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洪穎
【摘要】新課改中對于有效教學有著較高的要求,在不同的學科之中都相當重視改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就如何提高小學教學有效性進行了探討,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實踐,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教學如何做到有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堅持性也較差.但是如果他們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樣的嗎?”學生回答:“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著回答:“不行,沒法騎.”我就緊接著追問:“為什么圓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議論.這一系列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之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找結論的思維之弦繃得很緊,而且這樣找到的結論理解、記憶得也很牢固.
二、有效教學應精心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shù)學課堂有了新的變化,教師都樂于去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教學,這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
如,教學“小數(shù)乘除法”復習課時,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張奶奶想買3千克青菜,有兩個賣青菜的小販,他們賣的菜的質量(好壞)差不多,A小販說:“5元錢3斤.”B小販說:“每斤1.8元.”張奶奶應該到哪個小販處買比較便宜?為什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有些學生說:“用乘法解答1.8×3=5.4(元),因為5.4元>5元,所以到A小販處買比較便宜.”有些學生說:“用除法解答5÷3≈1.67(元),因為1.67元<1.8元,所以到A小販處買比較便宜.”有的學生補充說:“老師,我認為只要保留一位小數(shù)即可以了,因為除了銀行在找零時計量到分,菜市場上買菜只保留到角.”還有學生說:“用5÷1.8≈2.78(千克),因為278千克<3千克,所以到A小販處買比較便宜.”
在這一個過程中,學生很自覺地回憶、運用所學的小數(shù)乘除法以及取商的近似值的有關知識,并且能夠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同時,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解決生活中相關問題的過程中.
三、有效教學應開展有價值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精細地設計、指導、組織,才有可能實現(xiàn)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積極的參與、高密度的交往,才能使合作交流真正內化為學生自覺的主動的行為方式.
例如,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教師可這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掌握學習方法.(1)舊知聯(lián)系:讓學生回顧分數(shù)的意義、除法的意義,為學習新知做鋪墊;(2)抽象聯(lián)系:啟發(fā)學生找出分數(shù)與除法的聯(lián)系,概括出比的意義;(3)歸納學法: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并歸納出學習的步驟(第一,找到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lián)系;第二,找到相同點總結新知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應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主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因此,數(shù)學課堂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場所,另一方面,它是一個小型的共同體,它應成為共同成員之間交流數(shù)學思想的場所.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教師應該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針對數(shù)學問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他們敢想、敢說、敢問,學會比較,學會分析,善于創(chuàng)新.
四、有效教學應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
有效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首先,評價的原則應該是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價值的評價.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應的評價.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含創(chuàng)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火花才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其次,教師應錘煉課堂教學的評價語言.(1)準確不能模糊.教學中準確的語言能給學生以提醒和糾正,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2)生動還要豐富.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能使學生如沐春雨,促進思維發(fā)展.(3)嚴謹不失幽默.幽默可以打破課堂內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4)獨特不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評價的對象是天真爛漫的學生,評價的語言也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果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
總之,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同時學習到知識,發(fā)展能力,獲得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