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廠實驗幼兒園 史 英
“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的實踐與研究
南京市大廠實驗幼兒園 史 英
普魯塔克說: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爐。教育就是要點燃兒童心靈的火種。在大自然、大社會這個廣闊的課堂中,有著很多幼兒喜歡的自然寶庫,讓幼兒直接向生活中的大自然、大社會去學習,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夠順應幼兒的天性,讓幼兒快樂地成長。我園一直進行“班本種植課程”的研究,通過開展“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讓幼兒仔細地感受和黃瓜一起成長的過程,激發(fā)幼兒對種植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引導幼兒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的方法。在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應與幼兒之間建立平等和相互尊重的關系,走進幼兒的世界,和幼兒一起體驗生活,探究種植的奧秘。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花兒盛開,萬物復蘇。班上的小菜地馬上就可以種菜了,在課程設計之初,我就想改一改以往由教師決定的方式,增加幼兒的自主選擇權,讓幼兒決定今年種植什么。我在班級中開展了一次“我的種植,我做主”的討論會,讓孩子們來說一說自己想在我們班的小菜地種植什么蔬菜,并說出原因。等大家都說完后,我們進行投票,得票最多的蔬菜就是今年種植的內(nèi)容。孩子們聽了我的建議之后眼睛立刻亮了,思考了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玥玥說:“我想種圣女果,圣女果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小鵬說:“我要種黃瓜,給它搭架子以后,它能夠順著爬,很有趣!”經(jīng)過孩子們積極的討論、投票,最終我們決定種植黃瓜。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著眼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和學習,幼兒當然會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中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爆F(xiàn)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僅僅是“學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因此我在班本種植課程的實踐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教育方式,力求在教師的引導下,把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相結(jié)合,讓幼兒自主嘗試、學習、體驗與交流。
1.解決松土的疑惑
種黃瓜前,我?guī)в變旱叫〔说厮赏粒⒆觽兪趾闷?,不停地問老師:“為什么要松土???”看著孩子們困惑的眼神,我心想:這次再也不能直接給“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共同進行探究。于是我故意說:“老師也不知道,要不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回到教室,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全班的孩子,請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第二天,在“為什么要松土”的討論會上,涵涵說:“松土之后,蔬菜能夠吸收很多的營養(yǎng),也能夠長得更快!”我表揚了她,并問她怎么知道這個答案的。涵涵說:“媽媽幫我上網(wǎng)查到的,網(wǎng)上還說,這樣松土能夠幫助植物的根更好地呼吸?!蔽艺f:“看來上網(wǎng)是一種尋找答案的辦法?!焙坪普f:“松土可以讓植物喝到更多的水、吃到更多的營養(yǎng)。”浩浩還告訴我們,他是問了菜場賣菜的奶奶得到的答案??粗坪谱孕诺臉幼樱胰滩蛔】洫勊骸昂坪浦v得很對,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當我們的老師,不懂就問是個好辦法!”娜娜說:“我問了爺爺,爺爺說蚯蚓也可以松土的?!蔽冶頁P了娜娜,說:“對啊,蚯蚓是植物的好朋友,能夠幫忙松土,讓植物生長得更好!”
