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茶五題

2017-04-26 20:29:45鄭培凱
書城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盧仝鴨腳雞頭

鄭培凱

一、望茶興嘆

玉川子盧仝(795-835年),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好喝茶,后人經(jīng)常把他與陸羽并稱?,F(xiàn)代人最喜歡引用他的《七碗茶》一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敝灰歉栌嘘P(guān)的物件或地方,總是用各種字體,密密麻麻印著盧仝的詩句。裝茶的茶罐上見得到,送禮的茶盒上見得到,賣茶的廣告上見得到,走進一些裝修古雅的茶室,也時常迎面而來,在墻上寫滿了這一段盧仝詩句。好像盧仝是推廣茶葉的代言人,為了鼓吹喝茶的好處,呼吁人們喝茶,專門寫了這首詩,讓賣茶的、買茶的、喝茶的都感到精神滿足,身心愉快,飄飄似神仙。其實,這是個美麗的誤會,而且大概還介入了現(xiàn)代商業(yè)炒作的伎倆,故意斷章取義,有意制造假象,讓人以為盧仝寫過《七碗茶》這么一首詩。

盧仝從來沒寫過《七碗茶》這樣一首獨立成章的詩。這些詩句是他寫的沒錯,卻來自《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一首長詩當中的段落,不但有前后文,而且看了前后文,你就知道,他說喝茶能通仙靈的感覺,不是所要夸耀的主旨。這首長詩共分三段,第一段寫好友孟諫議送新茶給他,是早春上貢的好茶。皇帝要嘗新,老百姓就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在驚蟄期間就上山去采茶:“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钡诙螌懙氖切虏枵婧煤龋簿褪且话闳似G稱的所謂“七碗茶”。接著就有第三段:“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這才是全詩的主旨,說的是民間疾苦,是蒼生不得安寧,為了皇帝喝新茶,“墮在顛崖受辛苦”。

盧仝寫了一首為民請命的詩,批評皇帝老子只顧喝新茶,不管蒼生性命,是一首諷喻的好詩。怎么到了現(xiàn)代人的手里,就斬頭去尾,斷章取義,完全不顧詩人的原意了呢?這第三段雖然有點隱晦,使用詩家想象的婉轉(zhuǎn)筆法,卻也不會看不懂的。他說喝了七碗茶后,飄飄似神仙,乘風歸蓬萊仙山而去??吹较缮缴系纳裣蔁o憂無慮,統(tǒng)治著生活在人間大地的百姓,自己地位清高,無風無雨,全然不知民間疾苦。盧仝便從送茶的孟諫議想到天下蒼生,不知何時才能安居樂業(yè),不受官府的無情驅(qū)使。

寫官府驅(qū)使百姓冒著嚴寒上山采茶,作為早春貢品,供朝廷清明祭祀及宴請群臣之用,以致民不聊生,是唐宋詩人關(guān)心民瘼的一個主題。唐宣宗時期中進士的李郢,寫過《茶山貢焙歌》,批評官府為了早春采茶而魚肉百姓,詩句更是凌厲,毫不留情:“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焙中清曉朱門開,筐箱漸見新芽來。凌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帖催。朝饑暮匍誰興哀,喧闐競納不盈掬。……茶成拜表貢天子,萬人爭啖春山摧。驛騎鞭聲砉流電,半夜驅(qū)夫誰復(fù)見?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睘榱粟s上清明宴,地方官府把老百姓驅(qū)上山,表面上遍山熱火朝天,士氣昂揚,實際卻是饑寒交迫,苦不堪言?;仡櫶瞥暡璧臍v史,知道喝明前茶背后采茶的辛苦過程,讓人不勝浩嘆。

唐朝一位來到顧渚御茶園監(jiān)督的官員袁高(727-786),寫了首《茶山詩》,把他親身目睹的早春采茶情景描繪得歷歷在目:“黎甿輟農(nóng)桑,采掇實苦辛。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悲嗟遍空山,草木為不春。陰嶺芽未吐,使者牒已頻。心爭造化功,走挺麋鹿均。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眾工何枯槁,俯視彌傷神。”茶民的辛苦,讓他望茶興嘆,也使他彌感傷神,做出了一件值得稱頌的壯舉。他把這首《茶山詩》和監(jiān)制的三千六百串貢茶,一道獻給了皇帝,居然還得到了朝廷的回應(yīng),減輕了貢茶的數(shù)量。

