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要:針對高考生物后期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提高高三后期復習效率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方法與措施。
關鍵詞:高三;問題復習;方法;指導
本文為甘肅省 “十三五”教育科學2016年度規(guī)劃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導學的實踐研究》系列研究成果(編號: GS[2016]GHB1606)。
G633.91
對于理科學生而言,理綜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考的成敗,故有“得理綜者贏高考”之說,高三第一輪復習結束后,理、化、生三門課要面臨綜合考試,對首次參加“理綜” 考試的考生而言,就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三科的時間分配問題,相當一部分考生對三科的時間分配不合理,其次是對三科的答題順序不科學,導致成績不理想。當然,生物作為理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在理綜試卷中試題量較少,分值較低,但得分容易,在歷年高考中三門課的平均分生物最高,故又有“得生物者贏理綜”之說,雖然生物在高考中知識覆蓋面較窄,考查內容偏少,但是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生物考試范圍非常寬泛,大綱上要求的知識點在高考中都有可能出題,針對這些特點以及對近幾年高考測試試題的分析和高考穩(wěn)中有變的特點,筆者以為在高三二三輪復習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 高三后期復習的重點仍然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
基礎知識是高考的第一依據(jù),基礎不扎實是學生失分的第一原因。這就要求我們做到:準確把握生物學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要搞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關鍵詞,掌握其準確含義,對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對概念內容的各種表達形式(文字和數(shù)字的)有清晰的認識,能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理解它們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具體地講就是:以中學生物的考試大綱為依據(jù),同時不拘泥于教材內容;復習時要做到到能清楚地復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能對重點的概念、原理和觀點進行分解和綜合;能梳理教材的知識體系,揭示重點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比較、分析同類型知識的差異之處;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從去年的試題可以看出,高考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并沒有弱化,而是要求更高了,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識的再現(xiàn),而是考查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有綜合性質的實際問題,因此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刻的理解尤為重要。在后期復習中,一定要注意回歸教材,回歸到基礎知識上來。因為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從歷年生物高考試題來看,考試內容有60-70%左右是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因而在二、三輪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框架整理清楚,將各章節(jié)中類似的、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點作好筆記,并對其進行分類、比較和歸納,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wǎng),便于理解性記憶和回顧。
二、復習要突出重點,增強針對性,加強考點的前后聯(lián)系
有所側重,就是時間不能平均,必須向重點章節(jié)傾斜,主干知識內容不僅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考點內容。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三冊生物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復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特別留心,可以結合復習資料,分析涉及到的題型,并查閱自己經(jīng)常出錯的題型進行歸納。要力求做到知識點、能力點、薄弱點、應用點和考查點心中有數(shù),那種不分主次泛泛復習以及題海泛濫,無疑都是有害的。
概括起來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識有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是在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物體的結構基礎方面,重點考查蛋白質和核酸、細胞增殖過程中的染色體的變化規(guī)律等;二是在特異性免疫和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等內容方面;三是在生物的新陳代謝方面,重點考查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四是在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和免疫方面,重點考查激素調節(jié)及與生活相關的免疫知識;五是在遺傳和進化方面,重點考查從基因水平上分析遺傳學問題以及遺傳育種和遺傳譜系;六是在生物與環(huán)境方面,重點考查應用生態(tài)學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
要結合教師的計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基礎好的同學,多做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題目,以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爭取拿高分;基礎較薄弱的同學,以基礎知識點的復習為主,保證不丟基本分。
四、自已多動手,將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學會梳理歸類比較復習,有利于知識的遷移,這才能實現(xiàn)學科能力向綜合能力轉化。
五、學會回顧反思。
要對作業(y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生物試題很多,無論如何也做不完,因此要歸類做有代表性的試題,一般情況下第一次做對的題,以后不會做錯,第一次做錯的題,以后做錯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對作業(y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fā)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后,要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原因。經(jīng)常翻閱錯題本,在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的基礎上,將原先做過的試卷及練習題整理出來,看看自己試題練習中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對知識的理解不準確造成的,可以督促自己去進一步理解知識;如果是審題不嚴造成的,應提醒自己加強審題,提高正確率。在此基礎上,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測試,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六、重視閱讀指導
閱讀是自學的基礎,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它還有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閱讀從時間上分課前、課中、課后閱讀。課前閱讀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聽課;課中閱讀幫助形成正確 的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課后閱讀溫故而知新,梳理知識形成網(wǎng)絡。只有當學生明確了閱讀的意義,才能積極參 與閱讀并樂于閱讀。
在閱讀時讓學生做到眼、口、腦、手并用,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閱讀中對于概念、規(guī)律等結論性 內容用筆勾勾劃劃;對于說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修飾語或限制詞可加上著重號;對于文中晦澀的文字可反復 吟讀,理解其意;對于不能理解的內容要加上問號。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學生閱讀后能提出問 題并能提綱挈領地歸納大意,形成知識結構。此外還要指導學生重視圖表的閱讀,明確其意,領會其質。
七、要重視每一套練習題。把每一套練習題都看作高考題,當做一次練兵,提高自己的做題能力,提升自己的做題技巧。
八、培養(yǎng)應考心理及方法技巧。容易題要小心,中檔題要細心,難題要有信心,始終保持平常心。
九、科學作答不可忽視。答案要準確,要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宜簡潔,要緊扣基本觀點;答案要盡量使用規(guī)范化的專業(yè)術語,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
總之,第二輪復習是全程高考復習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節(jié),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科學的復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取得高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