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虹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濟南 250100)
學(xué)術(shù)與傳承
蓬萊慕湘藏書樓所藏明清小說戲曲概述
杜云虹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濟南 250100)
蓬萊慕湘藏書樓,是專為收藏慕湘將軍藏書而建的藏書機構(gòu)。其藏書多年來不為世人所知,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通過古籍普查,慕湘藏書樓所藏珍善本古籍逐漸挖掘出來。本文對慕湘藏書中不為人知的小說戲曲珍本進行考證,為研究者提供文獻參考。
慕湘藏書樓 明清小說戲曲
慕湘藏書樓,位于山東蓬萊市,隸屬蓬萊市文化局,是以八一電影制片廠原政委、蓬萊籍少將慕湘同志命名的藏書館。慕湘(1916-1988),原名慕顯松,又名渤霖、白琳、白松,蓬萊城里人。青少年時期,慕湘受進步思想影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蓬萊最早的黨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二級解放勛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1975年冬,調(diào)入八一電影制片廠任政委。1978年冬,離職專事文藝創(chuàng)作,是著名軍隊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新波舊瀾》《華北戰(zhàn)史》等。慕湘在戎馬之余,喜藏書,所收多小說、戲曲、詩文集。慕湘身后,家人遵從其遺愿,將藏書捐獻蓬萊人民政府。1996年,蓬萊市辟地構(gòu)筑兩層小樓,專庋慕湘藏書,薄一波為其題書匾額“慕湘藏書樓”。慕湘捐獻的藏書共36467冊,其中線裝古籍書有16603冊,另有字畫、碑帖等,其中不乏古刻舊抄罕見之本。
慕湘藏書樓雖為公共圖書館,但慕湘藏書多年來一直深藏其中,鮮為人知。2003年,蓬萊市文化局邀請山東大學(xué)教授、國內(nèi)知名版本目錄學(xué)專家杜澤遜到慕湘藏書樓,鑒定慕湘藏書。杜教授于6月、8月兩次奔赴蓬萊觀書,歷時7天,目驗?zāi)较娌貢р欧N,囿于時間,只能粗粗一覽,匆匆記錄,歸后分別撰寫《蓬萊慕湘藏書樓觀書記》*杜澤遜《蓬萊慕湘藏書樓觀書記》,《藏書家》第8輯,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第69-79頁。和《續(xù)記》*杜澤遜《蓬萊慕湘藏書樓觀書續(xù)記》,《藏書家》第9輯,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第80-88頁。,擇要將88種慕湘藏書介紹給世人,以期表微抉隱。唯因匆忙未及其詳,略留遺憾。
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山東省組織各地古籍收藏單位申報國家及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慕湘藏書樓參與其中,通過申報,更多的珍善本古籍從秘庫中浮現(xiàn)出來。慕湘藏書以小說戲曲為其特色,有10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6種是小說戲曲,其藏書之精可見一斑。杜澤遜教授文中介紹了30種小說戲曲,現(xiàn)將其馀小說戲曲珍本秘籍約舉如下,藉此窺豹一斑,以公同好。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明刻本。四冊。存四卷:卷一至四。半葉十三行二十八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無直格。內(nèi)封題“西天竹藏板”。前有《重增三教源流圣帝佛帥搜神大全目錄》,卷端題“大梁于寶手著,鼓山如林重增”。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下簡稱《善目》)著錄明西天竹刻本,上海圖書館等2家單位收藏。
新刻劍嘯閣批評西漢演義傳八卷(明)甄偉撰,新刻劍嘯閣批評東漢演義傳十卷(明)謝詔撰,明末刻本。十二冊。半葉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無直格。內(nèi)封題“鐘伯敬先生批定全像東西漢傳,吳門池白水梓”。卷端不題撰人,每回后有總評,眉端有評。有插圖。鈐有“章馨吾”“章氏馨吾珍藏”“自新之印”“允昭氏”等印記。
