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殷棕
一只蜘蛛在一谷倉里織了一張網(wǎng),她一直保持這張網(wǎng)干凈明亮,好讓飛蟲靠近,一旦有飛蟲粘上,她會立即把飛蟲處理掉,這樣其它飛蟲才不至產(chǎn)生懷疑。
有一天,一只相當(dāng)聰明的蒼蠅飛近了蜘蛛網(wǎng),蜘蛛打招呼:“蒼蠅先生,請進來坐坐。”“不了,親愛的夫人,我沒有看見你們家有其它蒼蠅,我不會獨個兒進來的。”
蒼蠅話音剛落,就見到一群蒼蠅在地板上的一張棕色紙上跳舞,看上去非常地歡快,既然有這么多的蒼蠅在那兒,就沒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它就飛進去了。
還沒有落地,就聽到一只蜜蜂飛來,說:“不要落下去,笨蛋,那是捕蠅紙!”可是蒼蠅卻喊道:“你也太蠢了,那些蒼蠅在跳舞,一大群呢!這么多蒼蠅怎么可能都弄錯?!碑?dāng)然,你猜到發(fā)生了什么了,這只蒼蠅被粘住了。
人類也好不到哪兒去,人們從眾更甚,最終也都以悲慘而結(jié)束。
(北方摘自作者的新浪博客)
●素材立意點睛:從眾是我們身邊的常見現(xiàn)象,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都諷刺過這種現(xiàn)象,然而這并不能阻止它的繼續(xù)。從眾的原因在于從不懷疑,在于不獨立思考。蒼蠅可以躲過蜘蛛的一劫,在于他沒看到同類,而一旦看到同類,他的所有理性與思考全都拋之腦后,即便有別人的提醒,也不會去在意。這里面雖然有真相與假相的問題,但本質(zhì)上還是源于從眾心理。在寫作時,我們既可以聯(lián)系歷史現(xiàn)象(比如魯迅雜文中對于國人的看客心理的描繪),也可以運用當(dāng)下熱點(比如山東今年的高考狀元執(zhí)意選擇冷門專業(yè)),還可以引入相同的小故事,從而得出“獨立”“理性”“思考”“善于傾聽”等主題。
◎運用方向指南:拒絕從眾;我的人生我做主;傾聽;學(xué)會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