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因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里張望。
老海棠樹近房高的地方,有兩條粗壯的枝丫,彎曲如一把躺椅。兒時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兒玩,奶奶在樹下喊:“下來吧,你就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頭?”是的,我在那兒看小人書、射彈弓,甚至寫作業(yè)?!帮堃苍谏项^吃?”她又問。“對,在上頭吃?!蹦棠贪咽⒑玫娘埐伺e過頭頂,我兩腿攀緊樹丫,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也在上頭睡?”“沒錯,四周都是花香呢?!蹦棠讨皇钦驹诘厣?,站在老海棠樹下,望著我。她必然是羨慕,猜我在上頭都能看見什么。
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不時地沖我嘮叨:“就不說下來幫幫?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我在樹上胡亂地唱歌。奶奶又說,“我求過你嗎?這回活兒緊!”我說:“有我爸媽養(yǎng)著您,您干嗎這么累???”奶奶不再吭聲,直起腰,喘口氣。
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里,又不知從哪里找來了補花的活兒,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縫。天色暗下來時她沖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沒見我忙不過來嗎?”我跳下樹,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上學也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兒推開,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一輩子得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聲。奶奶洗好菜重新?lián)炱疳樉€,或者從老花鏡上緣抬起目光,或者又會有一陣子愣愣地張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落葉紛紛。天還沒亮,奶奶就起來主動掃院子,“刷拉——刷拉——”鄰居都還在夢中,那時候她已經(jīng)腰彎背駝。我大些了,聽到聲音趕緊跑出去說:“您歇著吧,我來,保證用不了3分鐘?!笨蛇@回奶奶不要我?guī)停骸翱龋阊?!還不懂嗎?我得勞動。”我說:“可誰能看見?”奶奶說:“不能那樣,看不看得見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覺。”她掃完院子又去掃街了。
我這才明白,曾經(jīng)她為什么執(zhí)意要糊紙袋、補花,不讓自己閑著。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什么時候她才能像爸和媽那樣,有一份工作呢?大概這就是她的張望吧。不過,這張望或許還要更遠大些——她說過:“得跟上時代?!?/p>
所以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燈下學習。窗外,風中,老海棠樹枯干的枝條敲打著屋檐,摩擦著窗欞。一次,奶奶舉著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的跟前:“這一段,你說說,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煩地說:“您學那玩意兒有用嗎?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語,只低頭盯著那張報紙,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但知已無法彌補?!澳棠獭!薄澳棠?!”“奶奶——”她終于抬起頭,眼里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
但在我的記憶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離開那張報紙,離開燈光,離開我,在窗上老海棠樹的影子那兒停留一下,繼續(xù)離開,離開一切聲響,飄進黑夜,飄過星光,飄向無可慰藉的迷?!谖业膲衾?,我的祈禱中,老海棠樹也隨之轟然飄去,跟隨著奶奶,陪伴著她;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里,張望復張望,或不斷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選自史鐵生《老海棠樹》,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有改動)
寫作借鑒
本文在寫作中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很多,列舉一二:
1.以物為線,線索明晰。“老海棠樹”是貫串全文的線索,作者圍繞著“老海棠樹”組織材料,文中所寫的每件事都以它為背景;它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記憶里,奶奶和老海棠樹如影相隨,伴隨著“我”一道成長,尤其是奶奶樹影里的張望,那更是讓“我”終生不忘。
2.層次分明,卒章顯志。行文中,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展開回憶,逐一勾勒典型的生活場景,自然而巧妙地將奶奶、老海棠樹和“我”的故事連綴成文,仿佛一個個清晰的電影鏡頭,真實而準確地捕捉到人物的動人事跡。結尾處,集中筆墨對奶奶的目光進行特寫,表達“我”對奶奶的愧疚、思念、痛悔,從而揭示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