《善目》著錄明末刻本,行款與此本相同,遼寧省圖書館1家單位收藏;明末刻清印本,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等4家單位收藏。
新鐫東西晉演義十二卷(明)楊雨曾撰,明世榮堂刻本。十冊。半葉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有插圖。內(nèi)封題“新刻全像,東西晉演義,世榮堂梓”,正文卷端題“武林夷白堂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參訂”。
《善目》著錄明泰和堂刻本,國家圖書館等5家單位收藏。行款與此本相同,此本或為世榮堂翻刻泰和堂本,或以泰和堂原版刷印,新增內(nèi)封題“世榮堂梓”。
鐫李卓吾批點殘?zhí)莆宕费萘x傳八卷(明)羅本撰(明)李贄評,明末刻本。八冊。半葉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內(nèi)封題“李卓吾先生批評,繡像殘?zhí)莆宕穫?,本衙藏板”,正文卷端題“貫中羅本編輯,卓吾李贄批評”。
《善目》著錄明末刻本,行款與此本相同,首都圖書館等5家單位收藏;清初刻本,首都圖書館等8家單位收藏。
新鐫全像武穆精忠傳八卷(明)李贄評,明天德堂刻本。一冊。存一卷:卷一(第一至九葉)。半葉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無直格。內(nèi)封分三欄,右欄小字題“李卓吾評”,中欄大字題“精忠全傳”,左欄小字題“天德堂藏板”。前有李春芳《岳鄂武穆王精忠傳敘》,卷端題“新鐫全像武穆精忠傳”,版心魚尾上題“精忠傳”。
《善目》著錄有明刻天德堂印本和清初刻天德堂印本。前者上海圖書館等5家單位收藏,后者國家圖書館等3家單位收藏。
此書另有清初萃錦堂刻本(大連圖書館)、清初映秀堂刻本(大連圖書館、北大圖書館等)、清初聚盛堂刻本(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三讓堂刻本(北大圖書館)、經(jīng)元堂刻本(鄭振鐸舊藏,現(xiàn)存國家圖書館)、兩儀堂刻本(鄭振鐸舊藏,現(xiàn)存國家圖書館)、尚論堂藏板本(日本東京大學(xué)東陽文化研究所倉石文庫)。*石昌瑜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頁。
寫心雜劇(清)徐爔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徐氏夢生堂刻本。四冊。半葉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無直格。內(nèi)封三欄,左欄小字題“楓江種緣子填”,中欄大字題“寫心雜劇”,右欄小字題“夢生堂藏板”。徐爔,昆曲名家徐大椿之子,江蘇震澤(今吳江市)人,字鼎和,號榆村,又號種緣,別署鏡緣子,室號為“夢生堂”。此為徐爔自刻本。有插圖。前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徐爔自序:
《寫心》劇者,原以寫我心也。心有所觸,則有所感,有所感,則必有所言;言之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因不能自己者,此余劇之所由作也。
慕湘藏本鈐有“馬氏大雅堂藏”“彥祥”“馬氏彥祥藏書”等印記,為戲劇理論家馬彥祥舊藏。
《善目》著錄國家圖書館等5家單位收藏。
鏡香園毛聲山評第七才子書十二卷(元)高明撰(清)毛綸評,清乾隆十一年(1749)張元振刻本。八冊。半葉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內(nèi)封兩欄,右欄小字題“毛聲山先生批評”,左欄大字題“第七才子書/琵琶記”兩行,下小字題“張元振梓行”,欄上小字題“乾隆丙寅新鐫”。卷前有毛綸《自序》,費錫璜序,正文卷端題“高東嘉琵琶記原本,甓湖從周西文訂閱,古歙汪文蓍義尚參?!?。費序后有慕湘手跋二則:
費錫璜,字滋衡,清吳江人。密子,錫琮弟。熟古樂府,蒼莽中時有古音。生平豪放不羈,嘗登之罘,投其詩于海中,痛哭而還。有《掣鯨堂詩集》。此處自署“成都”,不知何故。己酉八月九日記。
