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英
漫步甲勿池
◎劉茂英
甲勿池是四川省阿壩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的一處景點,它位于九寨溝縣勿角白馬藏族鄉(xiāng)的甲勿村。
為什么取名甲勿池,聽同行的一個向?qū)Ы忉?,說“甲勿”一詞是由當(dāng)?shù)匕遵R藏話的直譯,原意為偏僻、美麗的意思。甲勿池是高山湖泊,池亦為海的意思,也稱甲勿海,在林業(yè)部門的著書中,便以“甲勿海”為名出現(xiàn)。不過,當(dāng)?shù)厝诉€是習(xí)慣稱之為“甲勿池”。
那天陽光燦爛,我和單位十來位同事,穿梭在原生態(tài)的叢林中,攀爬在濕漉漉的碎石路上,偶見三五處形狀各異的凸起石塊,像雄雞、像石虎,守候在路的兩旁。
滿地的落葉,有紅的、黃的、綠的,像是刻意擺放,又像是隨意鋪陳。我不覺放輕了腳步,怕打擾了這份寧靜的美好,也怕弄亂了這渾然天成的色彩。相機(jī)備好,隨便按下咔擦的快門,一副色彩斑斕的水粉畫,躍然鏡頭中。
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爬,我們終于站在了甲勿池的山頂上。低頭俯瞰這個向往已久的人間仙境。它敞開著柔軟的胸懷,如一縷縷飽含濃情的詩意,款款走來,緩緩地流淌在我的心中。
放眼望去,在崇山峻嶺間,大山的左臂右膀上,赫然臥著一大一小的兩個湖泊,像兩位恬靜含蓄的姐妹,日夜守護(hù)著這方凈土。
湖岸邊是一圈深深的叢林,密密地圍在湖的四周,像是甲勿池忠實的仆人,保護(hù)著清冽的湖水,不被外界污染。
湖邊的大樹,探著身子,把湖面當(dāng)作鏡子,癡癡地打量著倒影在湖中的身影,暗自陶醉。天空愜意的藍(lán),和白云的悠閑,都被完整地投影在湖水里,讓山和水,都靈動起來了。
每逢佳節(jié),白馬藏族人就會到湖邊進(jìn)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
據(jù)說,每次祭祀完,湖面就會起大霧。那蒙蒙白霧緩緩繚繞湖邊,預(yù)示著即將有大雨來臨。所以,每次有人到湖邊玩耍,高興時忍不住會大聲地吼上幾嗓子,便立即有人前來制止:別吼,當(dāng)心降大雨,澆你個渾身濕透!
干旱季節(jié),白馬藏族人便會舉行一個“借雨”儀式:從湖里取一瓶水,懸掛到寨子里最古老的一顆核桃樹的枝椏上。晚上,全寨男女老少都到古樹下來敲鑼、吶喊、祈禱,直到降雨。
雨降下來了,那瓶水是不能隨意倒掉的,必須要還回池中,表示有借有還。當(dāng)?shù)厝苏J(rèn)為,如果借走不還,會激怒池中龍王,使人們遭殃。
沿湖邊向右行走,厚厚的苔蘚、腐蝕落葉松松軟軟。陽光下,幾根臥木,一頭搭在湖邊巖石上,一頭伸進(jìn)池水,以水當(dāng)被蓋,沉睡千年。
湖邊的叢林里,藤蔓與喬、杉纏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處的小峽谷,一灣小溪靜靜流出。溪旁生長著嫩黃嫩黃的小草,開著點點白花,伸手摸摸茸茸的葉片,再聞聞清新的香氣,覺得自己也成了一棵小草。
如果可以,我愿意,在這里長久地居住下去。讓自己的靈魂,與這里的山和水,融為一體,永不分離。
甲勿池,因為有山,有水,有彩林,才有了靈魂,才有了魅力,才有了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