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
?
陳祖武的顧炎武研究述評
張光華*
(阜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安徽阜陽 236032)
陳祖武的學術生涯始自顧炎武研究,其相關學術成果在該領域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在顧氏生平方面,他澄清了顧氏抗清、北游等事跡中的諸多疑點,并依據(jù)確鑿史料做出合理的推測。在顧氏學術方面,他指出顧氏之學已突破程朱陸王框架而有新的內(nèi)容,其哲學思想雖然零散但自成體系,其政治思想的特質是憂國愛民,其歷史地位在于開啟學風、示范方法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陳先生在研究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多聞闕疑的求實精神和不拘成說的創(chuàng)新精神,尤可樹為學界的榜樣。
陳祖武;顧炎武研究;學術貢獻
陳祖武先生的專業(yè)領域集中于清代學術史,著有《清初學術思辨錄》《中國學案史》《清儒學術拾零》等享譽學界的著作。而對顧炎武的研究,乃是他學術生涯的起點:“祖武之治清代學術史,即自讀顧亭林先生書起步?!盵1]前言其《黃宗羲、顧炎武合論》《顧炎武哲學思想剖析》《顧炎武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顧炎武評傳》《顧炎武與清代學風》《亭林學案》等多種論文專著,對顧氏生平、著述、學術思想等各個側面都有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本文擬對陳先生在這方面的成就與貢獻略作梳理,敬請批評指正。
關于顧炎武的生平,陳祖武著有《顧炎武》和《顧炎武評傳》兩種著作。前者出版于1980年代,屬于《中國歷史小叢書》的一種。該書篇幅不到四十頁,以極為平實的語言,突出顧炎武的高尚人格、求實學風和愛國主義精神,對歷史知識的普及貢獻良多。但也因為篇幅限制和普及性考慮,顧氏生平中的諸多問題,均沒有展開討論?;蛟S是為了彌補上書的不足,陳祖武又于1999年著成《顧炎武評傳》。該著作分十四講。前兩講分述晚明社會政治狀況和學術狀況,便于學者了解顧氏行跡與學術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第三至十講以時間為序記述顧炎武一生,作者以核心事件為中心展開論述,普通事件則一筆帶過,在突出重點的同時亦保證了其事跡的完整性。第十一至第十四講,以《廣師》《日知錄》和顧氏禮學為中心,集中探討顧炎武學術思想,既避免了事跡敘述中橫生枝節(jié),又展現(xiàn)出顧氏深厚學養(yǎng)。尤為重要的是,陳祖武對顧氏生平中的諸多疑點,進行了深刻辨析。
這些疑點的產(chǎn)生,一是源于猜疑:在清廷高壓政策下,顧炎武本人及其嗣子顧衍生、門人潘次耕都曾有意識地刪略、修改部分容易引發(fā)忌諱的內(nèi)容,給后人留下較多的猜想空間。二是源于深藏在學者內(nèi)心的某種“顧忌”:顧炎武既然已經(jīng)成為學術楷模、人生的的榜樣,那么任何“不利于”顧炎武的事跡都是“不應該”有的。一疑一忌,便導致了對材料的錯誤解讀,許多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反都成了聚訟不休的問題。陳祖武摒棄疑、忌,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真實再現(xiàn)了顧炎武的本來面目。
顧炎武是否參與了昆山抗清活動?先是其嗣子顧衍生含混其辭,繼有全祖望、吳映奎、徐世昌等人的揣度,昆山抗清便成了顧氏生平中的一大疑點。張穆《顧亭林年譜》已經(jīng)注意到這一點,王冀民《顧亭林詩箋釋》亦深疑顧炎武未親與此役,但兩者均言之未詳。陳祖武詳考顧炎武詩文、書札,并沒有發(fā)現(xiàn)顧炎武參加昆山抗清的跡象。相反,其《常熟陳君墓志銘》則提供了沒有參與此役的確鑿證據(jù)。顧炎武說:“未一歲而戎馬馳突,吳中諸縣并起義兵自守,與之抗衡。而余以母在,獨屏居水鄉(xiāng)不出。自六月至于閏月,無夜不與君露坐水邊樹下,仰視月食,遙聞火炮?!盵2]161這段文字,表述清楚,幾無任何疑義,而且“顧炎武為人,誠篤不欺,其所記當屬最可信據(jù)”[1]40。據(jù)此,陳祖武得出結論:顧炎武并沒有參加昆山抗清活動。在這一問題上,學界討論頗多。最大的不足在于置顧氏留下的第一手材料于不顧,反而尋找二手、三手資料否認原始資料價值,甚至把顧氏留下的資料說成是他自己有意識地隱晦。但隱晦之說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顧炎武即不隱晦此前的“從軍于蘇”,為何要隱晦“昆山抗清”?“從軍于蘇”不能帶來災禍,昆山抗清會帶來災禍?這在邏輯上已經(jīng)陷入自相矛盾。