此書每卷首題“鏡香園毛聲山評第七才子書”,“毛聲山評”四字顯系挖補,首卷首頁未挖補,原題為“鏡香園傳奇第七才子書”,想是張時刊出時,毛聲山七才子書正風(fēng)行,書賈為牟利,又標以毛評。此書長處廣收各家評語,除了從周、毛聲山評外,尚有明代王鳳洲、湯若士、魏仲雪、李卓吾、徐文長各家評語,另有滋衡、義尚評語。從周評語以《漢書·蔡邕撰》為據(jù),力辟毛氏所據(jù)王四之說。八月十五日。
清乾隆十一年(1749)張元振刻本,除慕湘藏本外,山東大學(xué)圖書館有藏?!渡颇俊肥珍浨鍙堅窨叹坼\堂印本,遼寧省圖書館等3家單位收藏;又有清張元振刻三益堂印本,上海圖書館收藏。
此書《善目》及《山東大學(xué)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等書目著錄為毛宗崗評,據(jù)清康熙五年(1666)浮云客子《第七才子書序》及毛綸《自序》,其評點者應(yīng)是毛綸。
一日,(毛宗崗)忽持其手錄《第七才子書》來告予曰:“此家嚴所口授,茲將付剞劂,乞一言以弁其端?!庇枞¢喼?,則批評高東嘉《琵琶記》也。*侯百朋編《〈琵琶記〉資料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第271-272頁。
予既樂此書之有裨風(fēng)化,且復(fù)文情交至如此,因于病廢無聊之馀,出笥中所藏元本,謬為評論,口授兒曹,使從旁筆記之,更使稍加參校,付之梓人。梓人請所以名此書者,予曰:“《西廂》有‘第六才子’之名,今以《琵琶》為之繼,其即名之以‘第七才子’也可。”*毛綸《自序》,清乾隆十一年(1749)張振元刻本。
毛綸,字德音,晚號聲山,明末清初茂苑(即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毛宗崗,毛綸之子,字序始,號孑庵。毛綸晚年雙目失明,乃自號聲山,學(xué)左丘明著書以自娛。以所藏元本《琵琶記》為底本,口授評語,其子毛宗崗代為筆記,并稍加參校。其實際的評點者還是毛綸,而非毛宗崗。
西園記二卷(明)吳炳撰,明末刻本。一冊。半葉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單白魚尾。正文卷端題“粲花主人編,西園公子評”,卷上前六葉、后七葉為鈔補,卷末有慕湘朱筆跋:
吳炳,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生年不詳,卒于順治七年。明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崇禎末官至提學(xué)副使。家有粲花別墅,極亭榭之勝。永明王由榔即位,任兵部右侍郎、戶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王奔靖州,炳隨從太子行遏清兵,被執(zhí)送衡州,不食自盡于湘山寺。炳少時好戲曲,與阮大鋮齊名,新傳奇品評為“如道子寫生,發(fā)眉畢現(xiàn)”。著有傳奇《綠牡丹》《畫中人》《療妬羹》《西園記》《情郵記》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一稱齋)五種》,有兩衡堂刊本。吳梅《藏曲待價目》*即吳梅所編《奢摩他室藏曲待價目》。云:“此書至貴,五種全備尤不易得?!薄肚猷]》有圖至精,通州王孝慈曾影摹一本,珍重可知。
此粲花本《西園記》校之《古本戲曲叢刊》影印之吳梅原藏書,多出眉批過半,蓋此為初印本,吳藏系后印,眉批已漫漶,為印書者剷去不少。己酉九月八日記。
《粲花齋五種曲》,又稱《粲花齋新樂府》《石渠五種曲》,現(xiàn)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崇禎金陵兩衡堂刻本,刊刻時“《情郵》尚未脫稿,故僅有四種”,*吳梅《綠牡丹跋》,蔡毅主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第2冊,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第1406頁。即《西園記》《綠牡丹》《療妒羹》《畫中人》,《古本戲曲叢刊》第三集據(jù)以影印。又有明末金陵三美堂重刻本。劉世珩《暖紅室匯刻傳奇》以兩衡堂本和《情郵記》初刻本為底本校刻,1928年吳梅以劉世珩刻本為底本,校印《奢摩他室曲叢》。
《善目》著錄有明末兩衡堂刻本,國家圖書館等10家單位收藏;明末三美堂刻本,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等2家單位收藏。兩種書名皆題“粲花齋新樂府八卷”,所收曲目都是4種,均缺《情郵記》。
鼎峙春秋不分卷(清)周祥鈺等撰,清乾隆內(nèi)府朱墨抄本。一冊。半葉八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無直格。存第五本卷下:第十三出至二十四出。卷端首行大字題“鼎峙春秋”,下小字題“第五本卷下”。次行大字題“第十三出 戰(zhàn)群儒舌吐蓮花”。卷末有慕湘朱筆跋:
