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軍
【關鍵詞】 教育督導;問題;制度;機制;時機;方式
【中圖分類號】 G5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2—0024—01
當前的教育督導過程中,存在缺失制度保障、重“督”輕“導”、督導工作缺失長效機制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教育督學工作的高效化、持久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新課改實施以來,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質(zhì)的跨越與發(fā)展,教育督導的職能發(fā)揮顯得尤為重要。如何發(fā)揮教育督學的職能與作用,是每位教育督導人員常做常新的課題。
一、當前教育督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1. 缺失切實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盡管國家出臺了諸多關于教育督導的制度與辦法,但從宏觀大局出發(fā),缺少精細化的指導與約束,各地方也結合當?shù)亟逃龑嶋H,出臺許多條款條文,但又缺乏統(tǒng)一性與整體性。僅僅是站在法律的角度對教育督學工作進行界定,但如何開展具體的工作、采用何種形式向社會公布等問題,缺少指導性意見或建議。其次,缺少培訓機構,督導成員的選撥和任用,具有很大的行政干預性與隨意性。教育督導成員往往是在其他教育部門或崗位有著突出貢獻或顯著業(yè)績的人員聘用或調(diào)任,依照其自身的優(yōu)勢或特長來分配和指導教育督學工作。
2. 教育督導工作重“督”輕“導”。首先,源于重“督”輕“導”現(xiàn)象的存在,讓學校領導、普通教師對教育督導工作存在一種偏見,甚至會出現(xiàn)抵觸情緒,誤認為督導就是給教師挑刺、找問題的,無形之中扭曲并放大“督”的作用,而忽視了“導”的實質(zhì)。其次,影響學校正?;顒拥拈_展。雖說督導工作是為了真實地掌握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督促其完成相應的工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驗榱藨抖綄z查,盡可能為督導人員展示學校的風采,彰顯其優(yōu)而掩飾其劣,或為了配合督導人員的工作,而臨時調(diào)整、變更既定任務,為學校、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帶來影響。第三,在督導過程中,由于時間的限制,督導人員具體分工,專項檢查,往往采用查閱資料、深入課堂、交流反饋等形式予以檢查和通報,但對活動的過程、課堂的優(yōu)化設計、教育教學的跟蹤督查等工作泛泛而談,或根本無暇顧及,“導”的作用發(fā)揮不理想。
3. 督導缺失長期有效機制。教育督學工作不同于課堂教學、學校管理,盡管每年度督導室都會制定督導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但在實際督導過程中,存有時間短、周期長、督查不全面等缺點,難以反映學校、教師真實的工作實況。
二、發(fā)揮教學督導作用的研究對策
1. 制定和實施切實可行的教學督導制度。首先,要成立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督導團隊,成立督導領導小組,依據(jù)督導成員特長與優(yōu)勢,細化分工,強化責任。其次,實施責任包片包區(qū)制度,將督導人員下放至被督導單位,實地督導,精準“督導”。督導成員可依據(jù)所督導單位的實際狀況,制定與實施能引導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制度、方案或辦法。第三,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在考核被督導單位的同時,要將督導人員的業(yè)績和所督導的單位獎懲進行掛鉤,責任共擔,榮譽共享。
2. “督”“導”并舉,雙管齊下。首先,以“督”促“導”。督促檢查是方式,是手段,但不是最終目的。督導過程中,將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作為督導工作的引子,制定補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或解決辦法,將不足轉化為優(yōu)勢,落實督導的重心。如學校在師德修養(yǎng)方面存在界定模糊、理念不清,教師普遍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激情,甚至有教師違德違紀,甚至觸及師德紅線等問題,懲戒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這才是“導”的關鍵。其次,化“導”為“督”。在督導過程中,注重積累教育教學過程易出現(xiàn)的偏差與誤區(qū),并針對這些問題,將解決問題的思路、策略、方法、措施,歸納整理,并時刻警惕于心,作為鞭策自己的動力。如此,可避免同一地點跌倒兩次,同一問題犯同樣的錯誤,也為今后的督導、教學積累寶貴的財富。
3. 科學把握督導時機,避免面面俱到、蜻蜓點水。教育督導要目標明確、主題突出,避免因重復督導或交叉督導而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針對不同時期,學校、教師的工作重點,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督導工作。督導前,要預設方案,合理統(tǒng)籌,理性安排;督導中,要精簡督導程序,提高督導效率;督導后,要趁熱打鐵,及時反饋,并跟蹤檢查,反思交流。如每學期開學,對學校開學工作籌備、教師到崗履職、新生入學常規(guī)教育等情況進行督導;在高考、中考前夕,要對學校備考、畢業(yè)班教學工作進行專項督導。
4. 督導方式要靈活多樣,內(nèi)容要具體豐富。在督導過程中,要避免方式單一、整齊劃一,除過查閱資料、聆聽匯報、深入課堂之外,還可以針對學校、教師修養(yǎng)與專業(yè)技能等問題,可開設專題講座、送教下鄉(xiāng)、座談面議等形式,拉近與教師的距離,化解教師內(nèi)心的顧慮,讓教師從內(nèi)心深處不抵觸、不抗拒,能夠理解并支持督導工作。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