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嬋+楊紅忠+彭毅強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多種原因?qū)е滤郀顟B(tài)下反復出現(xiàn)低通氣和或呼吸終端,引起間歇性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以及睡眠結(jié)構(gòu)紊亂,進而使機體發(fā)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睡眠打鼾伴呼吸暫停,臨床癥狀感嗜睡、疲乏。本文對60例我院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睡眠監(jiān)測檢查,隨機分組予以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改善缺氧后比較其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OSAS合并T2DM均為我院住院患者,且均接收胰島素降糖治療。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齡55~72歲,據(jù)輕中重OSAS隨機分為兩組。
1.2方法 60例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均采用美國生產(chǎn)的SW-SM200CA型多導睡眠呼吸檢測儀,于夜間連續(xù)監(jiān)測6h,所有病例均排除咖啡、茶、酒和藥物影響及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發(fā)疾病,對PSG監(jiān)測中各個參數(shù)進行分析。
1.3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 空腹血糖與胰島素乘積的倒數(shù)[IAI=1/(FPG×FINS)]:1/(FPG×FINS)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血糖、胰島素和組織胰島素敏感性間達到穩(wěn)定平衡:我們在計算中簡歸為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空腹胰島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22.5,其實胰島素以RIA法測量(單位 uU/ml)血糖單位 mmol/L。BIPAP(雙水平氣道內(nèi)正壓)壓力支持通氣+呼氣末正壓(PSV+PEEP)或吸氣相氣道正壓+呼氣相氣道正壓(IPAP+EPAP),在每次潮氣呼吸情況下根據(jù)設定的參數(shù)呼吸機都給予患者吸氣相和呼氣相不同水平的氣道正壓,以確保有效的吸氣支持和維持呼氣相肺的有效氧合。胰島β細胞功能檢測,選擇不受血清中胰島素抗體和外源性胰島素影響的C肽釋放試驗,即口服75 g無水葡萄糖后1 h,測量血漿中C肽水平(單位:pmol/L)。
1.4診斷標準 T2DM按1997年美國ADA和1999年WHO診斷糖尿病標準有典型糖尿病癥狀(多尿、多飲和不能解釋的體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 mmol/L,為糖尿病患者。
1.5 OSAHS 定義 OSAHS 是指每夜7 h 的睡眠過程中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反復發(fā)作在30 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pnea2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時睡眠中的呼吸暫停加上低通氣次數(shù)≥5次/ h[1]。
1.6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經(jīng)BiPAP治療后與未經(jīng)BiPAP治療后OSAS合并T2DM患者胰島素抵抗的比較,治療前兩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無顯著差異,治療后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性。BiPAP治療組前后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具有顯著差異。
2.2經(jīng)BiPAP治療后與未經(jīng)BiPAP治療后OSAS合并T2DM患者C肽釋放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C肽釋放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后組間有顯著差異,見表2。
3 討論
OSAS是以夜間打鼾、反復呼吸暫停,并伴有缺氧為特征的常見多發(fā)病,容易引起多系統(tǒng)、器官功能損害。其發(fā)病有家庭聚集性和遺傳傾向,多數(shù)患者肥胖或超重,存在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部位解剖狹窄,如變應性鼻炎、鼻息肉、扁桃體腺體肥大,部分合并內(nèi)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肢端肥大癥常合并OSAH。胰島素抵抗是T2DM特征之一,在出現(xiàn)臨床高血糖前就以及存在[2]。胰島素抵抗的概念是機體對一定量(一定濃度)胰島素的生物效應減低,主要指機體胰島素對葡萄糖攝取和代謝能力減低,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和反應性下降。胰島素抵抗常見于代謝綜合征患者中。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是代謝綜合征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中OSAS的患病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70%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存在中到重度OSAS,曾考慮與其肥胖,頸部脂肪堆積氣道阻塞導致低通氣所致。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30.1%合并OSAS。而近年研究顯示OSAS是不依賴于BMI而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可以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OSAS患者中普遍存在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呈相關關系。導致OSAS患者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機制包括反復間斷低氧引起交感興奮、激素和炎癥因子的分泌紊亂、脂肪組織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以及脂蛋白受體的異常等[3]。C肽是胰島β細胞的分泌產(chǎn)物,它與胰島素有一個共同的前體--胰島素原。一個分子的胰島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個分子的胰島素和一個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論上C肽和胰島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離的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肽不被肝臟破壞,半衰期較胰島素明顯為長,故測定C肽水平更能反應β細胞合成與釋放胰島素功能。在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使用BIPAP后的OSAS合并T2DM患者,其C肽釋放水平較高,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改善后,胰島β細胞功能恢復具有一定相關性,治療組自身胰島素的釋放高于未經(jīng)治療組,其餐后血糖控制更好。經(jīng)過BiPAP治療后的OSAS患者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改善,其機制可能與改善缺氧后導致炎癥介質(zhì)釋放減少相關。有較多文獻研究關于CPAP(持續(xù)氣道內(nèi)正壓通氣)呼吸機輔助通氣對于中重度OSAS患者具有改善呼吸暫停寄低通氣作用,建議夜間使用,而雙水平壓力調(diào)節(jié)模式,如BiPAP對于患者而言,其耐受性更好,尤其對于重度OSAS合并T2DM患者,以及合并有COPD患者,早期使用BiPAP改善睡眠結(jié)構(gòu)、改善夜間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糾正夜間低氧血癥、改善胰島素抵抗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疾病學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2,5:3-6.
[2]Reaven G M.Banting Lecture 1988.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1988[J].Nutrition,1997,13(1):65.
[3]Coughlin S R,Mawdsley L,Mugarza J A,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4,25(9):735.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