學生是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在課堂教學中,通常情況下,信息技術課程以實用為主,學生對課堂提出的問題,試著引導學生自己來思考,把問題帶進學習目標中,學生通過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能夠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取知識,達到掌握并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并及時利用課堂的時間來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2.每次課堂教學后,應及時反思教學的過程,通過改進并完善教學計劃和教案,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的適應實踐教學的模式,從而形成更為有效的反思、改進、提高的循循漸進的教學方法。
3.信息技術是操作性和操作能力很強的學科。學生也非常感興趣,應多鼓勵學生積極的參加行業(yè)和地區(qū)組織的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競賽、游戲等活動,學生在培訓和競賽的過程中和不僅能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還能培養(yǎng)他們共同協(xié)作的精,通過競賽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并能感染和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三、觀眾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獲得極其豐富的信息資源,提高學生的網絡信息獲取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信息資源的收集和利用并親身實踐,逐步消化,從而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1.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按照教學和學習,實踐應用,開拓創(chuàng)新、改進,評估總結經驗開展教學。如:教學在Flash中“刷”工具,在學習“圓”的使用工具,首先畫一個圓的輪廓,讓學生利用圓形圖形,他想畫什么結果由學生自己把握,學生有畫娃娃臉的,畫輪子的,畫按鈕的,畫呼啦圈的等等。再和學生交流,讓學生畫一個正方形的輪廓,激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和一個強大的創(chuàng)作欲望。
2.實踐是最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表現(xiàn)形式,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練習操作,讓學生享受自主學習的成功喜悅。在評價方面,使用多元化、多層次的評價方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評價,特別是對于“差異”,不是簡單的合格與否,應有更多的評論,指出一些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這樣評估效果會更好。
四、結束語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是應善于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點入手進行學習指導、交往指導及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學生的身心獲得了愉悅,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汪崇渝,梁興連.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