昆山之外,顧炎武的其他抗清活動,也由于史料缺乏而一直籠罩在迷霧之中。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陳祖武始終堅持“存疑”原則。他說:顧炎武往還淮上,“或當另有所謀”,“他日若有相關史料爬梳而出,此一揣測之確否或可得以澄清。因此,關于顧炎武此數(shù)年間,乃至其后一段時期的若干重要往還及其真實的目的,似以存疑為宜”。不過,這并不妨礙依據(jù)確鑿的史料,作出合理的推測,為后人的研究提供線索和指引。薙發(fā)以后幾年,顧炎武奔走于大江南北,雖無確鑿史料證明其從事抗清事業(yè),但“非同尋常漫游”則是可以推斷的。陳祖武列舉了三條證據(jù):“屢謁明孝陵”“同明遺民頻繁往還”“關心湘黔戰(zhàn)局”。特別是湘黔戰(zhàn)局的進展,顧炎武了如指掌?!霸诋敃r的通訊條件下,顧炎武能夠如此準確地獲知前方戰(zhàn)況,恐或有專門聯(lián)絡渠道。至于這一渠道存在與否,以及具體情況,史料無征,只好存疑?!贝送?,陳先生還把顧炎武的行蹤置于江南的復明運動中去考察,于“非同尋常漫游”增加新的證據(jù)。借助顧炎武詩文,陳祖武發(fā)現(xiàn),張名振遙拜孝陵之后,顧炎武則卜居孝陵所在的神烈山;張名振二次入江抵儀征,顧炎武則有《真州》詩專述其事;張名振三次入江抵燕子磯,顧炎武則居于燕子磯僧院中。“張名振軍三入長江,顧炎武亦步亦趨,形影相隨,這難道僅是其行止的暗合?”[1]50-53雖然有此疑惑,陳祖武并不把猜測當成史實。傅斯年當年大聲疾呼,研治史學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陳祖武無疑是這一原則的堅守者。
顧炎武一生,北游長達二十五年。其目的以及其間的種種活動,是顧氏生平中最為神秘的部分,學界爭議也最多。陳祖武將其北游分成想法初萌、起身北上、北游不歸三個階段,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他發(fā)現(xiàn),顧氏北游的想法,早在順治五年秋的《偶來》和是年冬的《將遠行作》兩詩中就已有明確表露。只是因為沒有薙發(fā),加上江南此起彼伏的抗清形勢,北游遲遲未能成行。但其“轍環(huán)非是為身謀”的詩句,已表明他“決計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堅守初志,轍環(huán)四方”的遠大報負[1]46。陸恩案發(fā)后,顧炎武起身北上。對于其原因,陳祖武依據(jù)顧氏《贈路光祿太平》和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等材料指出,顧氏“此次離家北游,確實就是為了擺脫糾纏,躲避豪紳葉方恒的陷害”,并沒有更復雜的因素存在其中[1]66。至于北游之后遲遲不歸,學界爭議極大。梁啟超曾說:“他本是性情極厚、守禮極嚴的君子。他父母墳墓,忍著幾十年不祭掃。夫人死了,也只臨風一哭。為何舉動反常到如此田地?這個啞謎,也只好讓天下萬世有心人胡猜罷了?!盵3]51其后,學界各種猜測風起,最典型的莫過于“消極避禍”和“尋求抗清根據(jù)地”兩說。對于前者,陳祖武指出:“順治十四年顧炎武的山東之行,固屬避仇。然而三年多過去,仇家已去,舊怨不存,復有摯友苦苦勸歸,炎武依然旅途,不返鄉(xiāng)里,抑或就不是‘避仇’二字所能夠賅括的了?!盵1]79對于后者,他認為:“‘謀求抗清根據(jù)地’之說,有失牽強,不足為據(jù)?!薄邦櫻孜渲庇危耸遣扇∫杂螢殡[的方式,寄寓故國之思,以至死不合作的態(tài)度,曲折地與清廷抗爭?!盵4]目前來看,抗清根據(jù)地之說大多都是依據(jù)其詩文進行的揣測。詩文固可證史,但把文學色彩的描述鋪陳視為事實,把雄心壯志的抒發(fā)等同于行動,無疑違反了治史的基本原則。綜觀《評傳》對北游歷程的記述,一方面是顧氏與友人的交往唱和,而更多的則是突出他北游的學術目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決意把自己的后半生獻給著述事業(yè)?!盵1]86“常年往來于直、魯、秦、晉間,志在九州,著述經(jīng)世,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盵1]118至于是否為建立抗清根據(jù)地奔波,除引用顧氏詩文展現(xiàn)其悼古傷今與家國之思外,陳先生并沒有在史料之外有一絲多余的話語。
