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駕駛證暫扣與交強險追償

2017-04-11 06:16:40□梁鵬,李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交強險駕駛證保險人

□梁 鵬,李 洋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100089)

【法學研究】

駕駛證暫扣與交強險追償

□梁 鵬,李 洋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 100089)

關于行為人在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是否可作為保險人交強險追償權之理由,司法實踐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梢孕惺棺穬敊嗟睦碛芍饕牵阂恍┡鷱托晕募?guī)定駕駛證暫扣屬于未取得駕駛證的情形、被保險人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可能鼓勵非法駕車等,但這些理由或因文件失效,或因理論上存在問題而無法立足。由于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車危險增加程度很小,與交強險追償權的其他事由不具有同等的危險性,并且,駕駛證暫扣并非造成保險事故的近因,因此保險人應當承擔保險責任。若允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追償,實質是免除保險人的責任,故而,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不能作為保險人行使追償權之理由。

交強險;追償權;駕駛證暫扣

一、問題的提出

駕駛人在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案件時有發(fā)生。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規(guī)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和最高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二者在追償事由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均規(guī)定了未取得駕駛資格之之情形),且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中保險人賠償的不僅僅是搶救費用,這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的一個修正。:“在被保險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情形下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在交強險范圍內予以賠償后有權向被保險人追償”。但駕駛證暫扣是否屬于“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情形,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是否可以行使交強險追償權,該問題頗有爭議。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到相關的案例54個,發(fā)現實務中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存在兩派觀點:

部分法院認為,駕駛證暫扣不屬于無證駕駛,保險人基于交強險對受害人賠償之后不得向被保險人追償。例如,在“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嘉興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嘉興中支”)與被告人曹建中責任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中,被告人曹建中駕駛二輪摩托車與受害人孫艷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孫艷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交警大隊對事故作出認定,被告在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行駛中未確保安全的行為是發(fā)生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孫艷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肇事車輛于原告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且上述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孫艷起訴要求嘉興中支在交強險范圍內對其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嘉興中支根據判決履行了支付賠償款項的義務。后嘉興中支起訴要求被告返還其向受害人賠付之款項,理由是被告在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等同于無證駕駛,保險人享有追償權。法院對其主張未予支持。*(2012)嘉平民初字第631號。筆者查找到直接表明此種觀點的判決有18個*這18個案件為:(2012)嘉平民初字第631號;(2014)浙臺商終字第55號;((2013)青民五終字第2188號;(2015)莆民終字第114號;(2016)豫15民終2154號;(2013)浙金民終字第898號;(2015)寧民終字第3657號;(2014)臺椒民初字第2232號;(2013)金婺民初字第3414號;(2016)豫1503民初346號;(2013)杭江民初字第1106號;(2016)魯1625民初1132號;(2015)臺黃民初字第1580號;(2015)東民初字第143號;(2014)內民三初字第156號;(2014)杭下民初字第696號;(2016)魯1625民初1131號;(2014)內民三初字第156號。。

但是對于同類案件,更多法院認為,駕駛證暫扣屬于無證駕駛,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行使追償權,例如,在“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與劉仲全保險糾紛”一案中,王永慶駕車行駛中將楊兵福所駕駛的二輪機動車撞至對行車道,適遇王洪學駕車由北向南行至此處與之相撞,致楊兵福死亡、三車不同程度受損。交警大隊調查處理,認定王永慶承擔事故主要責任,楊兵福、王洪學均承擔事故次要責任,其中王洪學系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楊兵福之親屬將都邦保險公司、劉仲全及王洪學訴至法院,經審理由都邦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111030元并負擔訴訟費1069元。都邦保險公司依判決履行。后都邦公司向王洪學追償,法院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8條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不得駕駛機動車。王洪學在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輛違反該規(guī)定,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規(guī)定,保險公司在本案交通事故中承擔的責任是墊付相關費用,而非責任最終承擔者,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向王洪學進行追償符合交強險的設立目的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2014)青金商終字第110號。持該觀點的案件有36個*這36個案件為:(2014)青金商終字第110號;(2014)浙甬商終字第1193號;(2016)渝04民終839號;(2016)魯11民終797號;(2015)青民五終字第1773號;(2015)溫瑞民申字第5號;(2015)紹越民初字第1428號;(2015)紹嵊民初字第1531號;(2015)邢開民初字第141號;(2014)麗縉商初字第1187號;(2014)蓮民交初字第73號;(2014)甬東商初字第2706號;(2015)昭化民初字第672號;(2015)臨法商初字第330號;(2014)閘民二(商)初字第1272號;(2015)屯民一初字第00670號;(2016)陜0823民初101號;(2013)溫永民初字第7號;(2015)寒朱民初字第120號;(2015)榮民一初字第137號;(2015)宜高民初字第1214號;(2015)寶民二(商)初字第2172號;(2014)雙民三初字第156號;(2014)紹諸民初字第2749號;(2015)石鐵民一初字第341號;(2016)皖1204民初1647號;(2015)佛三法塘民初字第313號;(2013)紹嵊商初字第349號;(2016)浙0602民初7099號;(2013)溫永民初字第8號;(2016)閩0982民初419號;(2016)浙0602民初7099號;(2014)銅張民初字第585號;(2015)奉民二(商)初字第1462號;(2015)宣中民二終字第00096號;(2015)壇民初字第1697號。。