希望朋友們喝明前茶的時候,也想到唐朝有這么三位寫茶詩的正直詩人。

二、煎茶寫詩

蘇東坡喜歡喝茶,寫過大量的茶詩,抒發(fā)飲茶的樂趣,從中可以窺見詩人爽朗適意的性格,以及隨遇而安的心境。經(jīng)常被人引用的一首《汲江煎茶》,是他晚年遭貶流放,在海南儋州寫的:“活水還須活火煎,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做瀉時聲??菽c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边@首詩寫得非常好,寫喝茶的過程,從自己夜里到江邊汲水,煎茶時水乳翻騰,到空腹喝了三碗,結(jié)果睡不著覺,聽到海陬邊城長長短短的更聲。表面上文字順暢,平鋪直敘,其實運用了精妙的詩藝,融入了喝茶的典故,讓懂茶懂詩的人讀起來感到妙趣無窮。妙在哪里呢?我們且聽聽古人的分析。

南宋詩人楊萬里也是個愛茶之人,他認為這首詩整體而言,“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第二句“自臨釣石取深清”寫得精彩至極:“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清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釣石,非尋常之石,四也;東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敝赋龅诙涞木?,也就順理成章點出第一句“活水還須活火煎”的立意,說明了為什么要深夜到江邊去取水。接下的三四兩句,“大瓢貯月……小杓分江”,楊萬里說,“其狀水之清美極矣,‘分江兩字,此尤難下”。

怎么理解楊萬里的評析呢?喝茶講究用水,蘇東坡被貶到海南瘴癘之地,居然雅興不減,自己在春夜去取水,而且要到江邊去取最清澈的江水。取水用的是大瓢,不說“貯水歸春甕”,而說“貯月歸春甕”,描寫月色明媚,映照在水甕之中,好像把月亮貯入甕中,更顯得江水的清澈?;貋砼氩?,用小杓把甕中的水,分到茶瓶里面,寫的不是“小杓分水”,而是“小杓分江”,把春江夜景的意象灌入了茶瓶,遣詞用字瀟灑自如,正好與“大瓢貯月”對仗工整,顯示清夜之中飲茶的詩情畫意,讓楊萬里佩服得五體投地。

對于這首詩的妙處,楊萬里還有更深刻的分析。他說,“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做瀉時聲”,用的是倒裝語法,“尤為詩家妙法,即杜少陵(杜甫)‘紅(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也”。所以,蘇東坡寫烹茶的過程,把煎茶的色彩與聲響都描繪了出來,卻用倒裝語法,扭轉(zhuǎn)原來平鋪直敘的“煎處已翻雪乳腳,瀉時忽做松風聲”,突出“雪乳”(茶湯沫餑的雪白色)與“松風”(水沸如松濤之聲)。一首敘述喝茶的詩,原來如平靜流動的江水,夜色澄靜,萬籟無聲,突然進入了峽谷險灘,每一個字都跳躍起來,奇峰突起,就如東坡的詩句,“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從取水的寧靜到烹茶的躍動,一首詩不但從平面變?yōu)榱Ⅲw,而且陡然跳了起來,的確是“字字皆奇”。

最后的結(jié)尾兩句,楊萬里也有說法:“‘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更翻盧仝公案,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無定,‘長短二字有無窮之味?!边@里講的盧仝公案,指的就是盧仝名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提到的“七碗茶”:“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蘇東坡夜里空腹喝茶,說是喝到第三碗就支持不住了,心底大概想的是自己的文章,遠遠超過盧仝的“文字五千卷”,卻淪落到天涯海角的儋州,夜聽荒城敲響斷斷續(xù)續(xù)的更聲。

蘇東坡還寫過一首《試院煎茶》,其中有這樣的句子:“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睂懠宀璧某绦?,與《汲江煎茶》所述類同,說自己滿腹經(jīng)綸,卻“貧病??囵嚒?,雖然感慨平生事功坎坷,但是能夠喝一碗好茶,一覺睡到日頭高起,也不失為人生一樂。