右清內(nèi)府鈔本《鼎峙春秋》第五本卷下,自第十三出“舌戰(zhàn)群儒”至第二十四出“火燒戰(zhàn)船”,為今日京劇所演“群英會”最精彩部分?!抖χ糯呵铩饭彩径偎氖?,為乾隆時周祥鈺等所作(見《古本戲曲叢刊》第九集目錄),一說為莊恪親王所作(見《中國近世戲曲史》),為乾隆時內(nèi)廷七種之一。另六種為《月令承應(yīng)》《法宮雅奏》《九九大慶》《勸善金科》《升平寶筏》《忠義璇圖》。
此殘本偶得之于京城國子監(jiān)書肆。后數(shù)年,《古本戲曲叢刊》第九集出,其中影印首都圖書館所藏之清內(nèi)府鈔本《鼎峙春秋》全部,與此本相校,實相差甚遠,字體平庸,亦無板框,乃一平常之鈔本也。又與乾隆內(nèi)府刊五色套印本《勸善金科》相校,則字體、行款、板框、尺寸完全相同,始知此本乃鐫刻時之板樣,因未開雕,存為鈔本。不知是否有完本,其他各本尚在人間否?按:清內(nèi)廷劇本,乾隆時刊有《勸善金科》,嘉慶時刊有《昭代蕭韶》,前后僅刊此兩種,馀均為鈔本。己酉九月六日記。
慕湘藏書樓另有一部系清鈔本,以紅格紙鈔就,半葉八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雙邊,單紅魚尾。
此書無刻本,《善目》著錄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2部,故宮博物院藏清南府抄本、清內(nèi)府朱墨鈔本,國家圖書館藏清朱墨鈔本,首都圖書館藏清鈔本。
碧天霞傳奇二卷(清)徐昆撰(清)常庚辛評,清乾隆刻本。二冊。二欄,下欄半葉十行二十字,上欄鐫評,黑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正文卷端“碧天霞傳奇,平水徐昆后山氏填詞,蒲坂常庚辛位西氏評點”。鈐有“馬彥祥”印記。卷下末有慕湘跋:
《碧天霞》二卷,后山徐氏本,此書不見著錄,世人但知有《雨花臺》而不知有《碧天霞》。據(jù)常庚辛序云:“丙戌夏,徐子后山僑寓歷下,因《錦香亭》小說作《碧天霞傳奇》?!卑矗骸跺\香亭》,清古吳素庵主人編,有經(jīng)元堂刊本、歧園刊本。
徐昆,字后山,平山人(一作平陽),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卒年不詳(相傳昆為蒲松齡后身故,以蒲之卒年為其生年)。著有《柳崖外編》《雨花臺傳奇》(有乾隆廿八年自序)。廿八年九月十一日記。
《善目》著錄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行款與此本同,首都圖書館等2家單位收藏。
鏡光緣傳奇二卷(清)徐爔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徐氏夢生堂刻本。一冊。半葉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無直格。正文卷端題“楓江徐榆村填詞”。此書共十六出,出自真人實事,講述徐爔與李秋蓉的愛情故事。前有乾隆己亥(1779)余集序:
李秋蓉,吳人,幼孤。寄居尼庵,性慧,通詩書。及笄,有殊色,尼乃鬻之妓家。徐往訪,憫其遇,將為贖身。他客從中梗阻,蜚語中徐,以將甘心焉。會有潘某者,高姬志,贖之北游以俟徐。徐至則姬已歿,徐乃譜《鏡光緣傳奇》,以至其哀。
此本鈐有“李一氓五十后所得”“成都李一氓”“一氓所藏”“正吾”“葉是樓”等印記?!渡颇俊分泧覉D書館等4家單位收藏。
古今奏雅六卷(明)吳長公輯,明崇禎九年(1636)刻本。四冊。存二卷:卷三、卷六。半葉八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有插圖8幅。卷末有慕湘朱筆跋:
右《古今奏雅》存卷三、卷六,卷三略缺,首尾缺圖二葉,卷六首尾完整。此書未見前人著錄,僅見鄭振鐸《劫中得書記》云:“古今奏雅,無撰人姓名,明末刊本,存卷六一冊。此書寫刻至精,首附圖八幅,亦小巧玲瓏,雖尺幅而有尋丈之勢。惜僅殘存一卷,不知原書究有若干卷。馬隅卿先生亦曾藏有殘本一冊,惜未記為第幾卷。所選皆散曲,此第六卷為‘黃鐘調(diào)’‘越調(diào)’‘雙調(diào)’三種,近九十葉。頗疑此書與怡春錦等為同類,半選劇曲,半選清曲也。至多八卷而止,似不當更超此數(shù)。若全選清曲而有八卷之多,則誠足為南曲選中之一巨帙矣?!编嵤纤啤鞍脒x劇曲,半選清曲”,此卷三全為劇曲,正符鄭氏之見。所云“馬隅卿亦有藏本”,不知是否即此本。與此本同得者,有《月露音》卷三殘卷,為馬氏大雅堂舊物。但此書無藏章,不知是否亦為馬氏物。己酉九月六日記。