課后孩子們還在積極地討論著“為什么要松土”這個問題。幼兒通過上網(wǎng)、請教別人等方式尋找到了答案,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學到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探究中,幼兒還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蚯蚓能夠松土嗎?”“蚯蚓是怎樣松土的呢?”……這樣,自然而然就產(chǎn)生了探索的欲望。在幼兒自己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我深刻地理解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這將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2.萌發(fā)大棚種植的想法
隨著主題的進行,幼兒對于黃瓜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是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一天小婷問我:“老師,冬天很冷,黃瓜怎么能長出來?。壳皟商炖涞臅r候,我們組的黃瓜秧苗都死了?!蔽铱洫勊龕蹌幽X筋,同時,新的知識點“大棚種植”出現(xiàn)了。我讓幼兒帶著這些問題去收集有關的信息,尋找答案,一個有趣的延伸活動在悄悄生成和醞釀。第二天,幼兒帶著自己的答案進行討論的時候,場面別提有多熱鬧了。最后,我針對幼兒的答案進行總結(jié)和提升,告訴幼兒:可以搭建大棚防風、防寒。由于溫室效應,大棚里面溫度高,植物生長速度快。但是也有缺點:蔬菜口感不好,生長中容易得霉病,尤其是黃瓜容易得這種病。如果得病了,就要給黃瓜噴灑農(nóng)藥治病。
幼兒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學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知識點,這既是主題活動的延伸,也是由幼兒的疑問和興趣點促成的新的學習內(nèi)容。舍棄“魚”而選擇“漁”,激發(fā)幼兒在種植實踐活動中對知識探究的興趣,讓幼兒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學習了獲取知識的方法。
在班本種植課程中,觀察與記錄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在種植過程中,提供多樣的觀察條件,讓幼兒堅持每天記錄、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努力營造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班本種植課程的開展,不僅能使幼兒擁有來源于實踐的豐富知識,還能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直面挫折的能力,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終身學習的品質(zhì)。
1.提供多樣化的觀察條件,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的本領和負責任的好品質(zhì)
在“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實踐中,我計劃在不同的環(huán)境進行種植,建立分組負責制度,制作幼兒喜愛的觀察記錄本,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觀察條件。我選擇了在小菜園和班級自然角兩個地方種植黃瓜,讓幼兒有機會觀察黃瓜秧苗在不同地方生長會有怎樣的變化。為了在班級自然角種植黃瓜,我們找來了6個大油壺并在里面裝滿營養(yǎng)土,由班級的6組幼兒分別進行管理和照顧,同時讓他們針對黃瓜的生長情況做好觀察記錄。一段時間下來,幼兒每天都去看小菜地和自然角的黃瓜秧苗,給秧苗澆水,發(fā)現(xiàn)秧苗有了生長的變化還能夠及時記錄在觀察本上,培養(yǎng)了幼兒細致觀察的本領和負責任的好品質(zhì)。
2.辦法總比困難多,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直面挫折的能力
種植黃瓜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里面有很多的學問。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記錄和比較觀察結(jié)果,了解黃瓜生長的點滴變化;通過在班級自然角和小菜園這兩個不同的地方種植黃瓜,幼兒了解到小菜園比自然角更適合黃瓜的生長。通過“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實踐,幼兒學到很多知識,如:澆水要適中、施肥要定期、怎樣搭人字架才能利于黃瓜生長、什么時候給黃瓜摘心等,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如:枯葉、生蟲、不開花、不結(jié)瓜等。但是幼兒觀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熱情不斷高漲,時不時來告訴我他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和掌握的知識。
在黃瓜秧苗生長的過程中,幼兒是主要的照顧者和管理者。秧苗干了,孩子們給秧苗澆水;秧苗長得慢,孩子們想辦法給秧苗找來豆渣、洗牛奶瓶子的水,當做肥料澆灌秧苗。我們班的黃瓜在孩子們的細心呵護下,一天一天慢慢長大了,孩子們也和黃瓜一起慢慢地長大了。孩子們的種植知識逐漸豐富,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加強,良好的責任意識在慢慢形成,班本種植課程的實踐也越來越完善和富有成效。