那么,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是否可以對交強險被保險人進行追償?該問題頗值得研究。

二、保險人有權追償之理由

從法院的判決來看,認為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事故保險人賠償后有追償權的法院,大部分直接將駕駛證暫扣認定為無證駕駛(未取得駕駛資格)從而適用交強險追償權,但并無具體理由,只有部分判決闡述了相應理由,歸納如下:

(一)將駕駛證暫扣解釋為無證駕駛

持“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事故交強險賠付后有權追償”觀點者常通過如下途徑將駕駛證暫扣解釋為無證駕駛。

1.以批復等規(guī)范性文件直接解釋

此類批復性文件主要有兩個:其一,公安部《關于對駕駛證被依法吊扣期間繼續(xù)駕車屬于無證駕駛的批復》(公交管200243號)。其指出,根據該《批復》的規(guī)定:駕駛證被依法吊扣、滯留或駕駛證被滯留期間繼續(xù)駕車的行為,應當視為無證駕駛。其二,浙江省公安廳《關于機動車駕駛人駕駛資格認定的批復》(浙公復[2005]99號)。該批復指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安全法實施條例》關于機動車駕駛人上道路駕駛機動車資格的相關規(guī)定,“無駕駛資格”的情形應包括“未取得駕駛證”、駕駛證“暫扣期間”、“吊銷后”、“計分滿12分”、“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持部隊駕駛證駕駛地方機動車”、“持境外駕駛證駕駛機動車”等情形。

2.間接解釋

間接解釋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法制辦《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法律條文的理解適用問題的函》的答復》(國法秘函[2005]436號)。該答復中規(guī)定:關于對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的駕駛人駕駛機動車的處罰問題,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條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5條的規(guī)定,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后,駕駛人仍繼續(xù)駕駛機動車的,在性質上屬于駕駛資質中止后的無證駕駛行為;在適用處罰上,依據過罰相當的原則,可以按照未取得駕駛證而駕駛機動車的處罰規(guī)定適當從輕處罰。這一答復中并未直接將“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車輛”作為無證駕駛,但持“有追償權”觀點者認為,駕駛證暫扣就是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暫扣之后仍繼續(xù)駕駛機動車,其行為在性質上屬無證駕駛,所以從該文件中可以看出國務院法制辦將駕駛證暫扣認定為無證駕駛。*(2015)壇民初字第1697號。

(二)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

這一理由認為,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8條,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人不得駕駛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這一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應當視為無證駕駛。具體而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8條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丟失、損毀、超過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以及記分達到12分的,不得駕駛機動車。毋庸置疑,這一規(guī)定屬于禁止性的。于是持“有權追償”觀點者認為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違反該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應當視為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和最高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保險人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后有權追償。*(2016)陜0823民初101號;(2015)邢開民初字第141號。

