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兒
謊言中的世界
“大李老師,你快來,我有話要對你說?!卑投挂淮笤缇蜏惖轿疑磉叄衩刭赓獾?,像是要和我分享一個小秘密。
“怎么了,巴豆?”
“我告訴你哦,我爸爸昨天晚上把我們家的糖都偷吃光了!結果他被媽媽打了一頓,離家出走了,到今天早上都沒回來呢!”
我觀察巴豆的神色,一眼就判斷出這個孩子在撒謊。巴豆4歲半了,經(jīng)常捏造無中生有的謊言來吸引身邊人的注意。這一次,我決定不動聲色地拆穿他的謊言。
“噢,是嗎,那我們趕緊給他打個電話吧!”
“啊,大李老師,不要打,我爸爸手機關機打不通了!”巴豆馬上變得緊張起來。
“那我們打給你媽媽吧!我覺得你媽媽這樣對爸爸不好,我得好好跟她講道理!”
“大李老師,我媽媽上班了,你找不到她的!”巴豆已經(jīng)有些慌了。
“沒關系,老師這兒有電話,老師好好說說她,爸爸說不定就回來了!”
“那好吧!”巴豆踟躕著,聲音越來越小,硬著頭皮跟在我身后。
“喂,是巴豆媽媽嗎?我是大李老師!”電話撥通了,我開了免提,假裝很生氣地找巴豆媽媽理論。
“大李老師,你好,有什么事嗎?”
“我和巴豆想跟你討論一件事,巴豆你先說!”
“啊,媽媽……媽媽……那個,你下班早點兒來接我!”巴豆有些支支吾吾,不敢對媽媽說實話。
既然巴豆不肯說,那我替他說:“巴豆說昨晚爸爸離家出走了,今早還沒回來,是這樣嗎?”
“啊,爸爸昨晚一直都在家啊,今早吃完早餐就去上班了!”
“是嗎?巴豆說爸爸昨晚把糖偷吃光了,被你打了一頓,你怎么能這樣對爸爸呢?”
“不是,大李老師,爸爸不喜歡吃糖,我們也從來不打架?。 ?/p>
“巴豆,媽媽說的是這樣嗎?”我轉(zhuǎn)而問巴豆。
“我……我什么都沒說,我就是開玩笑逗逗大李老師!”眼見謊言被拆穿,巴豆一溜煙跑了。
“大李老師,巴豆這回太不像話了,開這么大的玩笑!等他回家,我讓他爸爸好好教訓他?!?/p>
“我覺得不要教訓他,而是幫助他改掉這個毛病。所以巴豆媽媽,我希望你明天能來園里一趟,我們好好談談!”
面對孩子的謊言,父母需要有自己的判斷,用委婉的語言及事實來拆穿,點到為止,這樣做能有效地達到目的并且保護孩子的心靈。
孤獨的小王子
第二天早上,巴豆媽媽剛到園里,第一句話就是向我道歉:“大李老師,這次真是給你添麻煩了,沒想到巴豆這次玩笑開得這么大,他太過分了!”
“你的意思是巴豆經(jīng)常撒謊?”
“嗯,至少有半年了,巴豆從4歲開始經(jīng)常捏造一些不存在的事物跟我們說,還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
“哦,他都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麻煩,說說看?!?/p>
“比如說,他曾經(jīng)對一個小朋友說,你要是和我一起玩,我明天就給你一架飛機。結果第二天那個小朋友沒拿到飛機,就找上門來向我告狀,說巴豆說話不算話,騙人。我只好讓他爸爸去買了一架玩具飛機送給那個小朋友,為此他爸爸生氣得不得了,那天晚上就打了他?!?/p>
“知道巴豆在撒謊,你是怎么教育他的呢?”
“他每次撒謊,他爸爸都會特別嚴厲地告訴他,撒謊不是好孩子;而我平時的注意力都在我家老二身上,管教老大的事就交給了他爸爸。其實孩子這樣,我們也心煩,就希望他早點兒長大,懂事一點兒!”
“用物質(zhì)來獲取友誼,看來巴豆很孤獨啊,他并不知道怎么去維系友誼。父母把時間和注意力都放到了弟弟身上,在孩子心中,僅有在他撒謊的時候,你們才會關注他,他才會感覺到你們心中還在意他?!?/p>
“大李老師,你是說這孩子是故意撒謊,引起我們關注?”巴豆媽媽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一下子有些難以接受。
“4歲左右的孩子正處于探索他人心智的關鍵期,用語言來試探他人的反應,以此來形成自己的判斷體系。而你們過早地喚醒了他撒謊的意識,讓孩子有意地將撒謊變成了一種試探性游戲,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與他人是否一致,他人是否能覺察語言的真實性。而你們作為父母,將孩子的行為定義為撒謊,甚至去擴大這件事的影響時,孩子反而真的朝我們所認為的壞的方向發(fā)展了。嚴厲的管教讓孩子害怕被責罵,反而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謊話的另一面
回家路上,巴豆媽媽一直在想著和我的談話,表情有些嚴肅。知道闖了大禍的巴豆心里惴惴不安,安靜地跟在媽媽身后,擔心會受到責罵。
過了一會兒,巴豆媽媽似乎想通了,蹲下身對巴豆說:“巴豆,媽媽和大李老師都知道你講了一個特別棒的故事。你能跟媽媽講講,你是怎么想到這個故事的嗎?”