《善目》著錄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收藏,其中國家圖書館所藏殘本,應(yīng)是慕湘跋中提到的鄭振鐸舊藏。1958年10月鄭振鐸因公殉職后,其妻高君遵其生前遺愿,將全部藏書無償捐獻給國家,由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收藏,《古今奏雅》殘本應(yīng)在其中。
月露音四卷(明)李郁爾等輯,明萬歷刻本。二冊。存卷三第四十九至九十九葉。半葉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單白魚尾。有插圖10幅,寫刻精美,圖尤精致。鈐有“鄞馬彥祥所藏善本戲曲之印”“馬氏大雅堂藏”“珠還室藏書記”等印記。此書為戲曲劇本單出選集,分莊、騷、憤、樂四集,收錄《琵琶記》《玉合記》等90種南戲和傳奇的211個單出,其中不乏罕見的劇目,如《玉麟記》《玉香記》《蟠桃記》《昆吾記》《金蘭記》《分釵記》二閣記》《青絲記》《青梅記》《春和記》《東廂記》《完扇記》《賽四節(jié)記》《白海棠記》《二蘭記》等。*鄧紹基主編《中國古代戲曲文學(xué)辭典》,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967頁。
《善目》著錄旅大市圖書館1家單位收藏。王秋桂將此書收入《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中,云“據(jù)丙辰序刊本影印”,應(yīng)是明萬歷刻本。
新刻呼家后代全本南音五卷新刻后續(xù)呼家后代全本南音三卷清佛山芹香閣刻本。二冊。半葉十一行三十一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黑魚尾,無直格?!缎驴毯艏液蟠灸弦簟穬?nèi)封題“捉拿呼家忠臣保奏,新刻全本呼家后代,禪山芹香閣藏板”,《新刻后續(xù)呼家后代全本南音》封面題“大敗琉球,包公審奸,后續(xù)呼家后代全本,禪山芹香閣板”。卷端題“佛山芹香閣板”。
此書系流傳于廣州一帶的木魚歌的唱本,也稱“木魚書”。譚正璧《木魚歌、潮州歌敘錄》專門研究這種彈唱曲藝,杜澤遜《木魚書刊刻年代小考》一文在譚正璧的基礎(chǔ)上,對木魚書的刊刻年代進一步考證。譚正璧《木魚歌、潮州歌敘錄》著錄《呼家后代》及《呼家后代續(xù)》:
《新刻呼家后代全本南音》,五卷六十一回,撰人不詳,“省城富桂堂梓”,封面作“丹柱堂”。
徐宋仁宗時,忠臣呼必顯為國丈龐集所害,二子守勇、守信出亡,守勇奔赴外祖新唐馬王,為其孫婿,守信則在定軍山招親。后守勇子呼延慶長大,入城祭墳,為龐集所獲,包公以審問為由,取之回衙。中間有宮女承玉及宮監(jiān)陳琳救太子事。小說有《說呼全傳》,彈詞有《紫金鞭》,鼓詞有《金鞭記》,都敘呼家將故事。
《新刻后續(xù)呼家后代全本南音》,三卷四十回,撰人不詳,“省城丹柱堂梓”,封面同。
敘包公保呼延慶(用偽名)為官,又為龐集窺破逃亡。后琉球入犯,楊令婆建議招安呼家出敵,遂大敗敵兵,并處龐集罪,呼家后代均封贈團圓。*譚正璧、譚尋《木魚歌、潮州歌敘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第58-59頁。
據(jù)杜澤遜《木魚書刊刻年代小考》,《早稻田大學(xué)圖書館文庫目錄·風(fēng)陵文庫目錄》亦著錄此書,其中《新刻呼家后代全本南音》存卷三、卷四,題“省城富桂堂梓”,封面“省城第七甫丹[柱]堂藏板”,《新刻后續(xù)呼家后代全本南音》與譚正璧著錄相同。*杜澤遜《木魚書刊刻年代小考》,《山東圖書館學(xué)刊》2012年第6期,第86頁。
另有《新編批評后七國樂田演義》一書,杜澤遜《觀書記》中著錄為“新編批評后七國樂田演義十八回,清徐震撰,清初長春閣刻本”,*杜澤遜《蓬萊慕湘藏書樓觀書記》,《藏書家》第8輯,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第75頁。其作者、版本有待商榷,現(xiàn)考證如下:
新編批評后七國樂田演義十八回(明)遁世老人撰,明長春閣刻本。六冊。半葉八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無直格。前有遁世老人《后七國序》,宋體大字上板,序末刻“遁世老人”“長春閣”二木記。正文卷端不題撰人,目錄次行題“古吳遁世老人演輯”,第十八回第一二葉版心下鐫“長春閣藏板”二行,知此本系作者自刻之本,是該書最早的刻本。