從蘇東坡喝茶寫詩之中,我們看到了一種豁達人生的境界。

三、關(guān)于白茶

時常有人問我,白茶是怎么回事?安吉白茶是白茶,應(yīng)該沒有問題吧?怎么喝起來的口感及香氣,與同屬白茶的白牡丹如此不同?寧波福泉山近十幾年來種植福泉白茶,挑選早春的上等茶芽,價格達到每斤一萬兩千人民幣,怎么喝起來是清靈的綠茶感覺,完全不同于白茶的翹楚銀針白毫?白茶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兩種不同系統(tǒng)的白茶?

其實中國人講到飲食,時常按自己的意思,隨心所欲去冠名定義,隨意性很大。比如說,喝白酒。不同人所說的白酒,經(jīng)常是完全不同性質(zhì)的白酒。你到中國內(nèi)地飯館吃飯,隨口說要一瓶白酒,幾乎百分之百,給你上來一瓶蒸餾白酒,從紅星二鍋頭、衡水老白干、洋河大曲(已經(jīng)改稱“藍色經(jīng)典”),到瀘州老窖、五糧液、茅臺,甚 至提供金門高粱,酒精度可以達到五六十度。你喝得暈乎乎的,回到酒店倒頭就睡,睡到第二天中午,匆匆忙忙趕飛機回香港。飛機上也提供餐飲,空中小姐問你喝什么,隨口說白酒吧,上來的一定是一杯白葡萄酒,酒精度在十五度左右。同是白酒,可是質(zhì)地卻天差地別。定義的標準似乎也有,不過要看什么場合、什么人說什么話,就好像某些國學大師談中國文化,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一會兒龍戰(zhàn)于野,一會兒有鳳來儀,讓人聽得暈陶陶的,就是搞不清楚他到底說些什么。不過,這大概也算是文化傳統(tǒng),可以列為國家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莊子·齊物論》就說過狙公養(yǎng)猴的寓言,分果子給每只猴子:“朝三而暮四,群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群狙皆悅?!鳖崄淼谷?,隨口換個名目,大家都滿意,甚至趨之若鶩。完全不同質(zhì)地的茶,制作方式不同,口感不同,卻都叫白茶,大概也有這樣的文化背景,馬馬虎虎,好聽就行。

按照現(xiàn)代茶業(yè)的專業(yè)標準定義,白茶是一種輕微發(fā)酵的茶,其基本工藝是經(jīng)過凋萎、曬干或烘干而成。主要產(chǎn)地是福建,飲用的流行區(qū)域是閩廣一帶。因此,銀針白毫、福鼎大白茶、壽眉等,都屬于專業(yè)定義的白茶。從茶業(yè)分類的規(guī)范而言,安吉白茶與福泉白茶,則是典型的綠茶,是不發(fā)酵茶,基本制作工藝與正宗白茶不同,結(jié)合了殺青、炒青、烘焙的技術(shù)而成,算是浙江綠茶的精細制茶工藝產(chǎn)品,是二十一世紀的新產(chǎn)品。

既然是綠茶,為什么安吉白茶非要自稱“白茶”,是在那里魚目混珠嗎?其實,現(xiàn)代高科技干的事,基本上就是文明的人定勝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魚目混珠而勝于珠。君不見,高科技可以做人造鉆石,可以轉(zhuǎn)基因,可以制造比人腦更高明的計算機,為什么不能發(fā)明新白茶?安吉白茶與福泉白茶這種新白茶,口感清靈優(yōu)雅,更勝一般綠茶,也與正宗白茶的醇厚不同。從色調(diào)角度而言,不曾經(jīng)過發(fā)酵程序,色澤清白明亮,更符合白色的定義。白牡丹經(jīng)過輕微發(fā)酵,茶湯偏黃,我的茶湯比你白,怎么不能叫“白茶”?再追索下去,新白茶堅持白茶稱號,還有個隱藏在歷史文化中的秘密,因為九百年前的宋徽宗曾說過,白茶是最高級的茶。既然宋徽宗都這么說,這個品牌非用不可。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過:“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間偶然生出,蓋非人力所可致?!氈圃炀?,運度得宜,則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無與倫也。”主要強調(diào)的是,白茶是大自然中偶爾出現(xiàn)的品種,制作工序精微,晶瑩透徹,最適合宋代點茶需要呈現(xiàn)的白色沫餑,就成了宋代茶飲審美的典范,轉(zhuǎn)為中國茶飲文化最高境界的物質(zhì)基礎(chǔ)。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宋朝人制作白茶的工藝,是滌洗之后的蒸青壓模,再碾末沖泡,擊拂拉花,跟今天的新白茶,除了一個“白”字,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一九七○年代在安吉深山竹林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千年古茶樹,據(jù)說就是宋代的白茶,終于可以上溯到宋徽宗的白茶傳統(tǒng),繼絕興亡。安吉白茶雖然是綠茶,自稱傳承有序,無愧“白茶”之名。