巴豆先是跟媽媽認了錯:“媽媽,我錯了,你別生氣,你會不會不喜歡我了?”
聽到孩子這么說,巴豆媽媽心里一酸,她平時對巴豆的關注和愛真的太少了,孩子心里竟然會這么想。巴豆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巴豆,媽媽沒有生氣,大李老師和媽媽并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因為我們都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大李老師和媽媽都完全相信你,因為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都會毫無保留地相信你,但是你不能對他們?nèi)鲋e,因為這會讓他們很難過的?!?/p>
巴豆媽媽看巴豆在認真聽她說話,又強調(diào)了一次:“巴豆,爸爸媽媽很愛你,很多人都愛你,所以我們約定,以后不可以再說一些不存在的故事讓大家傷心,好嗎?”
巴豆顯然對爸爸媽媽更愛弟弟的事耿耿于懷:“媽媽,你真的愛我嗎?你們是不是更愛弟弟?”
巴豆媽媽的眼淚差點兒掉了下來,她把巴豆抱在懷里,說:“當然,我和爸爸外公外婆都很愛你,弟弟還太小,需要照顧,當你還是弟弟這樣的小寶寶時,我們也是這樣照顧你的。媽媽努力想把你們倆都照顧好,可是媽媽只有一個人,分不開兩半,所以媽媽抱歉沒有把你照顧好!爸爸也想多些時間陪你,可是你撒謊的行為讓爸爸很傷心,所以爸爸才會很嚴厲地教育你。你以后跟爸爸媽媽說你真實的想法,可以嗎?”
巴豆的小手摸著媽媽的頭發(fā),有些不自信地說:“媽媽,我不會撒謊了,你們以后多陪陪我好嗎?我不想再一個人玩兒,我想要爸爸媽媽都陪我玩兒!”
巴豆媽媽心疼至極,眼淚“吧嗒”“吧嗒”掉了下來。她愧疚又自責地說:“巴豆,你放心,爸爸媽媽會陪你玩兒的,等弟弟長大了也會和你一起玩兒?!?/p>
“媽媽!”巴豆抱緊了媽媽,媽媽說的每一句話,他都認真地記在了心里。
現(xiàn)實比謊言更有力量
接下來的一個月,巴豆媽媽和爸爸去哪兒都帶著巴豆,巴豆的心漸漸打開,但是改變一個壞習慣確實需要時間和過程。
巴豆在家里仍然每天天馬行空,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試探爸爸媽媽,可是爸爸媽媽并沒有出現(xiàn)他意料中的反應,而是輕描淡寫地將他的話帶了過去。
比如,巴豆有天跟媽媽說:“媽媽,剛才弟弟把我的手咬了?!?/p>
媽媽知道他又在撒謊,并沒有批評他,而是順著他的話說:“咬哪兒了,讓我看看。”
巴豆急忙擺手說:“已經(jīng)沒事了!”
“剛才弟弟一直在含奶嘴,他是怎么咬到你的?”
“我開玩笑的?!?/p>
“玩笑是要讓大家開心的,但你說的話不能讓人開心,并不是玩笑話,所以請不要再這樣了!”
“我知道了!”
還有一次,巴豆編故事說:“媽媽,剛才太空飛船在我們屋頂上轉(zhuǎn)了一圈?!?/p>
“噢,知道了,你繼續(xù)去玩兒吧!”
“媽媽,昨天小小說送我一輛坦克?!?/p>
“好的,我知道了,明天帶回來看看吧!”
“媽媽,小琴昨天咬老師了!”
“那我們一起去給老師送蘆薈膠吧!”
“媽媽,昨天蕩秋千時,鞋子被鳥叼走了!”
“你需要把鞋子找回來!”
……
巴豆每次撒謊時,媽媽都表達了她希望巴豆改掉撒謊毛病的愿望:“巴豆,你不可以這樣,這樣我們會難過的,我更希望你說你看到的現(xiàn)實?!?/p>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巴豆見媽媽沒有強烈的反應,而是用巧妙的方式拆穿,讓自己的謊言進行不下去,慢慢地也打消了撒謊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