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北大一直是我的心靈家園。每到春秋兩季的雨天,我一定會開車到北大,在未名湖邊坐上一兩個小時。
但實際上,從進北大到離開北大的11年間,我一直生活在自卑里。但是自卑也有好處,在自卑中我學會了兩個本領。第一個是擁有了察言觀色的能力,自卑就要看人臉色,因為我不相信自己,總要揣摩別人是怎么想的,因此看到別人的眼神、動作,我就會琢磨他的心理狀態(tài)是什么。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用在管理中非常有效,管理中就得揣摩員工想要什么,要揣摩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怎么發(fā)展。這是在北大11年的自卑給我?guī)淼牡谝粋€本領。第二個本領是練就了不把自己當人看的心態(tài)。就是因為自卑,所以有了這種坦然的心態(tài)。到最后就算我做成了事情,也不會太出格。人最怕的就是“飛”起來的感覺,你太把自己當人看了,動輒就會得罪人,動不動就會瞧不起周圍的人,有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做出出格的事情。
從北大畢業(yè)的時候,我的成績并不好。當時我期待離開北大,因為在北大從來沒好過,同學也從來沒有重視過我。我不離開北大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一心一意想要離開北大。我填的工作志愿全都是北大以外的單位,但是最后我被北大留了下來。為什么呢?原來成績好的同學都去了外交部、新華社、日報社那樣的好單位。當時北大剛啟動四、六級考試的公共英語培訓,從本來只有英語系的人要學英語擴展到全北大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學英語。北大英語老師的缺口很大,最后凡是外面找不到工作的通通留下來在北大當老師,結果我就被留了下來。不過這也是老天安排,如果當初不被留下來,就沒有我后來做教師的職業(yè)生涯,也就沒有了新東方的今天。
我留北大的時候心里就比較郁悶,因為同學們找的工作都比我好,但是我也沒有氣餒。我這個人有一個特大的優(yōu)點,就是不管是自卑狀態(tài)也好,成績差也好,被人瞧不起也好,我從來不氣餒,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當你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當你為了一個目標愿意慢慢去努力,用時間去爭取自己的未來,往往最后你取得的成就比那些跑得快的人還要大。
有時候,越讓你著急的事情可能越是大事;越是大事,你越著急越做不好。因此,你要慢慢地做,把事情做細致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完美。我很喜歡徒步,身上背著十幾公斤的包,每天徒步走幾十公里。腳上磨出泡了也沒有問題,慢慢走嘛。實在累了,就歇一歇,看看周圍的風景,目標不變就可以了。這樣的話,說不定你走出來的距離會遠得多,看到的風景也自然就比別人多了。
[選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5年第9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