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蘭
[摘 要]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教學和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zhì)疑問難、團隊協(xié)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從教學實際來看,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分組不科學、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時機選擇不恰當、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充足,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認識到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一些應對措施,使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體現(xiàn)和發(fā)揮。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向,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這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能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進行學習。同時,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不再是最小的學習單位,不再是孤立無助的學習者,而是與小組其他成員組成的學習共同體,他們在學習小組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也發(fā)散了思維,提高了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教師在看到合作學習給數(shù)學教學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分組不科學
有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開展合作學習是為了迎合新課改的潮流,劃分學習小組比較隨意,或者是按“就近法”,讓前后左右的四位學生組成合作小組,或者一列為一組。這樣的分組方法雖然簡便、快速,但是沒有考慮到各組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否平衡,導致有的學習小組全由優(yōu)秀學生組成,有的學習小組的成員學習水平都不高,不合理的分組會使合作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鍛煉。
2.準備不充分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布置,如果準備不充分,就會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師對合作學習準備不充分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沒有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目的;對教學內(nèi)容的研究不夠透徹;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和已有知識基礎缺乏全面的了解;不能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對合作學習的展開缺乏規(guī)劃和設計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合作學習的作用無法體現(xiàn),雖然課堂看似熱鬧,但學生卻沒有多大收獲。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位置與方向”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編制了一個坐標圖,然后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各組討論“某個物體在坐標的什么方向,大概多少度?”其實,學生只要通過量角器就能得出答案,沒有必要進行小組學習,因此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形式上的,沒有多大意義。
3.合作學習的時間不足
通常情況下,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如果是難度較大的數(shù)學問題,教師要留出5-8分鐘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如果是稍微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也應當留出2-3分鐘的時間。有了充足的時間,學生才能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究、討論,才能達成合作共識。但是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就壓縮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有時候?qū)W生還沒來得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合作學習就停止了,學生的交流不夠,合作學習只是蜻蜓點水,只能是“合而無質(zhì)”。
4.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評價不合理
評價也是合作學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很多情況下,教師往往針對小組整體進行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評價,也很少組織小組之間、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而且也沒有給學生提供進行自我評價的機會。另外,對于小組整體的評價也基本以合作學習的成果為依據(j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評價。不全面、不合理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評價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二、提高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質(zhì)量的方法
1.合理構(gòu)建合作學習小組
科學合理地構(gòu)建學習小組是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一般情況下,學習小組的人數(shù)控制在4-6人左右,如果是簡單的合作學習可以讓同桌兩人為一組。劃分學習小組,不僅要選擇適宜的人數(shù),更重要的是小組成員之間應當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補充的。具體來說,教師要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將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劃分在一個小組,這樣既能實現(xiàn)組間平衡,也能促進組內(nèi)互補。在學習小組中,學生間的交流更順暢,優(yōu)等生也可以為學困生提供很多的幫助,促使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夯實學習基礎。另外,由于學習小組各個成員的水平和特長各不相同,他們可以承擔或負責自己擅長的工作,這樣每個成員都有了明確的分工,通過合作學習他們能取長補短,增加互動,共同提高。
2.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開展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讀教材,精心備課,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要設計好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學習小組探討的數(shù)學問題應當是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問題的難度應當處于學生思考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能激起他們的合作欲望,也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其次,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機,如學生依靠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能解決問題,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產(chǎn)生分歧,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法,這些情況下都應及時安排合作學習。比如,在教學“百分制”這個知識點時,有位學生提出了“百分數(shù)是不是分數(shù)”這個問題,筆者沒有及時回答他,而是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通過質(zhì)疑、爭辯、討論、交流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3.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學習時間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充足的時間來保證,只有留出足夠的時間,才能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他們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給他們留出足夠的合作學習時間,盡量做到“問題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實驗讓學生去操作,結(jié)論讓學生去獲得”,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是成功的,有價值的。比如,學習了“認識人民幣”后,筆者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討論:用5角、2角、1角的人民幣怎樣換成1元的人民幣?有幾種換法?在充裕的時間內(nèi),很多小組想出了一個又一個辦法,這節(jié)課上,筆者用“學生親歷探究”代替了“教師講授探究”,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4.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
學生完成合作學習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作出定量和定性的評價,既要評價整個小組的表現(xiàn),也要評價學生個體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既要表揚合作學習的匯報者,也要對學習小組的其他成員給予肯定;既要評價合作學習的結(jié)果,也要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此外,教師要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合作學習有多種評價方式,按評價主體分可分為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按評價的對象可分為集體評價和個人評價;按評價關注的學習進程可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應注意多種評價方式相互結(jié)合,這樣才能夠保證評價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比如,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習小組的成果作出評估,鼓勵和肯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也可以讓小組成員在個人自評、小組互評的基礎上,對本小組的合作情況作出客觀評價;還可以與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的評價結(jié)合起來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雖然這是一種新型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但廣大教師也要認識到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對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運用,這樣才能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這一學習方式成為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英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2,(20).
[2]趙福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分析與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6,(08).
[3]劉桂香.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教育,2013,(33).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