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哲
做投資五年多來,收到無數(shù)的BP計劃,永遠是講“我規(guī)模有多大”“我今天有多大”“我未來會做得有多大”,還有“我有多快”。但從來沒有人在BP當中說:我效率有多高。在和創(chuàng)始人見面的時候,凡是問及效率問題,他們很多人也都答不上來。
商業(yè)的本質,除了增長以外還有效率。沒有效率的增長,不是慢性自殺,而是加速自殺。
驅動個人,才能提升人效
效率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人效。阿里有一支赫赫有名的鐵軍,叫中供鐵軍——就是中國供應商地面推廣的銷售團隊,里面走出了滴滴的程維,美團COO阿干、去哪兒的總裁張強等。這個團隊沒有人數(shù)限制,只有一個指標加一個人,加一個人一年就加100萬元。
這個產品的凈利潤率大約在25%到30%,意味著一個人一年為公司賺25萬元到30萬元,而他的銷售額是一年100萬元。當時地面推廣團隊是五千人,就對應著50億元的營業(yè)額,12.5億元的利潤。
這才像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人效。
淘寶有賽馬會。什么是賽馬會呢?簡單說就是,我的級別,我作主。后來延伸到,我的工資,我作主。
以前是領導考察,覺得你表現(xiàn)不錯,找你談話:你要晉升了。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會感到受寵若驚——領導要晉升我。
現(xiàn)在我們對優(yōu)秀的銷售說,你做得不錯,明年打算升你做主管了,繼續(xù)努力。銷售一聽:我為什么要當主管?我做銷售挺開心的。我們對優(yōu)秀的工程師說,你可以去做主管了,工程師卻說,我管好自己就行,不要管別人。
這代人不一樣了。
后來我們怎么解決的呢?自我驅動。年初,如果你覺得年底想晉升,就報名。不報名的人就一定不會晉升。能不能晉升兩級?行,你報名,我們就用兩級的標準來要求你。
對于這代人來說,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給他自我驅動的機制。
自我驅動是個人效率最好的來源。所以我們要問自己的企業(yè),有沒有做成一個自我驅動的公司。
組織效率的要害是信任
組織效率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信任。
信任需要強勢方發(fā)起
在阿里加班,可以再吃一頓晚飯。以前,一頓晚飯公司出15塊錢,一年大約250個工作日,要吃掉差不多兩千多萬元加班餐費。
最早的管理辦法很簡單,員工提申請,主管批準,撕張券給你,六點鐘開飯,你就去吃飯。這個制度,很多人覺得很正常,用了很多年。
但是,我們再問自己,這個制度是不是真的好?
第一,誰也沒有規(guī)定工作到幾點以后是加班。所以確實有一批人,六點鐘吃飯,申請加班,吃完以后,六點半加班到七點鐘走了。于公司,也沒有什么制度說這不可以。
第二,我們從來沒有去想,每天五六千人提加班申請,主管批準,發(fā)一張券,這個動作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錢?好像這是不花錢的。實際上你想想看,每天五六千人寫一個“今天要加班”,還得寫一個理由:什么項目加班。主管看一眼批準,還得撕一張券給你。
從來沒有人計算這個成本。
后來我們跟員工講清楚,加班晚餐是給加班的員工吃的,你不加班最好不要吃。但是如果你今天覺得很累,回去不想做飯,想吃完以后再回去,也沒關系。反正公司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把公司吃光了,吃窮了,我們散伙。
一年下來,大概前一年加班餐費在1 400萬元左右,取消報批制以后,多了大概100萬元,變成1 500萬元。但計算一下,200多個工作日,每天四五千人打申請,主管批準發(fā)券,這事值不值100萬元?中間消耗掉的人工,消耗掉的效率何止100萬元。
你的公司、你的組織有沒有這樣的制度?這是愚蠢的制度,官僚就是這么來的,組織的效率就是這么下降的。
