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摘 要 在草原這種危險的環(huán)境中,救火人員要作好充分的安全準備,比如穿戴好救災的服裝、帶齊救災的設備、作好充分的救災研究,然后開展火災救援工作。做好火災救援基礎工作的前提下,救火工作人員要注意草原滅火中的危險環(huán)境及火場避險策略。
關鍵詞 火災 草原 滅火 火場避險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識碼:A
在草原中滅火與其他環(huán)境滅火有很大的區(qū)別,正因為如此,所以要把草原滅火工作從滅火工作中獨立出來研究。本次研究說明了淺談草原滅火中的危險環(huán)境及火場避險的方法。
1草原滅火方法
草原滅火要面臨著以下幾個困境:(1)高溫的困境,草原環(huán)境的溫差比較大,在每天午后,草原環(huán)境風大、天氣干燥、氣溫高、濕度低,這是極易引起火災的天氣,一旦發(fā)生火災后,工作人員開始搶險救災時,要面臨著風向易變、煙塵多、能見度不高的問題,在這種環(huán)境中,救災的危險系數(shù)極大。(2)危險的地形,草原環(huán)境的地形比較復雜,有時草原環(huán)境的坡度高、骨體易崩落、地形極為狹窄,有時工作人員到了三面環(huán)山、地勢狹窄、巖體易崩落的環(huán)境,會面臨極大的危險;草原中的草就是易燃品,一旦草原發(fā)生火災,將是樹連著草、草連著藤燒成一片,有時工作人員忽略了一個火災事故,草原的火將再次燒起來。如果工作人員要在草原環(huán)境中高效滅火,就必須考慮以上困境帶來的滅火障礙。
2草原滅火危險環(huán)境
以上的草原滅火環(huán)境帶來以下的危險因素,如果要做好火原避險工作,就要考慮火原滅火環(huán)境帶來的危險因素。(1)陡坡帶來的危險因素。陡坡能加快熱能的傳播,這是因為不管草原上的風向如何,陡坡環(huán)境都會改變火向蔓延的方向,并且陡坡的環(huán)境會帶來輻射熱能傳播的效果?;鹧嫠俣鹊募涌臁岱涞募觿?,會給救火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2)狹窄的環(huán)境帶來的危險因素。草原中,狹窄的環(huán)境帶來以下幾個危險因素。不充分燃燒帶來的毒氣因素,在狹窄的環(huán)境中,一旦發(fā)生火災,空氣就通以流通,草原中的草燃燒時,氧氣供給不足不能充分燃燒,燃燒的氣體變成一氧化碳,這種氣體有劇毒,易讓救火工作人員面臨著中毒的危險。逃生困難的危險,在狹窄的環(huán)境中,如果發(fā)生風向突變,火勢蔓延時,救火工作人員需退出危險的地帶,重新組織救火工作,而狹窄的環(huán)境帶來救火工作人員撤退困難的問題。爆炸的問題,草原上的部分植物一旦被火點燃,將會產(chǎn)生預熱反應,在寬廣的環(huán)境中,這種預熱反應可能不會帶來太大的危險,然而在狹窄的環(huán)境中,這些植物與植物會產(chǎn)生物理聯(lián)系,它們被共同預熱后有可能會產(chǎn)生爆炸或連鎖爆炸災害,給救火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3)高溫帶來的危險因素。在拱脊地形或鞍狀地形中,高溫環(huán)境帶來以下的危險因素。在拱脊地形環(huán)境中,陡坡和陡坡之形形成一種受熱連鎖反應及熱輻射連鎖反應。特別是當火勢已起,冷風又吹進來時,它特殊的地形地貌會讓冷熱風形成一種空氣亂流,這種亂流能拿火勢變得更加復雜。比如這種氣流會使火焰升騰,飛越,跨越時段引起二次火災,而這種火災是難以預測的,救火工作人員常常難以預料這種突來的火災。在鞍狀山谷中,這種地勢極易助長風勢,一旦該地發(fā)生火災,它能迅速的讓火蔓延,令救災工作人員難以預計火災蔓延的速度。
3草原滅火火場避險
火災緊急避險,是指救災工作人員要了解火災危險因素產(chǎn)生的原因,在火災還未來臨以前,采取緊急避險的措施,避免受到火災的傷害,在火災危險過去后再次組織救火工作。因為在草原環(huán)境中,火災危險因素太多,所以特別強調(diào)救災工作人員要做好緊急避險的工作。緊急避險措施分為直接避險或間接避險。直接避險是指救災人員直接突破火災困境,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點;間接的避險是指救災人員可判斷危險因素蔓延的情況,選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避險。救災工作人員在草原環(huán)境中要結合工作的情況,靈活的選擇兩種避險的方式。
(1)利用地形避險,較為平坦的位置是適合避險的位置,救火工作人員可以選擇較為平坦的地點,以河流、溪流、公路為依托,應用點火器點迎面火,控制火勢的蔓延。救火工作人員要控制瞇燒火線的強度,避免強度不足帶來火勢的反撲,同時要應用數(shù)個工作人員同時運作的方法,避免火勢從兩側(cè)反撲。(2)利用風勢避險,在火勢蔓延時,救火人員可使用點火器點順風火,邊點邊打兩側(cè)的火,一邊打跟進,有效利用風勢突圍。在救火時,救火人員要做好防止中毒的工作。救火人員可以用濕手帕包住濕土捂住口鼻,救火工作人員臨時做這樣簡易的避毒口罩,可以避免一氧化碳的侵害。該策略僅應用于下風,并且周圍無其它救火工作人員的環(huán)境中,否則會給其他工作人員帶來危險。(3)利用濕地環(huán)境避險,如果沒有點火解圍的環(huán)境,救火工作人員可以奔至有河流、河溝的地點,或者至植被較少的地段。救火工作人員可以用水浸濕衣服,護住頭部與胸部臥倒避免,救火工作人員在臥倒地,要避免受濃煙嗆入胸腔,引起窒息。如平坦之處濃煙較多,救火工作人員可以直接扒一個濕土坑,把頭部埋入濕土坑中,讓濕土過濾煙害。(4)如果救火工作人員沒有以上的避險條件,可以考慮頂風沖出火線,救火工作人員要意識到,順著風跑將難以控制火災的速度,頂著火災逆風跑,有可能沖出火線。救火工作人員在頂風跑時,要注意用濕布由捂住口算,用濕布圍住咽喉,避免呼吸道被火焰燙傷。
4小結
在草原這種危險的環(huán)境中,救火人員要作好充分的安全準備,比如穿戴好救災的服裝、帶齊救災的設備、作好充分的救災研究,然后開展火災救援工作。以上的危險環(huán)境及火場避險策略,都是以火災救援人員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基礎,可以采取的緊急避險策略。
參考文獻
[1] 周洲.森林部隊滅火緊急避險的組織與實施[J].森林防火,2008(02).
[2] 周昌榮.滅火作戰(zhàn)中火場緊急避險“六要素”[J].森林防火,2006(04).
[3] 劉丹鋒,盧永民.森林火災撲救類型劃分及其特點研究[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