四、雞頭鴨腳

香港有所高中請我去講“茶與中國文化”,我欣然答允,應(yīng)約前往,給學生講了陸羽創(chuàng)制茶道、唐宋流行末茶烹煎、發(fā)展到點茶拉花、日本茶道繼承唐宋茶道等等歷史傳承。同學們聽我說到從五代到宋朝,古人點茶會拂擊拉花,有個福全和尚能在四只茶盞中拉出一首絕句,本領(lǐng)之高,遠超當今的卡布奇諾達人,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都引發(fā)了無限興趣,在臺下交頭接耳,嘰嘰喳喳。我問他們,有沒有看過卡布奇諾達人可以拉花拉出一首詩的?他們哄堂大笑,齊聲回答,沒有。還問,宋朝人喝茶,還有別的花樣嗎?

我說有的,宋朝人喝茶花樣很多,在茶湯里面放各種各樣的佐料,和你們很像,喜歡喝泡沫紅茶、珍珠奶茶,還放什么青蛙蛋那樣。南宋首都臨安(杭州)到處都有茶肆,里面就賣各式“七寶擂茶”,放進各類果蔬與堅果,喝得不亦樂乎。傳為陶穀寫的《清異錄》中,記載五代北宋點茶的花樣,有“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本驮诓铚锓帕死笾Α⑺扇省Ⅷ喣_。明代顧元慶、錢椿年的《茶譜》記載,說宋元以來喝茶加料,經(jīng)常加入松子、柑橙、杏仁、蓮心、木香、梅花、茉莉、薔薇、木樨、牛乳、番桃、荔枝、圓眼、水梨、枇杷、柿餅、膠棗、火桃、楊梅、橙橘之類。他們是反對亂放佐料的,認為破壞了茶湯的真味:“凡飲佳茶,去果方覺清絕,雜之則無辯矣。若必曰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棗仁、菱米、欖仁、栗子、雞頭、銀杏、山藥、筍干、芝麻、莒萵、萵苣、芹菜之類精制,或可用也?!?

同學聽我說到茶湯里面還有雞頭、鴨腳,都感到匪夷所思。我問他們,雞頭、鴨腳是什么?他們就笑,有幾個膽大的,就回應(yīng)說,雞的頭、鴨的腳,不是嗎?我笑著說,chicken head、duck feet? 他們大笑,顯露了青春童稚的開心,有的女生還把頭擁進鄰座的懷里。

其實,雞頭就是雞頭米,也就是芡實。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雞頭,一名雁喙,即今茨子是也。由子形上花似雞冠,故名曰雞頭?!碧菩炷妒汤烧撼亍罚骸吧徸踊ㄟ吇刂癜?,雞頭葉上蕩蘭舟。”《紅樓夢》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jié)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說到襲人打點了東西,讓人給史湘云送去,“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又那一個,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這種雞頭米,亦稱雞頭肉,主要出產(chǎn)在江南太湖周遭,以蘇州葑門南塘一帶為勝,為水八仙的一種。中秋前后上市,在蘇州有“南塘雞頭大塘藕”之美譽。清代沈朝初寫有《憶江南》,就說:“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凝珠十斛,柔香偏愛乳盈甌,細剝小庭幽?!爆F(xiàn)在蘇州人還是鐘愛雞頭肉,一般作為糖水甜品,加上清香撲鼻的桂花,金黃與嫩白相映成趣,滿足馥郁口感之外,看起來也賞心悅目。也經(jīng)常作為清炒素齋的佐料,與鮮藕、嫩菱、荸薺一道下鍋,看似清風朗月,吃起來清爽可口,特別襯出雞頭肉的香糯之感。