組織效率下降的最大問題就是你對團隊沒有基本信任。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效率都比較高?所有的人知根知底,一個團隊以前可能還一起共事過,不僅是默契,更多是一種信任。但隨著越來越多陌生人加入,不信任開始增加。
我們都希望老板和員工是互相信任的,但怎么做到呢?強勢的一方要率先邁出一步。對員工來說,你是老板,你是公司,你就是強勢的,你看阿里巴巴這些事,首先就是我們不相信員工了。員工說我今天晚上要加班,多吃一頓飯,你不相信他。強勢一方不信任,那么你就不要指望員工來信任你。
四個“在線”提升組織效率
回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組織效率的提升,需要四個在線:員工在線、產品在線、客戶在線、管理在線。這四個“在線”順序還不能出錯。
今天,特別是傳統(tǒng)企業(yè),首先會做的第一個在線是什么呢?產品在線,他把公司所有的產品和服務掛到網(wǎng)上、App上,然后說“我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了”。但是沒人來。
這是次序錯了。第一步要做的是員工在線。以前讓員工在線,需要給每個人配一臺電腦,需要花很多錢。在今天不需要,自己的手機就是一臺電腦,就能實現(xiàn)員工在線。
南京有一家公司叫孩子王,它實現(xiàn)的是100%客戶必須是電子化會員。哪個員工先把這個客戶發(fā)展成他的電子會員,終身就是他的客戶。
我們有一次去看孩子王的店,見到一個母嬰顧問,他打開手機,上面963個客戶,都是他的客戶,一個月可以掙兩三萬塊錢。
他說他以前是開母嬰店的,現(xiàn)在把小店關了。以前開店多累,才幾個客戶,不過兩百多個商品?,F(xiàn)在孩子王卻可以給他七千多個商品的產品庫。
你可以理解為產品在線,賦能給了這個員工七千多個商品,給了他963個用戶。另外,這個母嬰顧問擅長做的是嬰兒護膚類產品,但是膳食類并不熟悉。沒關系,公司背后有知識庫,很多問題都有推薦答案。他按一下,答案就用個人名義發(fā)出去了,這個就是管理在線。
下班時他告訴我,還要去給一個客戶送兩桶奶粉。這是公司要求的嗎?不是,他自己想去送,因為上門沒準會帶點別的生意,把公司物流成本也省了。為什么?他覺得這個客戶首先是他的,其次才是孩子王的。
資產閑置就是損失
提高資產效率只有兩種辦法。第一,是防止產生新的閑置資源;第二,是釋放閑置資源。
我們以前做傳統(tǒng)零售,供應商恨死我們——每年被你們壓榨,被你們搞得我們賺不了錢。消費者也沒給我們寫表揚信說,你們的東西真便宜,謝謝你們。
零售企業(yè)全世界平均利潤率3%~5%,很低。一不小心前十個月賺的錢,就會在12月份賠進去。因為庫存出問題,清倉把利潤全部賠掉,所以這事不太符合商業(yè)原理。供應商在罵零售商,消費者沒有表揚零售商,零售商到了年底一數(shù),錢沒賺多少。
這個錢去哪兒了呢?傳統(tǒng)行業(yè)有一個重要法則——二八原則:20%的商品或客戶,帶來80%的銷售和80%的利潤。
問題就出在這個二八原則。20%的產品帶來80%銷售,這是你賺錢。壞就壞在,加上80%的產品,帶來的那20%銷售,就不賺錢了。比如說賣鞋子的店,你得備一個50碼的超大碼吧?這種碼是給姚明這樣的人穿的,但是你不知道姚明今年會不會走進你這個店。
這就是二八原則里面的“八”,互聯(lián)網(wǎng)誕生給它一個名字,叫長尾產品:占用了你的商業(yè)面積,降低資金周轉效率,“二”賺來的錢被“八”消耗掉了。這是零售企業(yè)和很多實體經濟最痛苦的地方。
互聯(lián)網(wǎng)1.0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互聯(lián)網(wǎng)的存在擴大了“商圈”的概念,只要物流能觸及的點,都是它的商圈。像京東,就一個中央倉庫,備了10雙像姚明腳一樣大的鞋子,全世界的姚明都可以來買,就不需要每個門店備這樣的貨了。