(三)否認追償權無異于鼓勵暫扣期間駕駛行為,有違公共利益

這一理由認為,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保險事故,若不允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追償,勢必鼓勵被保險人違法駕車,有損公共利益,例如:有學者認為,如果合同用語可合理地得出兩種理解,且只有一種解釋有利于公共利益,那么該解釋將被優(yōu)先考慮。如果將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排除于無照駕駛范圍之外,無異于鼓勵該等行為的發(fā)生,顯然有損道路交通秩序。因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原則,無照駕駛通常理解應當包括駕駛證暫扣。[1]

三、保險人有權追償理由之反駁

在對保險人有權追償之觀點進行反駁之前,先須明了交通管理部門暫扣駕駛證之理由。經梳理可知,暫扣駕駛證之唯一理由為,駕駛人飲酒(并非醉酒)后駕駛機動車。2011年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后,目前我國關于駕駛證暫扣的情形,只有該法第91條的規(guī)定,即“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據此可知,駕駛證暫扣的情形為:行為人飲酒(未醉酒)時駕駛機動車。*需要注意,駕駛證暫扣不同于駕駛證扣留,駕駛證暫扣是行政處罰,扣留駕駛證是行政強制措施,是行政處罰的準備行為,司法實踐中經常將二者混用,導致對駕駛證暫扣的行政處罰認識出現了重大偏差。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29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機動車駕駛證: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②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③機動車行駛超過規(guī)定時速50%的;④駕駛有拼裝或者達到報廢標準嫌疑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⑤在1個記分周期內累積記分達到12分的。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條和第100條的規(guī)定,其中的②③④最終處以吊銷駕駛證的行政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積記分制度,故累計積分制度是獨立于行政處罰的。因此只有①的情形會導致駕駛證暫扣的行政處罰。

上述持“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事故保險人有交強險追償權”者的觀點貌似言之有理,實則存在很大的缺陷,無法成為保險人享有追償權的理由,以下筆者對其逐一分析:

(一)駕駛證暫扣解釋為無證駕駛無依據

1.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廳的批復均已廢止

公交管[2002]43號批復是2002年公安部對浙江省公安廳《關于對駕駛證被依法吊扣期間繼續(xù)駕車是否屬無證駕駛問題的緊急請示》的批復,該批復已被《公安部關于保留修改廢止部門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的通知》(公通字[2004]71號)廢止。浙公復[2005]99號亦在2015年被《浙江省公安廳關于保留廢止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通知》(浙公辦[2015]11號)廢止,二者不應當再作為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進一步而言,這些批復的廢止亦表明公安部門對此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改變了將駕駛證暫扣視為無證駕駛的看法。

2.對國務院法制辦的函件理解有誤

國務院法制辦《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法律條文的理解適用問題的函》規(guī)定:“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后,駕駛人仍然繼續(xù)駕駛機動車的,在性質上屬于駕駛資格中止后的無證駕駛行為”。由此可見,只有在“駕駛證被公告停止使用”時才屬于無證駕駛行為。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附件2,行為人飲酒后駕車的一次性扣12分。如前所述駕駛證暫扣的唯一情形就是飲酒(未醉酒)后駕車,可見處以駕駛證暫扣的同時必定會被扣12分。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5條,只有機動車駕駛人記分達到12分,拒不參加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的學習,也不接受考試的,才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其機動車駕駛證停止使用,并非只要駕駛證暫扣而被扣12分就導致公告停止使用,因此駕駛證暫扣后一般不會被公告停止使用,若非行為人拒不參加學習、考試外駕駛證暫扣不會產生無證駕駛的后果。

(二)違反行政法中的禁止性規(guī)定不應影響交強險賠付

首先,自法理而言,禁止性規(guī)范若未明確規(guī)定保險人可以行使追償權,則不宜擴大該規(guī)范的后果。禁止性規(guī)范是法律規(guī)范,所以在邏輯結構上由條件、模式和后果三部分組成。[2]該禁止性規(guī)范的條件是:行為人在駕駛證暫扣期間進行駕車行為;模式是:駕駛證暫扣期間不得駕車,這是勿為模式;后果則規(guī)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條,即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并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8條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條兩個條文共同構成了駕駛證暫扣期間不得駕車的邏輯完整的法律規(guī)范。法應當具有確定性、可預期性,從法律明確性原則的內容要求來看,其所具有的一項重要功能就在于通過明確、具體的法律規(guī)范,為法律的受眾提供明確的行為指引,以免受眾在模糊的法律規(guī)范面前“無所措手足”從而使社會秩序缺乏基本的可預見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3]因此,既然法律沒有規(guī)定其他后果,我們就不能想當然地將駕駛證暫扣等同于無證駕駛從而讓當事人承擔其他法律上的不利益?!稒C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條例》22條和最高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規(guī)定了交強險追償權,但是均未規(guī)定行為人違反法律的其他禁止性規(guī)定時保險人可以追償,可見交強險追償權條件是一個封閉式的規(guī)定,不能隨意進行擴張。

