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明
兒時,父親總不在家,母親成了我孩童時代唯一的依靠。
那時候,家庭拮據,母親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庭,生活的艱辛讓她清純的容顏刻上了很多滄桑的痕跡。少不更事的我,在那個時候,并不明白母親背后的辛酸。十二歲那年,母親將我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出工作,那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念想的黑暗歲月。習慣了一座房子有兩個人的存在的我,自母親離開之后,總是害怕面對黑夜。每當暮色降臨,我總是將家里的窗戶關得嚴嚴實實,然后用被子蒙上自己的頭,在被窩里將身體蜷縮成一團,房屋內外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讓我忐忑不安。
那歲月,我最怕夏天。夏天很熱,外面的空氣被窗戶阻隔得很嚴實,清涼的風根本沒有罅隙滲透進來,悶熱的被子捂得我喘不過氣,可是我總是不敢掀開被子。每一個黑夜,我都奢求黎明快些來臨,可是,黑夜總是漫漫長長,苦苦的祈求在每一個孤獨的黑暗里,漸漸被歲月磨成久久的失望。夜,讓我無以為繼,于是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在每一個破碎的夢里游離在母親的懷抱,一覺醒來,往往熱淚盈眶。淚水里夾雜著思念和憤恨兩種平衡不定的情感。
也就是母親拋棄我那年,我變得有些叛逆,以前被老師稱道的好孩子漸漸演變?yōu)榱盂E斑斑的壞同學。爺爺奶奶那個時候雖然在生活上沒有虧待過我,但是卻在情感上彌補不了母親離開我時帶給我的心靈創(chuàng)傷。我找不到可以依托的精神世界,開始尋求一種自我放縱的方式來緩解這種壓抑。母親不在家,家對于年少的我完全沒有了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個周末放假我都懼怕回到那個本不是我向往的家的家,害怕一個人守著一個偌大的空房間,擔心悶熱把我窒息在床上。因此,我總尋求和不回家的孩子廝混,和他們在一起迷茫的時光里,雖然干了一些那個年齡不該干的瑣事,但至少我不用去解救黑夜的來臨,也就無需盼望黎明的升起。
爺爺奶奶那時對于我,只是在履行一種責任,從來不關心我的其他行為方式存在的好壞。這與我的母親對我的教育形成一種巨大的落差,久而久之使我越來越反感那個家?guī)Ыo我的莫名“關懷”。依稀記得小時母親一回到家總會燒一手可口的飯菜??勺詮哪赣H走了以后,菜的味道讓我越來越不習慣。記得有一次,我犯了錯誤,坐在家里的桌子上吃飯,奶奶指桑罵槐地說:“不知道是誰下了這么個東西”,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落了下來,不熟悉的味道也就更難以下咽,我轉身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號啕大哭,我用雙手捶打冰冷冷的墻壁,當時我清楚地記得完全沒有疼痛的感覺,我的恨開始從那個時候深深根植。
因為父親事業(yè)的失敗,他作為大家庭長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父親因此就常年不在家,父親對于我的記憶很零碎,爺爺奶奶對我和我哥也沒有像對其他弟弟妹妹那樣憐愛,親人們大多也對我和大哥不太感冒。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爸爸媽媽因家庭經濟原因并沒有回家慶年,在外讀高中的哥哥回家看望我。有一天,親人們帶著他們的孩子都來給爺爺奶奶拜年,那個時候的年節(jié)都有一個習俗,孩子們喜歡玩紙牌,哄點大人們發(fā)給別人的壓歲錢。我也免不了被表弟拉上賭桌。鑒于那個年齡段長輩們是不許我們學習這種壞習氣,所以,我們的賭博場地只能是在隱藏的地方進行。不幸的是,再隱蔽的場所總會被這些以教育者自居的長輩們發(fā)現,于是,我這個沒有父母的孩子便理所當然地在新年大節(jié)之時被綁上批判的刑場。我深深記得,那個夜里,表弟的父親在所有親人面前批評我為長不遵……
我的叛逆漸漸讓母親有了很多擔心。母親考慮到我的升學渺茫,辭去了工作回到了家里對我親自管教。那個時候我的心里多了一層慰藉,可是幾年形成的逆向生長卻難以在一時之間被糾正過來,母親為我承受了很多街坊鄰居的冷眼嘲笑。在那個窘迫的歲月,孩子成了大家互相攀比的對象,可惜的是,我們兄弟倆在當時差點毀了母親一直賴以驕傲的寄托。
在我印象中,母親無論遭遇多少家庭變故,無論承受多少謾罵責備,她都沒有流過一滴眼淚??杀上驳氖牵谒迨甑纳闹?,卻為我和哥一人掉了一次眼淚。為我哥,是在得知大哥高考不理想的時候。為我則是在我讀初中不守規(guī)矩的時候,因為偷拿爺爺三百塊錢,母親將我的褲子脫下,用藤條打得我三天未曾敢坐下,將我的兩只耳朵一只手向上拉,一只手向下扯,當時只感覺我的兩只耳朵快要和我的頭各奔東西。在我印象中被母親不知打了多少次,但是這次卻是印象最為深刻。倒不是因為疼痛,母親每次打我,疼痛其實都大同小異。是因為這次母親哭了,她沒有在我的面前落淚,而是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我后來是從父親的嘴里才得知的。那個時候我感覺到了母親的脆弱,也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傷害了母親。
哥哥大學畢業(yè)后,事業(yè)也漸漸順風順水,前途一片光明。母親才開始漸漸卸下那么多的憂愁,我才慢慢看到她臉上久違的笑容。但是歲月無情,笑容卻沒有掩蓋她滿頭滋生的白發(fā)。那年高考完了之后,我問母親,如果我考不上本科該當如何。母親很淡定地說:“讀個??埔部梢?,主要靠自己奮斗,你哥哥還不是??飘厴I(yè)?!眲x那間,我明白了母親對于兩個孩子高考不同的態(tài)度來源于她后來對這兩個兒子充足的信任。
在我的回憶里,母親是沒有愛情的,若真要為母親尋求一份平淡而感人的戀愛,我斷定她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她半生摯愛的情人是她的兩個兒子。與母親視頻對話,看著母親抱著侄女臉上洋溢的幸福,我幻想,未曾記事的時候,母親是不是也這樣抱著我?為我唱出那首童謠,為我念出那些語言,為我笑出那份溫柔……
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母親,我是不是您半生許諾要用淚水澆灌的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