學界對顧氏學術的研究,是從區(qū)分其學術派別開始的。從唐鑒《清學案小識》把顧炎武歸入“翼道學案”,加上顧氏晚年曾倡導修建朱子祠堂和考亭書院,其后學者多以程朱之學目之。民國時期,蔣維喬《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將其徑直歸入“程朱學派”。雖然覺察到兩者有所區(qū)別,并將其稱為“程朱派之考證學者”,但所看到的仍然只是表面[5]4。陳祖武指出,顧炎武之學“既非朱、王學所能拘囿,亦非漢、宋學所能賅括。乾嘉漢學家之推崇顧炎武,以及唐鑒之斥王是顧,無非買櫝還珠,強人就我的門戶之見,毫不足取”[4]。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陳先生從四個側面分析了顧氏學術與程朱的區(qū)別。首先,對“理”的理解不同。程朱之學的最高范疇“理”,“似乎是脫離具體事物而存在的”。而顧氏“是把它同‘驗于事物’結合起來談的”“不僅同標榜‘心即理’的陸王心學分道揚鑣,而且與鼓吹‘性即理’的程朱之學亦涇渭判然,其唯物主義傾向是顯而易見的”。其次,對性與天道的態(tài)度不同。程朱陸王大談性與天道,而“顧炎武卻大不以為然,他認為不講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辨,而終日陷于‘性與天道’的辯難之中,斷非孔孟的儒學正統(tǒng)”。再次,在學術的走向上,“他并沒如某些人所說的‘由王返朱’,而是斷然選取了經(jīng)學,提出‘理學,經(jīng)學也’的命題”。在這一命題之下,“心學也罷,理學也罷,統(tǒng)統(tǒng)作為‘不知本’的‘后儒之學’而被摒棄了”。最后,顧氏對程朱之學的直接批評,更能顯示出其與程朱之學的異趣。陳祖武引用《下學指南》與《內(nèi)典》等篇章指出,雖然沒有明確地站在程朱的對立面,“但留意辨析,那種對程朱之學的隱晦曲折的批判,依然是不乏見到的”[6]。陳先生的這些論證,拋開細枝末節(jié)與程朱的表面相似,從深層和整體對顧氏學術進行深入剖析,其結論當然也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顧炎武的政治思想,歷來是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從晚清反滿革命起,歷經(jīng)民國,一直到今天,出現(xiàn)了高良佐《清代民族思想之先導者》(1933年)、謝興堯《愛國主義者顧亭林》(1951年)、冉昭德《堅持反清斗爭的愛國學者顧炎武》(1964年)、趙儷生《愛國主義思想家顧炎武的反清斗爭》(1981年)等大量的論文與著作。對顧氏政治思想特質的闡發(fā),逐漸形成了忠君說、愛國說和反清復明說等幾種不同的觀點。陳祖武反對忠君說和反清復明說,有限認同“愛國說”。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指出:“顧炎武社會政治思想的特色,或者說本質,就是憂國愛民的救世思想?!边@一結論,不僅涵蓋了愛國說的基本內(nèi)容,而且將顧氏政治思想中關注民生疾苦、關心民族未來的特質表述得更為清楚準確。與此同時,陳先生以歷史主義為指導,批評了研究中的幾種不良傾向。部分持愛國說者“對顧炎武做了過分的褒揚,甚至將這一歷史人物現(xiàn)代化,我們也不贊成”。對于顧炎武忠君思想和民族主義思想,他指出,“應當將歷史問題擺在一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進行分析”,這是“清初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給那個時代的理論思維留下的印記”,“不能因為今天要批判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便將在一定歷史階段存在的,并且產(chǎn)生過積極作用的民族意識,以及可以批判繼承的民族氣節(jié)概然否定”。而部分持忠君說者,“僅僅依據(jù)顧氏思想中的某些糟粕,便否定了顧炎武的代表作《日知錄》及其憂國愛民思想,并進而否定了顧氏晚節(jié),這是我們不能同意的”,這顯然是“對歷史人物的苛求,而且也是違背歷史真實的”[7]。
關于顧氏哲學,學界的相關研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沒有起色。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于學者對于顧氏哲學的不當認識。有學者曾言,“顧炎武的哲學思想是比較貧乏的”[8]。也有學者認為,“顧炎武不是哲學家”,他“以實學取代哲學”,是“哲學取消論者”[9]249-250。這些觀點,否認顧氏哲學的歷史地位,同時也不利于對顧氏哲學的深入探討。陳祖武指出,顧氏哲學有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只是散見于其論文書札之中”。雖然不像王夫之那樣嚴密博大,但“卻也能自成體系,絕非人云亦云”。