其次,違反行政法之禁止性規(guī)定與民事責任的承擔是兩個法律關系,不宜混用。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確實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毫無疑問應當對其課以行政法上的行政處罰之責任。但是我們不能以當事人應當承擔行政法上責任為依據,而推出其應當承擔保險法上之不利益,行政法和保險法有不同的目的和價值判斷,其責任應當是相互獨立的。被保險人于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故應接受行政處罰,但這并不意味著保險人可以向被保險人追償。

最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駕駛證暫扣和無證駕駛完全是兩個概念,保險法上不應將二者混同?!兜缆方煌ò踩ā返?9條第1項對“駕駛證暫扣”與“無證駕駛”二者并列規(guī)定了相同數額的行政罰款,但是該規(guī)定不能推出這兩個行為等同,例如:《刑法》中的“破壞軍婚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法律后果都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是二者顯然是完全不同的行為。而且將二者并列恰好說明二者是平行的概念,而不是包含關系。在保險法上,駕駛證暫扣和無證駕駛的風險完全不同,這兩個行為亦應有不同后果。

(三)“不享有追償權無異于鼓勵暫扣期間駕駛,有違公共利益”之說法不成立

其一,否定保險人的追償權并不會鼓勵駕駛證暫扣之駕駛人駕車。一方面,前已述及法應當具有明確性、可預期性,無證駕駛不包含駕駛證暫扣正是法之明確性的應有之義,是法的基本要求,這符合行政相對人(或者被保險人)之預期。因為在行為人看來,其已經合法取得了駕駛資格,而駕駛證被暫扣期滿其仍可通過合法途徑取回,這與無駕駛資格完全不同。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包含無駕駛證、駕駛證無效、駕駛證與準駕車型不符三種情形。[4] 167-169隨意進行擴張無駕駛資格之含義會不合理地加重行政相對人(或者被保險人)所負擔的義務。另一方面,對于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的行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條規(guī)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足以達到威懾之效果。再者,保險人交強險范圍內對受害人的賠付不會導致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的行為增加。表面看來,否定此種情況下保險人的追償權會產生鼓勵暫扣期間駕車之效果,但仔細考察即可發(fā)現,被保險人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的動因絕不是因為發(fā)生事故后有交強險的保障。一則,在決定駕車時沒有人會愿意自己出去就要發(fā)生事故。二則,交強險賠付的數額較少,且是對受害人的賠付,駕駛人通常在交強險賠付后還需向受害人賠付剩余損害費用,即使交強險賠付可完全填平受害人的損失,駕駛人亦無利可圖,難以引起駕駛人產生道德危險的動機,所以鼓勵暫扣期間駕車無從談起。

其二,否定保險人的追償權也不至于損害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概念上具有寬泛性,內容上具有發(fā)展性,內涵上具有不確定性,層次上具有復雜性,[5]政府可能將其視為行政執(zhí)法的利器,嚴重損害個人利益。[6]回到本文,駕駛證暫扣期間保險人不享有追償權似未損及公共利益。如上所述,既然不享有追償權不會鼓勵暫扣期間駕車行為的增加,即對不特定第三人來說,其受到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人侵犯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增加,因此危害公共利益的可能則是微乎其微的,若在駕駛證暫扣時賦予保險人保險追償權,則可保障的利益更多的只可能是保險人的利益或者交強險危險共同體的利益。由于飲酒后駕車被暫扣駕駛證者在醒酒后即恢復正常,其正常駕車時駕駛能力未受影響,因此對于危險共同體來說,行為人駕車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性與危險共同體中其他成員相比并沒有明顯的額外風險。而保險人的利益顯然不是公共利益,只是其所應當承擔的商業(yè)風險而已,所以該主張以公共利益之名賦予保險人以實質免責的觀點站不住腳。

