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黃河在這里拐了個大彎,內(nèi)外長城在這里交匯。轉(zhuǎn)過河灣峽谷,黃河水再無阻礙,從內(nèi)蒙古滾滾奔流入晉。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老牛灣獨特的雄奇景觀——“黃河映長城”和“高峽出平湖”。
老牛灣村因河灣得名,坐落在黃河岸邊的石崖之上。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至今保持著居住窯洞、依河為生的古老生活方式。老牛灣有長城,有大河,有古堡,有烽火臺,還有數(shù)不清的古渡往事。
老牛灣雖小,但曾經(jīng)的貨物吞吐量卻很大。據(jù)82歲的老船工李二小老人回憶,繁盛時期,老牛灣渡口碼頭船桅林立,每天要泊靠三四十只大船。貨物卸下再走陸路。沿喇嘛灣至老牛灣一線,灣多浪急,暗礁明礁布滿河道。一條龍壕既是一條黃金水道,更是一條危險水道,船漢們無不聞之色變。往往是,吃水深的大噸位船只入晉,須雇喇嘛灣的船家護航,喇嘛灣的船家將船送到老牛灣,再換上老牛灣的老艄掌棹下行。那時,老艄5月離家遠行,直到八九月份才能歸家。逆流時,只能靠人力用麻繩拉船前行。
歲月流轉(zhuǎn),老艄們撐船的景象已成過去,但老牛灣人的生活依然質(zhì)樸淳厚。因為世代依靠黃河生活,他們習慣稱自己為河畔人。依水而居,靠水吃水。
老牛灣村是攝影家們公認的拍攝老牛灣全景的最佳位置,形似牛頭的山坡坐落在河灣內(nèi)側(cè),在這里可以看到一個著名的自然景觀——牛鼻孔。山崖的側(cè)面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山洞,透過山洞可以看到絕壁之下的黃河水灣,風光壯麗、秀美。
在老牛灣村里散步,各種石頭建筑根據(jù)地勢而建,石窯石屋比肩而居,石墻石院隨形而就;石碾石磨、石杵石臼隨處可見;石人石馬、石倉石柜觸手可得;窯前石檐低垂,墻后石碑仄立;炕頭有石獅,院內(nèi)置石鎖。如果運氣好,還能見到人們用傳統(tǒng)方法開石頭、打窯洞。整個老牛灣村簡直就是一個石頭民俗博物館。老牛灣村的村民也和這里古老的石頭窯洞一樣,保留著質(zhì)樸的民風和民情。走過老牛灣,會深深地被它的壯美打動,感受到古樸與蒼涼的魅力。
小貼士
怎么走:從呼和浩特出發(fā)上城大高速公路轉(zhuǎn)沿黃公路,共行約140公里即到
玩什么:快艇、吊索橋、登山
吃什么:黃河魚、石磨豆腐、手工饅頭、當?shù)貭Z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