雞頭肉的嫩白香糯,也出現(xiàn)在文學描寫艷情方面,成為形容女子乳房的象征。宋代以來的野史逸聞,如劉斧《青瑣高議》,錄有一些楊貴妃宮闈秘聞,其中記楊貴妃出浴就說:“一日,貴妃浴出,對鏡勻面,裙腰褪,微露一乳,帝以手捫弄,指妃乳曰:‘軟溫新剝雞頭肉。祿山在旁對曰:‘滑膩初凝塞上酥。上笑曰:‘信是胡人,只是酥?!焙蟠男≌f戲曲沿襲這個傳聞,變成了典故,動輒就說新剝雞頭肉、酥胸之類,引人想入非非。

至于鴨腳,則是銀杏樹的別名,也指銀杏的果實白果,因為樹葉似鴨掌狀。陸游的詩《十月旦日至近村》:“鴨腳葉黃烏桕丹,草煙小店風雨寒?!绷硪皇住堵犙榭椭貌韫罚骸安火椑跖c梨,猶能烹鴨腳?!痹醯潯掇r(nóng)書》卷九也說:“銀杏之得名,以其實之白。一名鴨腳,取其葉之似?!?/p>

同學們聽我解釋,知道雞頭米及鴨腳都是果實,才大大舒了一口氣。

五、百年烏龍

考察地處建甌的宋代北苑遺址,實在是賞心悅目的體驗,與一般考古遺址調(diào)查的經(jīng)驗很不相同。雖然宋代的御茶園早已消失,但是山川依舊,進入這一片種滿了柑橘的谷地,依稀可以想象昔日的風景,仿佛看到修整得葳蕤茂密的茶樹,垂手肅立,恭恭敬敬等待皇帝派來的茶農(nóng),前來采摘孕育了一冬的芳香馥郁。

當?shù)氐呐笥褞ьI(lǐng)我們走進這一片丘陵環(huán)抱的谷地,說以前村民也種茶的,只是沒人意識到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不知道這是宋代皇家的御茶園,也就沒有悉心打理,隨它野生野長,甚至頹敗成了荒山野嶺,也無人理會。改革開放以后,引進了蘆柑種植,山谷盆地都種上了柑橘樹,倒是頗有效益,出現(xiàn)了滿山柑橘的盛況,秋天收成季節(jié)山谷里黃橙橙一片,很有節(jié)慶的氣息。到了二十幾年前,才因考古資料的發(fā)現(xiàn),確定此地就是盛名卓著的北苑龍焙,由國家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控管起來,不許開發(fā),留待以后進行考古發(fā)掘。柑橘還是可以種的,因為地表種植,不至于破壞文物遺址。這幾年蘆柑不怎么景氣,又知道這里是宋代御茶園的一塊寶地,就在山坡上引種了矮腳烏龍。你們看到遠處山坡上的茶樹,都是近年引進的新種矮腳烏龍,與千年御茶園里種植的茶樹,沒有親屬關(guān)系了。

博物館的小虞說,在北苑與鳳凰山之間,靠近河邊的平地上,還有一大片烏龍老茶樹,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了,有人說是古代御茶的后代,是千年遺珍,真是奇葩呢,我們下午去看看。于是帶我們到鎮(zhèn)上吃了午飯,隨后開車去參觀這片歷史的劫余。