今天天貓超市如果是自營的話,周轉速度可以一年50次。做傳統(tǒng)零售的聽了就頭大,傳統(tǒng)零售一年周轉五六次就謝天謝地了;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做到50次到60次。為什么呢?他只用一個倉,更何況還不占用昂貴的零售面積,所以互聯(lián)網(wǎng)1.0時代,電商是這樣來提高資產效率的。
互聯(lián)網(wǎng)2.0,就要防止產生新的閑置資源。怎么做到呢?就是按需求去生產,不是先生產再找需求。
那么已經閑置的資產,如何釋放呢?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釋放閑置資產。比較典型的商業(yè)模式是優(yōu)步、滴滴。司機在馬路上繞,車閑著、人也閑著。有很多私家車,閑著也是閑著,你把他釋放了出來。
只要看到有資產,就要問這個資產的使用率。如果不能讓資產的使用率提高,它就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
規(guī)模和戰(zhàn)略需匹配
因為戰(zhàn)略都是談發(fā)展比較多,一談“發(fā)展”就有“規(guī)?!倍帧5⒉皇撬械钠髽I(yè)、所有的行業(yè),規(guī)模都會帶來效率。所以我們提出一個叫三級規(guī)模效益理論。
3平方千米效應
先說最小的一級,3平方千米規(guī)模效率,大量的O2O屬于這一級。我們以外賣平臺為例,用戶打開手機點餐,也就是看周圍3平方千米有什么好吃的能送過來。全國這個平臺上有100萬餐廳?關我什么事。
對一個餐廳,他關心的是什么?送貨范圍就這3平方千米,在這3平方千米范圍內,你這個平臺一天給我?guī)矶嗌賯€訂單。你平臺全國有900萬單?關我什么事。
這就意味著無論消費者還是賣家,不會因為你的平臺大,而給你更多的錢;意味著每一個3平方千米都必須賺錢。
但每3平方千米都賺錢是非常困難的。有沒有比這個模式稍微幸福一點的呢?有,我們叫同城效應。也就是“三級規(guī)模效益理論”的第二個效應。
同城效應
什么樣的公司是同城效應呢?比如58同城。我們上58最多的是干什么?租房、找工作、搬家。我住在天河區(qū),找一個海珠區(qū)的搬家公司也沒事。所以,每個城市,就是他提供的服務,倒不局限于3平方千米了,他提供的是同城服務。
跨地區(qū)有用嗎?我現(xiàn)在在廣州,想找一家特別好的搬家公司。但這公司在深圳,就不太行了吧?即使廣州離深圳并不遠,他們也不具備協(xié)同效應,不具備規(guī)模效應。那么這類公司也很簡單,你要做到每個城市都賺錢。
全球規(guī)模效應
只有第三種公司才有全國或者全球規(guī)模效應。
比如說沃爾瑪當年,他全球采購,全球供貨,買得多,省得多。為什么沃爾瑪在中國做不到呢?它的全球的供應鏈和采購規(guī)模在中國沒用。中國另外搞一套供應鏈,那就比不過我們本地的超市了。天貓、京東只要物流能覆蓋全國,就有全國規(guī)模效應。
三級規(guī)模效應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級規(guī)模效應理論聽明白以后,該怎么運用呢?
還是回到投資,我去年一年收到了幾百份商業(yè)計劃書,長得都很像:A輪做好一個城市,B輪做北上廣深,C輪做15個核心城市,然后就沒有了,很多公司到C輪戛然而止。
因為他不理解,不是所有的商業(yè)模式都要做北上廣深的,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必須全國鋪開15個一線城市去做的,除非你是全國規(guī)模效應。在大部分的行業(yè),要做密度,把密度做起來。密度做得高,效率就容易提升。
比如密度高,物流費用就一定會便宜。我這個車,一車可以配送更多的店,單車的物流配送費用一定會下降。同一個區(qū)域供應商基本就是同一批,聽上去是20億元的生意,其實你是10億元找一個供應商買,另外10億元問另外一個供應商買。
所以戰(zhàn)略的效率提升,首先要判斷我們是做什么樣的規(guī)模效益,戰(zhàn)略的判斷錯誤,戰(zhàn)略效率就會非常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