不僅如此,顧炎武“無論在本體論、認識論,還是方法論上,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其研究意義是顯而易見的?;谶@一認識,陳先生從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三個層面對顧氏哲學進行了深層次剖析,并歸納出顧氏哲學“樸素唯物主義傾向”這一基本特征。在本體論方面,顧炎武所走的是與程朱陸王相反的“唯物主義思辨路徑,自然較之接近真理”,其道器之辨的內(nèi)涵是“道是寓于器中的,精神是寓于物質的”;其“盈天地之間者氣也”的命題,把宇宙描述成“一個充滿了氣的物質實體,而不是唯心主義理學家所說的不可捉摸的精神世界”。在認識論上,顧氏一反理學家知先行后的認識模式,“強調后天的知識積累,主張學而知之”。其學“不單純是向書本求知,而且還含有實踐意義后天知識積累”。也正是“這種在實踐中求知的認識精神,使顧炎武獲得了學術上繁富的成果,以一代儒宗而為后世景仰”[6]。陳先生的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人們深入了解顧氏哲學的內(nèi)涵,更重要的是糾正了學界輕視顧氏哲學的態(tài)度,啟導后學在這一領域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其后,南京大學的周可真先生完成《顧炎武哲學研究》學術專著,對顧氏政治哲學、倫理哲學等各個層面進行了更為全面系統(tǒng)的探討,并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這一成就的取得,和陳祖武的倡導是分不開的。
準確把握顧炎武的歷史地位與學術地位,是陳祖武的又一貢獻。陳先生把清初學術看成中國學術史上“承先啟后,開辟路徑的重要階段”,且“足以同先秦時代的百家爭鳴后先媲美”[10]。而顧炎武毫無疑問是這一時期最關鍵的人物之一。整體而言,他是“中國學術史上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偉大宗師”。分而述之則體現(xiàn)為樹立學風、示范方法、精神品格等諸方面。雖然清代有漢宋分野、經(jīng)今古文之爭,但“顧炎武學風的影響,卻是始終有轍跡可循的”[11]267。顧炎武“當宋明理學衰微之后”,“以他‘明道救世’的實學思想,為當時及后世示范了一種嚴謹健實的新學風”[12]23。在方法上,顧炎武“以經(jīng)學濟理學之窮的努力,尤其是訓詁治經(jīng)方法論的提出和示范,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歷史貢獻”。清代學人汲取這兩面的營養(yǎng),才“不惟使古音學研究由經(jīng)學附庸而蔚為大國,而且還形成了主盟學壇的乾嘉學派,產(chǎn)生了全面總結、整理中國數(shù)千年學術的豐碩成果”。如果說,這些成績的影響還僅限于學術界,那么,其高尚的精神品格便是顧氏影響及于社會全體的關鍵。梁啟超當年深信“顧炎武不僅是經(jīng)師,而且是人師”,并希望后人“用點功夫,多參閱些資料,以看出他的全人格”[3]51。陳祖武則從兩個方面進一步闡釋了這種“人師”的品格。一在于他“準確而深刻地闡釋了孔子所言二語八字(博學于文,行己有恥),而且還在于前無古人地將二者合為一體,提升至圣人之道的高度而大聲疾呼”。其二“恐怕當屬先生始終如一的高度社會責任意識”,其“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的,“經(jīng)后世學人歸納,就成了擲地有聲的八個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顧氏留下的精神財富中“最具永恒價值”的部分[13]。時至今日,這八個字已經(jīng)內(nèi)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每當中華民族面臨危機之際,這句話便成為激勵國人奮起抗爭的精神支柱。
除了顧炎武生平和學術思想的研究外,陳祖武對顧氏文獻研究也有貢獻。1981年,陳先生在浙江圖書館見到《甲申野史匯鈔》轉寫本,題“古吳亭林老人輯”。經(jīng)考訂后認定為托名偽作。1982年前后,他又在北京圖書館“得見一無序跋且目錄亦略有殘缺的八卷刻本《日知錄》”,經(jīng)考證后認定為康熙九年刻本[14]。這些對后世編纂顧炎武作品集、認識其學術思想的真實面貌都提供了可資信據(jù)的重要資料。總而言之,陳祖武對顧炎武研究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不僅澄清了顧氏生平中的諸多疑點,對其學術特點、學術思想和學術地位更有許多超越前人的精到闡發(fā),很多觀點已被學界公認。尤為重要的是,他在顧氏研究中表現(xiàn)出來的“多聞闕疑,慎言其余”的求實精神和不拘成說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1]陳祖武.顧炎武評傳[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2]顧炎武.常熟陳君墓志銘[M]//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3]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4]陳祖武.顧炎武、黃宗羲合論[J].貴州社會科學,1984(5).