總之,主張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事故保險人有權追償者所提供的理由存在很多缺陷,對駕駛證暫扣的效果沒有理解清楚,難以作為保險人追償權行使正當性的有力證據。

四、保險人追償權否定之理由

交強險追償權是在法定情形下為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由保險人墊付一定費用后向被保險人請求返還其所支出之費用的權利,保險人承擔的只是墊付責任,最終責任則由被保險人來承擔,這實質上就是保險人的免責情形。臺灣學者葉啟洲亦認為交強險追償權條款是“隱藏性除外危險”,是將一般保險的除外責任內部化,即仍使保險人負保險責任,而許其于內部關系上再向被保險人代位。[7]通過對“有追償權”者觀點的反思和交強險追償權的研究,筆者認為駕駛證暫扣期間發(fā)生事故保險人不能主張追償權,理由主要有:

(一)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危險增加程度很小

危險為損失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危險事件之發(fā)生與損失結果之形成,其間常受各種因素或條件之影響。危險因素通常有三種不同類型:實質危險因素、道德危險因素和心理危險因素。[8]17危險因素是我們考慮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危險是否增加或增加程度的重要依據。從這三種危險因素來看,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危險增加程度微乎其微。

第一,實質危險因素未增加。實質危險因素為某一標的所具足以引起或增加損失機會之實質條件。例如房屋之建造材料、地點等為導致或增加火災損失之實質危險因素。[8]17汽車事故(發(fā)生車禍,起火等)危險的實質危險因素一般而言主要在于汽車的狀況(比如汽車已經達到報廢標準、制動系統(tǒng)故障等),與行為人的駕駛證是否處于暫扣期間無關。

第二,道德危險因素未增加。道德危險是指由于個人不誠實或不正直之行為或企圖,故意促使危險事故發(fā)生,以致引起損失結果或擴大損失程度。[8]17通常情況下任何駕駛人都不會因交強險的賠付而故意導致事故發(fā)生,因為一方面,交強險賠付的對象是受害人,另一方面,交強險的賠付數額有限,很多情況下不能完全填補受害人的損失,所以駕駛人仍需賠付剩余損失。對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者而言亦如此,因為駕駛證暫扣期間的駕駛者與正常情況的駕駛人都不會做于己有百害而無一利之事,暫扣期間駕駛人不會因交強險的賠付而故意制造保險事故。

第三,心理危險因素增加程度很小。心理危險因素是因行為人不注意或不關心,以致增加危險事故發(fā)生之機會。[8]17如前所述,根據目前法律法規(guī),初次飲酒(未醉酒)的駕車者才會被處以暫扣駕駛證的行政處罰。通常而言,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駕駛證被暫扣的人,比一般的駕駛人更可能不關心、不注意交通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其心理危險因素有所增加。但是這種心理危險的增加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因為其已經受過行政處罰,對飲酒駕駛的嚴重性必然會有所警覺,另一方面,法律明確規(guī)定駕駛證暫扣期間再飲酒駕車的將會被吊銷駕駛證,該行為后果能夠很大程度上遏制行為人不注意、不關心的心態(tài)。

因此,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只有心理危險因素有較小程度的增加,其危險程度遠遠小于無證駕駛。我國《交強險條例》第22條第1款第1項規(guī)定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屬于交強險追償權的事由。未取得駕駛資格的人不具備駕駛技術,駕車危險性極大,而暫扣駕駛證者具備駕駛技術且未因駕駛證暫扣而使得駕駛技術有所降低,在技術方面不存在無駕駛資格者所具有的風險。故而,至少在保險人是否可以向被保險人追償的問題上,駕駛證暫扣與無證駕駛有明顯差異,不能將《交強險條例》第22條套用于駕駛證暫扣之情形。

(二)格式條款解釋不宜賦予保險人追償權

保險人行使追償權的依據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以下簡稱“條款”)第9條第1項,該項顯然屬于格式條款,可以從格式條款解釋的角度討論保險人是否可以行使追償權。對《條款》第9條第1項的解釋仍然集中在“未取得駕駛資格”是否包括“駕駛證被暫扣”的情形。保險公司認為,“未取得駕駛資格”應解釋為包括“駕駛證被暫扣”,被保險人則認為,“未取得駕駛資格”不應解釋為包括“駕駛證被暫扣”。自解釋角度看,有必要借助格式條款之解釋方法予以確定。