在班本種植課程的拓展?jié)B透上,我注重與科學、藝術、社會實踐等相聯(lián)系,把課程滲透到其他領域和活動中。這樣,班本種植課程的成果才能真正體現(xiàn)自然即課程、生活即課程、社會即課程,孩子們才能真正從種植課程中有所收獲,讓班本種植課程更有魅力。
1.將班本種植課程滲透到科學領域
在“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的實踐中,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課程形式,給幼兒更多的科學實踐的機會。如黃瓜營養(yǎng)大揭秘活動,通過圖片、視頻、品嘗黃瓜讓幼兒知道黃瓜里面含有很多的維生素,不要挑食。給黃瓜搭人字架活動,圍繞黃瓜生長過程中的勞動實踐,讓幼兒學習怎樣給黃瓜搭人字架,黃瓜才能生長得更好。通過這些科學領域的課程,讓幼兒教育與科學緊密相連,讓幼兒對于在大自然探秘保持滿滿的熱情。
2.將班本種植課程滲透到藝術領域
黃瓜有它獨特的形態(tài),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為了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品質(zhì),我充分利用“黃瓜慢慢長”班本種植課程的成果——黃瓜,開展了一系列的美術活動,如:黃瓜造型、黃瓜水墨畫、黃瓜寫生等。在“黃瓜造型“活動中,我?guī)ьI幼兒仔細觀察黃瓜,利用黃瓜的自然形狀和特點,選擇輔助材料,如牙簽、葡萄干等,做出了小青蛙、小樹、竹子等造型。在“黃瓜水墨畫”活動中,我把黃瓜刨成大小不同的薄薄的片,讓幼兒通過擺盤做成一幅黃瓜山水畫。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僅知道了黃瓜表皮和中間的不同構(gòu)造特點,也對中國的山水畫有了一定的認識。幼兒的黃瓜寫生畫,讓我們看到一根根帶著刺、粗壯的黃瓜頑皮地躍然紙上,非常稚拙可愛。這是一種最為原始的寫生,讓幼兒能夠深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觀察黃瓜、進行寫生,把對事物的感受大膽地在繪畫中表現(xiàn)出來,提高了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技巧和創(chuàng)作能力。
3.將班本種植課程滲透到社會實踐活動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痹谏羁填I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注重將幼兒的生活實踐與班本種植課程相結(jié)合,一定會使我們的教育立足實際,讓孩子獲益良多。
黃瓜有很多的用處,當然離不開制作美食啦!利用周末的時間,我們班進行了一次“黃瓜美食節(jié)”活動,請幼兒在家里制作拿手的黃瓜美食,帶到幼兒園里。在班級中,幼兒跟好朋友介紹自己的黃瓜美食制作方法,還要介紹這種美食的口味。黃瓜美食的介紹活動,既豐富了幼兒關于黃瓜美食制作方法的知識,也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的認識和熱情。美食介紹之后,幼兒互相品嘗一道道自制的黃瓜美食,別提有多高興了。
1.開展班本種植課程首先要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篩選出當季可以種植的蔬菜,在這個范圍內(nèi)讓幼兒去選擇自己喜歡種植的蔬菜。為了了解幼兒的經(jīng)驗,我設計了調(diào)查表,對幼兒在“黃瓜的種植”“黃瓜的用途”等相關認知水平進行分析。有了這些第一手的資料,方便我立足實際,開展好班本種植課程。
2.在教師和幼兒共同學習的時間里,結(jié)合預設和生成的內(nèi)容,我總結(jié)出了班本種植課程“黃瓜慢慢長”的網(wǎng)絡圖,網(wǎng)絡圖分成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和二級都是預設的內(nèi)容,如:黃瓜的藝術活動、黃瓜的實踐活動、黃瓜的小秘密。三級是生成的內(nèi)容,如:黃瓜的大棚種植、黃瓜的病蟲害防治。在實踐中我不斷改進網(wǎng)絡圖,以便更合理地開展班本種植課程。
黃瓜主題網(wǎng)絡圖
3.關于優(yōu)化班本種植課程的思考
開展班本種植課程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并進行了總結(jié)和反思。班本種植課程中,讓幼兒最有收獲的應該是生成課程,因為生成課程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是幼兒真正喜歡的課程。同時,生成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作為教師不僅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還要能夠和幼兒進行平等的對話,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疑惑,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生成課程。
在開展班本種植課程“黃瓜慢慢長”的過程中,我和幼兒在動手中學習、在觀察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幼兒對于未知的世界進行不斷探究、驗證,獲得新的知識,并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種植實踐融入幼兒園的班本種植課程中來,讓幼兒有更多的觀察和實踐的機會,讓幼兒主動去探索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生活即教育,種植即課程。我和孩子們種植著、研究著、快樂著,幼兒園課程因班本種植活動的開發(fā)和實施也變得更加豐滿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