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福鑫,彭燕群,翁錫全
乒乓球?qū)夏耆讼轮×挽o態(tài)平衡的影響
贠福鑫1,彭燕群2,翁錫全2
目的探討乒乓球鍛煉對老年人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的影響。方法以廣州市61~70歲社區(qū)居民22人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進行乒乓球鍛煉12周,每周4次。結(jié)果12周乒乓球鍛煉后,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顯著性縮短(P<0.01),鍛煉前、后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有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的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和單位面積軌跡長的改善有顯著效果。與實驗前相比,實驗組在鍛煉后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單位面積軌跡長和X軸偏移顯著減?。≒<0.01)。結(jié)論12周乒乓球鍛煉能增強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老年人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對預防跌倒有一定的作用。
乒乓球;老年人;下肢肌力;靜態(tài)平衡
乒乓球運動在我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被譽為“國球”。以往文獻[1-3]顯示,乒乓球運動可發(fā)展機體的協(xié)調(diào)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靈活性、心血管的功能和眼睛的反應力等幾個方面,而對改善老年人的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方面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乒乓球鍛煉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為乒乓球作為一種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鍛煉方法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在廣州市天河區(qū)社區(qū)隨機選取22名無乒乓球鍛煉經(jīng)歷、年齡61~70歲的健康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男、7女)和實驗組(3男、9女)。要求受試者心肺功能正常,無肢體殘疾以及傳染性、嚴重心腦血管、骨關(guān)節(jié)、足部疾病和前庭功能障礙等,在過去的6個月中沒有跌倒史且自愿參與乒乓球鍛煉。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受試者基本情況
1.2 運動方案
實驗組進行1-2周的乒乓球技術(shù)學習(不記入實驗時間)。學習內(nèi)容有正手平擊發(fā)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擋球、單步、幅度較小的并步、左推右攻(兩落點分別在2/5臺和4/5臺之間,落點增加時不可再擊球)。正式實驗12周,每周練習4次,每次60 min,練習時心率保持80~120次/min,需保證心率在靶心率的持續(xù)時間為15 min左右。對照組不參加任何體育運動及乒乓球鍛煉,生活規(guī)律保持正常。
表2 實驗組12周期間每階段的訓練計劃
1.3 測試指標與方法
1)下肢力量評價:根據(jù)侯曼[4]等人介紹的方法進行測試、評價。2)靜態(tài)平衡能力指標測試:采用安徽埃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AL-600的步態(tài)與平衡功能訓練評估系統(tǒng)進行測試,選擇指標包括雙足睜眼站立狀態(tài)下的本體感覺參數(shù)(軌跡形狀、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單位面積軌跡長、單位時間軌跡長)、前庭系統(tǒng)參數(shù)(X軸平均中心偏倚、Y軸平均中心偏倚)。
1.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獲得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
2.1 受試者下肢肌力的變化
實驗前,兩組受試者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實驗前相比,12周末,實驗組的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且鍛煉后,實驗組的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非常顯著性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12周的乒乓球鍛煉改善了實驗組受試者的下肢肌力(詳見表3)。
表3 12周實驗前后受試者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變化比
2.2 受試者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變化
由表4可知,實驗前,兩組受試者靜態(tài)平衡能力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jīng)過12周的乒乓球鍛煉后,兩組相比,實驗組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指標總體上小于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的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和單位面積軌跡長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在實驗前、后靜態(tài)平衡能力指標沒有顯著性變化,但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和單位時間軌跡長有升高。實驗組在鍛煉后靜態(tài)平衡能力指標均小于實驗前,其中,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單位面積軌跡長和X軸偏移指標要顯著低于實驗前(P<0.05)。由此可見,12周乒乓球鍛煉對改善老年人靜態(tài)平衡能力具有顯著效果。