[5]蔣維喬.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6]陳祖武.顧炎武哲學思想剖析[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2).
[7]陳祖武.顧炎武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1(6).
[8]華山,王庚唐.論顧炎武思想(下)[J].文史哲,1963(3).
[9]王茂.清代哲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10]陳祖武.論清初學術的歷史地位[J].清史研究,1991(1).
[11]陳祖武:顧炎武與清代學風[M]//清史論叢(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陳祖武.論17世紀的中國實學[M]//中韓實學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3]陳祖武.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學術——紀念顧亭林先生四百年冥誕[J].文史哲,2014(2).
[14]陳祖武.《日知錄》八卷本未佚[J].讀書,1982(1).
Commentary on Chen Zu-wu’s Research of Gu Yan-wu
ZHANG Guang-hua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Colleg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2 Anhui)
The research of Gu Yan-wu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en Zu-wu’s academic life. In the aspect of Gu’s life, he clarified many doubtful points and made some reasonable speculations based on authentic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aspect of Gu’s academy, he pointed out that Gu’s theory had broken the limit of Cheng Zhu and Lu Wang, his philosophy was fragmentary but systematic, the particularity of his political ideas was the anxiety of the nation and common people, his historical status lied in initiating new style of study, demonstrating new academic method and stro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Mr. Chen’s matter-of -fact attitude and initiative spirit also set an example for the academic circle.
Chen Zu-wu; research of Gu Yan-wu; academic contribution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3.26
K27
A
1004-4310(2017)03-0133-05
2017-02-25
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史通文獻集成與研究”(14BZS001)。
張光華(1972- ),男,安徽碭山人,歷史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