此書講述戰(zhàn)國時期樂毅與田單斗智斗勇的故事,與《孫龐斗志演義》(又稱《前七國孫龐演義》)合稱《前后七國志》。原書十八回,清初嘯花軒刻本將部分回的內(nèi)容縮短,將離析出的文字標上回目,擴為二十回。這就使該書有兩個版本系統(tǒng),一是十八回,一是二十回,前者為足本,如長春閣本、陳長卿本、聚秀堂本、崇文堂本、宏德堂本、經(jīng)國堂本;后者為刪節(jié)本,如嘯花軒本、璧園本。
此書作者,世人多認為是清初徐震。原因是長春閣本不為世人所見,清初嘯花軒本的目錄次行題“古吳煙水散人演輯,茂苑游方外客較閱”。“煙水散人”是徐震的號,故后人將此書的著作權(quán)歸為徐震。卻不知嘯花軒本是在原刻十八回本的基礎(chǔ)上刪節(jié)而成,煙水散人可能是其刪選人,是此書的改編者,而非原作者。
周紹良先生在《紹良書話·〈新編批評繡像后七國樂田演義》跋》中認為此書是“清代以前作品”。1959年春,周先生應(yīng)同事陳邇冬之邀至陳的書齋觀書,陳取出舊書一包,因周先生熟悉琉璃廠書肆,遂委托周先生代為重裝。周先生攜書而歸,囑托文祿堂以金鑲玉法重新裝池。裝成后,“展現(xiàn)之下,精彩倍甚,乃明刻之佳制。”*周紹良《紹良書話》,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98頁。周先生在《周紹良藏古代小說版刻插圖并知語匯錄(四)》一文中對該書又有詳細地介紹:
《新編批評繡像后七國樂田演義》十八回,古吳陳長卿梓行,長春閣藏板。孫楷第先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根據(jù)嘯花軒刊本列《樂田演義》為煙水散人徐震作品,而定其書為清代產(chǎn)物。茲從陳邇冬同志處假得此本,書口有“長春閣藏板”字樣,書前扉頁題有“古吳陳長卿梓行”字樣。書中未題撰人,有遁世老人一序。從畫面審之,的是明刊無疑……今得見陳邇冬同志所藏,可見舊本有之,孫氏著《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時尚未見及耳。*周紹良《周紹良藏古代小說版刻插圖并知語匯錄(四)》,《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4期,第38頁。
慕湘藏本與周先生所見之本略有差異:慕湘藏本題撰人為“遁世老人”,其扉頁缺失;周先生所見之本“未題撰人”,扉頁題有“古吳陳長卿梓行”。二者皆有遁世老人的序,版心下皆鐫有“長春閣藏板”,可知慕湘藏本為長春閣原刻,周先生所見之本或為陳長卿刷印長春閣藏板,或為陳長卿在長春閣藏板基礎(chǔ)上修版而成,二者皆刊刻于明代。
慕湘所藏長春閣本的發(fā)現(xiàn),一是使該書最初的刻本再現(xiàn)于世,二是更正了該書著作權(quán)的歸屬。
此書《善目》僅收錄天津師范大學(xué)所藏清聚秀堂刻本,《古本小說集成》據(jù)浙江圖書館藏經(jīng)國堂本影印。
OverviewoftheNovelandDramaduringMingandQingDynastyCollectedinPenglaiMuxiangLibrary
Du Yunhong
Penglai Muxiang Library is an organization especially built to keep the collections of General Muxiang. All his collections were unknown to the worl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Plan in 2007, the rare books collected in the Muxiang Library were discovered gradually through ancient books survey. The paper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unknown rare books about novel and drama in order to provide a literatur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Muxiang Library; Novel and dram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G256
A
杜云虹,安徽阜陽人,山東省圖書館研究館員,山東大學(xué)古典文獻學(xu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