平衡能力是人體的一項重要生理機能,對于維持身體姿勢穩(wěn)定、控制重心以及進行各種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表明,平衡能力下降與中老年人的跌倒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5]。也有研究指出,人體平衡能力強弱的分水嶺在60歲左右,60歲以前恒定且較強,60歲以后每十年下降16%,甚至更多[6]。研究表明[7],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平衡能力減弱與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肌力降低有關(guān),從而增加老年人摔倒的風險。人體從40歲起每十年肌肉平均會流失5%,到65歲后流失速度會加快[8]。特別是人過50歲后,肌肉力量每十年就會下降12%~15%,其中下肢肌力的退化最為顯著[9,10]。此外,有研究指出,運動干預可顯著增加受試者下肢肌力[11]。因此,加強老年人下肢肌力的練習,對于保持身體姿勢穩(wěn)定和降低跌倒風險具有積極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以健身項目作為干預手段,并且證明了長期規(guī)律的太極拳[12]、廣場舞[13]、秧歌[14]和健美操[15]等有助于延緩甚至改善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下降,并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也有研究顯示,乒乓球訓練可以提高優(yōu)秀運動員的平衡能力[16],因此,本研究嘗試進行乒乓球鍛煉以觀察其對老年人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響。
表4 12周實驗前后受試者靜態(tài)平衡能力變化比較
本研究通過“座椅站立”,即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長短,來反映受試者下肢力量的強弱,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越長,表明下肢力量越差,相反則越好。對照組實驗前、后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實驗組實驗前、后的坐下-站立6次所用時間,出現(xiàn)非常顯著性下降(P<0.01),且與對照組相應值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乒乓球運動可以改善鍛煉者的下肢肌肉力量。這從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可以說明,乒乓球運動時鍛煉者下肢承載著自身的體重負荷,且練習者始終處于不停的來回移動中。有研究指出,一場激烈的乒乓球比賽,運動員揮拍可達一千次以上,腳步移動距離達1000~3000米。股四頭肌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處于收縮狀態(tài),增進了下肢肌肉的功能,提高了膝關(guān)節(jié)的穩(wěn)定性。因此下肢肌力是影響老年人群下肢運動及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標[17]。
劉善云等[18]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利用自身體重負荷或平衡墊等器械設計多種動作練習,結(jié)果顯示對加強核心肌力和下肢肌力以及保持身體姿勢穩(wěn)定等具有積極作用,并且指出這種訓練通過募集更多運動單位和深層的小肌群加強下肢肌群和核心區(qū)肌群參與收縮起作用。本研究也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利用自身體重為負荷通過小范圍、高頻次、不規(guī)律的移動為主要練習方式,通過測試雙足睜眼狀態(tài)下的本體感覺參數(shù)、前庭系統(tǒng)參數(shù)來評價受試者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對應參數(shù)指標越小反映該系統(tǒng)功能越好,反之則越差。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經(jīng)過12周的乒乓球鍛煉,實驗組本體感覺參數(shù)中的總軌跡長、外周面積和單位面積軌跡長,顯著性減?。≒<0.05),同時,實驗組實驗前、后本體感覺參數(shù)相比也有顯著性差異(P<0.05)。關(guān)于運動改善平衡能力的作用,近年來陸續(xù)有相關(guān)報道。乒乓球運動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技術(shù)特點、年齡大小等來調(diào)整運動量的大小,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鍛煉,且都對下肢肌肉力量要求較高。此外,乒乓球運動具有球小、速度快、旋轉(zhuǎn)變化多、技巧性強、趣味性高的特點。進行乒乓球練習時,乒乓球始終處于運動、變化中,練習者需要兩眼緊盯住乒乓球,身體其他部位根據(jù)乒乓球的方向、旋轉(zhuǎn)、落點等進行判斷,腳步迅速移動、調(diào)整板型等然后回擊。通過長期、反復的練習使老年人對各環(huán)節(jié)的空間位置及肌緊張狀態(tài)信息更加敏感,從而提高了老年人的本體感覺能力。因此,本研究認為12周乒乓球鍛煉提高受試者的本體感覺能力,特別是X軸偏移減少與乒乓球左推右攻練習有關(guān)。乒乓球左推右攻技術(shù)要求練習者在左右方向上快速移動,并且將身體重心在左右腳之間來回轉(zhuǎn)換,提高了X軸重心偏移指標,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庭系統(tǒng)的功能,從而改善了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參加乒乓球鍛煉有很多益處,如長期系統(tǒng)的乒乓球練習可以有效地改善睫狀肌的功能,對保護和改善視力都有積極作用[19]。因此,老年人可以選擇乒乓球作為終身的體育鍛煉項目。
12周的乒乓球鍛煉可以增強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并且通過提高老年人本體感覺功能,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因此,乒乓球鍛煉可以作為一種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健身項目。
[1]張龍斐.乒乓球運動對老年人健康影響的研究綜述[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19).