這片百年烏龍茶園的地理環(huán)境十分古怪,處于河邊的平疇上,四望曠然,與北苑御茶園地處深谷之中,云霧繚繞的景況,大不相同。我們把車停在公路旁邊,走進一片平曠的農(nóng)地,遠遠看到一畦畦墨綠的茶樹叢,伸延在農(nóng)田之中。小虞說這片百年烏龍茶園的邊緣,是古代的官道,不遠處還有一座破舊的歇腳亭??梢韵胂?,這片茶園在古代就是一片平平常常的路邊茶園,自然環(huán)境并不清雅深幽,絕不是刻意挑了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而種植的。怎么會成為閩北地區(qū)碩果僅存的百年茶樹群,也真是天意難測,只能說是因緣際會,讓人想到莊子講的無何有之鄉(xiāng)可以種樗樹的故事。《莊子》記載惠子批評莊子,說他的言論大而無當,就像大樗樹那樣,“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途,匠人不顧”?;蛟S就是因為沒有特別出色之處,大家視而不見,家家改種蘆柑的時候,只想到北苑幽谷的種茶寶地,反而忘記了這片平疇上的老茶園,成了“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劫余,保存了北苑的歷史記憶。

我們走近那座有點朽爛的歇腳亭,發(fā)現(xiàn)亭子的墻壁還很結(jié)實,是黏土摻入砂石及碎瓷片夯實的。為了保護亭壁,外面還噴了一層水泥漿。老栗是陶瓷專家,一眼就看到碎瓷片中有德化的豬油白,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幾片明末清初的青花瓷。推想這座亭子也是清代遺物,有點文物價值,就跟小虞說,要設(shè)法保護起來,和百年烏龍茶園連成一條文物線。茶園種的是矮腳烏龍,半個人高的灌木叢,長勢不錯,郁郁蔥蔥的,滿樹開著有點羞澀的茶花,純白的花瓣襯出金黃的花蕊,小巧嬌嫩,像古詩中描寫的清溪小姑,享受著周遭毫無遮擋的陽光照射。

這片百年烏龍茶園屬于村集體所有,包給一位黃先生來開發(fā),也是個傳奇的故事。于是,我們專程到他茶廠去探訪,聽他說說開發(fā)百年烏龍的經(jīng)歷。他說自己是本地人,當過兵,教過書,改革開放之后在家鄉(xiāng)發(fā)展。這片百年茶園本來是華僑投資開發(fā)的,經(jīng)營不善,轉(zhuǎn)給他來打理,倒是很花了點力氣,總算轉(zhuǎn)虧為盈。后來請了臺灣茶葉專家來考察,發(fā)現(xiàn)臺灣的“清心烏龍”與“凍頂烏龍”都是從這里移植去的。現(xiàn)在利用歷史文化的底蘊,打出“百年烏龍”的品牌,前景無限美好。黃先生幽默健談,請我們喝他烘焙的百年烏龍,口感溫潤,韻味滋長,的確不負“百年”的稱號。

離開茶廠時,我發(fā)現(xiàn)門口立著一塊巨石,上書金漆的“北苑禦茶”。我跟小虞說,這個“禦”字錯了,要改成“御茶”的“御”字。

猜你喜歡
盧仝鴨腳雞頭
韓愈與盧仝
名作欣賞(2025年2期)2025-02-11 00:00:00
醉花陰·品茶
雞頭穩(wěn)定器
雞頭穩(wěn)定器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遼河(2020年4期)2020-04-23 09:34:56
鴨腳茶扦插繁殖試驗初報
綠色科技(2019年3期)2019-03-21 05:11:12
風里的“鴨腳”銀杏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44
唐宋時期安化峽、安化縣及安化鎮(zhèn)位置考辨——兼談秦漢時期的雞頭道
西夏研究(2017年4期)2017-08-17 08:53:12
橫山鴨腳包游走于唇齒之間的歲月陳香
珠海(2016年11期)2016-12-10 02:09:18
九月
茶博覽(2016年8期)2016-10-20 02:51:57
枞阳县| 武功县| 于都县| 自贡市| 太康县| 砀山县| 霍林郭勒市| 沂南县| 和龙市| 收藏| 原阳县| 平利县| 屏东县| 盐城市| 吴川市| 香格里拉县| 乡宁县| 喀喇沁旗| 万盛区| 白银市| 广宗县| 望江县| 新沂市| 宝丰县| 泗洪县| 宽城| 济源市| 肥东县| 舟曲县| 徐汇区| 泸定县| 平山县| 龙南县| 南木林县| 泊头市| 嘉祥县| 弥渡县| 泽库县| 定西市| 台南市|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