對于格式條款的解釋,我國保險法確立了“通常解釋”與“不利解釋”兩個層次?!侗kU法》第30條規(guī)定:“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庇纱丝芍诟袷綏l款存在解釋爭議時,首先采取“通常解釋”的方法,在“通常解釋”不能奏效的情況下,即應啟用“不利解釋”的方法。

就“通常解釋”層面而言,駕駛證暫扣很難理解為“未取得駕駛資格”。全國人大法工委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認為: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指的是提供格式條款的對方訂約能力較弱時,可以不按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的理解予以解釋,而是按可能訂立合同的一般人的理解予以解釋。[9]在保險格式條款中“通常理解”指的是理性被保險人的理解。[10]而從一個理性的被保險人的角度來看,“未取得駕駛資格”指的是從未取得過駕駛資格或者駕駛資格已經被剝奪,很難理解為包含已經合法取得了駕駛資格,并未被剝奪而只是暫扣的情形。

自“不利解釋”層面而言,亦不可對“駕駛證暫扣”作屬于“未取得駕駛資格”之解釋。所謂“不利解釋”,乃是指“如果合同條款能夠合理地作出一種以上的解釋,那么,法庭將采用較為不利于該條款擬定方,而較有利于條款接受方的解釋?!盵11]對于交強險條款來說,條款的擬定方為保險人,條款的接受方為被保險人,依據“不利解釋”原則,應對保險人作出不利解釋,即,“未取得駕駛資格”不應解釋為包括“駕駛證暫扣”之情形。

由此,從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來看,駕駛證暫扣不應解釋為無駕駛資格的情形,保險人不能以此為由向被保險人追償。

(三)賦予保險人追償權之原因不適于駕駛證暫扣

賦予保險人追償權之原因在于這些情形或者明顯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或者有違善良風俗,或者為故意犯罪行為,且這些事實均發(fā)生在保險事故之前,符合保險法近因原則。[12]張新寶教授認為:在機動車被盜搶、無駕駛資格或醉酒駕駛及故意導致保險事故等《交強險條例》第22條規(guī)定的幾種情形下,責任風險無法被有效預測和控制,保險人不應當按正常情況承擔保險責任,因此規(guī)定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用后有權向駕駛人追償。[4]164臺灣《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9條規(guī)定的交強險追償權情形主要有:醉酒駕車、吸食毒品駕車、故意行為、犯罪行為、及無證或越級駕駛等。其立法說明為:被保險人或汽車使用人之惡意行為在一般保險均屬除外不保,惟本保險系政策性保險,為保障受害人,本條規(guī)定保險人仍應依本法規(guī)定給付保險金,同時賦予保險人向加害人求償之權利,以資平衡。[13]由于臺灣《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9條的列舉是封閉性的,此立法說明中的“惡意行為”應當僅指的是法條中列舉的這幾種情形,不包含駕駛證暫扣。由此觀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對交強險追償權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均將交強險追償權的事由限制為少數風險不可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都是保險事故發(fā)生的近因,其超出了交強險對被保險人可容忍的范圍,賦予保險人以追償權,實質上就是讓被保險人成為最終的責任承擔者以維護保險法的基本理念。

上述賦予原因對駕駛證暫扣期間的駕駛行為而言并不適用。一方面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發(fā)生事故的,駕駛證暫扣并非該事故發(fā)生的原因,至少不是近因,在這個期間發(fā)生的保險事故是否能夠獲得賠償應當以事故的真正近因來進行判斷。另一方面,前已述及,駕駛證暫扣期間的正常駕駛行為并不存在很大的不可控的風險,與交強險追償權的其他事由具有質的不同。因此,駕駛證暫扣與交強險追償的其他事由不能相提并論,保險人不能因此主張追償。