[2]田福軍,杜桂丹.乒乓球運動對老年人體質(zhì)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6).
[3]郭飆.乒乓球運動與老年人生命質(zhì)量的關(guān)系[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6(2).
[4]侯曼,侯佳,王漢玉.60—89歲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測試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6).
[5]張建國,譚明義,毛文慧.中老年人靜止站立時平衡機能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5).
[6]Lord S R,Ward J A,Williams P,et al.The effects of a community exercise program on fracture risk factors in older women[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1996(5).
[7]Cho S I,An D H.Effects of a fall prevention exercise program on 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of the old-old elderly[J].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4(11).
[8]陶堅.抗阻力練習對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8).
[9]徐海鷹.體育鍛煉對改善中老年體質(zhì)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2).
[10]王曼,季葦,袁圣敏,等.我國傳統(tǒng)健身項目對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改善——以平衡功能為切入點[J].當代體育科技,2015(17).
[11]TielandM,DirksML,vanderZwaluwN,etal.Protein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s muscle mass gain during prolonged resistance-typeexercisetraininginfrailelderlypeople: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2(8).
[12]肖春梅,王彤,姜桂萍.太極拳運動對老年平衡能力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
[13]陳玨君,鄭瀾,文登臺,等.廣場舞在中老年人健身中的作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
[14]閆楓.東北大秧歌對老年人體質(zhì)狀況影響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4).
[15]江艷平.健美操對老年人身體成分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4).
[16]秦辰,李穎.優(yōu)秀乒乓球運動員平衡能力訓練的實效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10).
[17]Pisciottano M V C,Pinto S S,Szejnfeld V 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n mass,muscle strength and physical ability in independent healthy elderly women from the community[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health&aging,2014(5).
[18]劉善云,陳東燁,連志強,等.核心力量練習對男性老年人下肢肌力,平衡能力與跌倒風險的干預效果[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5(12).
[19]宋紹興,王鳳陽,李穎.乒乓球運動對青少兒視力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11).
Effect of Table Tennis on Muscle Strength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Static Balance of the Elderly
YUN Fuxin1,PENG Yanqun2,WENG Xiquan2
ObjectiveDetermined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lower extrem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s.MethodsThis paper took 22 Guangzhou community citizens aged from 61 to 70 as research objec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carried on 12 weeks table tennis exercise,4 times a week.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ime of sit~stand 6 time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P<0.01)after 12 weeks;The time of sit~stand 6 time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P<0.01)pretestposttest.The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indices reflecting the balance function,which include the total path length,peripheral area and unit area(P<0.05).The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indices reflecting the balance function,which include the total path length,peripheral area,unit area and X axis offset.ConclusionTwelveweek table tennis exercise not only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lower limbs,but also improve the body static balance and decrease the risk of fall.
Table tennis;the elderly;muscle strength of lower extremities;static balance ability
G804.49
A
1003-983X(2017)03-0233-03
2017-01-03
廣東省體育局2016~2017年科研項目(GDSS2016104)
贠福鑫(1990-),男,河南安陽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1.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廣東廣州510500;2.廣州體育學院運動生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510500
1.Graduate Dep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dong, China 510500;2.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dong, China 5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