五、結論

司法實踐中有些法院將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行為認定為無證駕駛(無駕駛資格),從而適用《交強險條例》第22條規(guī)定的交強險追償權,這種做法不當擴大了“無駕駛資格”的范圍,于法于理均無依據。其結果是:一方面不符合當事人的合理預期,從而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將本不屬于該規(guī)定之情形通過不當解釋納入,不利于交強險功能的發(fā)揮。因此,筆者認為,應當立足法律規(guī)定,對保險人的交強險追償權進行嚴格限制,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發(fā)生事故不得以“駕駛證暫扣”屬于“無證駕駛”為由,向被保險人進行追償。

[1]馬 煒.試論社會公共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案件中的適用:以駕駛證暫扣期間駕車出險能否拒賠為例[J].上海保險,2012(1):29.

[2]高其才.法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6.

[3]饒龍飛,葉國平.論法律明確性原則:依據、標準和地位[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5):68.

[4]張新寶,陳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理解與適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王利明.界定公共利益:物權法不能承受之重[N].法制日報,2006-10-21(3).

[6]高洪志.公共利益:界定、實現及規(guī)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20.

[7]葉啟洲.保險法案例研習[M].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329-330.

[8]袁宗蔚.保險學:危險與保險[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17.

[9]胡康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80.

[10]樊啟榮.保險格式條款“通常理解”之解釋:以我國《保險法》第30 條規(guī)定為中心[J].西部法學評論,2010(6):25.

[11] 李玉泉.保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68.

[12]劉 龍.駕駛人肇事逃逸情形下保險公司不能行使交強險追償權[J].人民司法(應用),2016(16):78.

[13]江朝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M].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387.

TemporarySuspectofDrivingLicenseandRecoveryofCompulsoryInsuranceforTrafficAccidentLiability

LIANG Peng, LI Yang
(ChinaYouthUniversityForPoliticalStudies,Beijing100089,China)

In practic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ether the insurer can recover from the driver when his license is suspected temporarily. The supporters think tha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some administrative replies regulate that the temporary suspect of driving license means he did not get a license, the insured violates the prohibitive rules and it may encourage the behavior of illegal driving and so on. However, they are reasonless because the replies have been invalid or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theories.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insurer should assume liabilities because the temporary suspect of driving license is not the proximate cause of an accident and not as dangerous as other facts in the assurance recovery. If the insurer is permitted to recover from the insured person, actually, it means the exemption of insurer’s liability. So the insurer can’t recover from the driver when his driving license is suspected temporarily.

compulsory insurance for traffic accident liability; the right of recovery; temporary suspect of driving license

2017-03-26

梁 鵬(1973-),男,山西陽城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商法、保險法;李 洋(1993-),男,甘肅平涼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

D922.284

A

1671-685X(2017)03-0019-07

(責任編輯:申 巍)

猜你喜歡
交強險駕駛證保險人
難考的駕照
世界博覽(2020年24期)2020-12-23 05:45:06
最小化破產概率的保險人魯棒投資再保險策略研究
經濟數學(2020年4期)2020-01-15 13:18:57
聯(lián)合生存概率準則下最優(yōu)變損再保險研究
無法投保交強險的電動四輪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責任人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分憂(2017年4期)2017-04-08 17:27:41
美國駕駛證申請與新駕駛員培訓簡介
汽車與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0
拿到駕照后這些知識必須知道!
再保險人適用代位求償權之法理分析
法制博覽(2016年36期)2016-02-02 14:17:03
車子沒買交強險撞傷行人要全賠嗎?
人民交通(2014年8期)2014-03-18 03:38:20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論關于保險人監(jiān)管成本的分析
平安高管高薪卷入“交強險風波”
金融博覽(2008年5期)2008-06-10 09:16:24
泉州市| 文成县| 固原市| 富平县| 双牌县| 定远县| 道孚县| 蚌埠市| 华宁县| 沈丘县| 乐业县| 乌拉特后旗| 报价| 襄汾县| 东明县| 米易县| 广东省| 内乡县| 博兴县| 郎溪县| 凤山市| 富宁县| 丰顺县| 分宜县| 长海县| 图片| 罗田县| 邯郸市| 临武县| 基隆市| 琼海市| 葵青区| 遂昌县| 武功县| 海门市| 伊川县| 佛冈县| 渝北区| 贡觉县| 梁河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