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凱
看看左頁這幅色彩好看的作品,屬于什么配色方式?
如果你還是不能清晰地判斷出來,就看一下下面的配色示意圖。
我們終于能夠清晰地看出,上面這幅照片選擇了分離互補的配色方式,用一片青藍色的葉子讓以紅黃兩色為主的畫面跳躍了起來。
遺憾的是,由于攝影師不像畫家一樣可以從畫板上隨便選擇顏色進行創(chuàng)作,需要對現(xiàn)場做出實時的反應,同時在后期處理的過程中又經常會因為亮度的影響甚至顯示器客觀的限制而無法準確地判斷色彩關系,因此彩色攝影作品創(chuàng)作就成了許多攝影師老大難的問題。
事實上,輔助調色的工具一直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名為矢量示波器的工具,但它主要被應用于視頻調色領域,并不為大多數攝影師所熟悉。隨著近年來攝影圈對于“電影色”的追捧,“調色”這個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那么在這期專題里,我們就將給大家介紹如何使用矢量示波器,并且配合視頻教程演示幾個具體的案例。
過去,想要直接在Photoshop 中使用矢量示波器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在一款名為3D LUT Creator(下簡稱3DLC)的軟件的幫助下,我們可以較為輕松的使用矢量示波器來對畫面的色彩分布進行分析。在http://3dlutcreator. com/上單擊Download Demo按鈕,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系統(tǒng)選擇對應版本的軟件下載安裝。
這是一款簡單易用的LUT編輯軟件,提供了矢量示波器、通道示波器等多種輔助攝影或攝像人員判斷畫面色彩的工具。盡管預覽版并不能保存編輯結果,但對于大多數沒有創(chuàng)建LUT文件要求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工具。
安裝軟件之后,啟動程序,使用快捷鍵F10就可以彈出如圖所示的矢量示波器界面,上面包含三個主要部分:一是直角坐標軸,垂直的一條代表LAB通道中的紅綠色對通道,即A通道;水平的一條代表LAB通道中的黃藍色對通道,即B通道。二是標記畫面中色彩原點位置的R、Y、G、C、B、M六個小標記,分別是紅、黃、綠、青、藍、品六個顏色對應的縮寫。三是從原點指向左斜上方的一條線,這條線叫做膚色指示器,是我們在對肖像照進行調色時的一個重要參考。
和按灰階顯示畫面影調分布的直方圖類似,矢量示波器統(tǒng)計畫面中出現(xiàn)的所有顏色,按色相和飽和度顯示統(tǒng)計結果。它可以排除亮度對于色彩判斷的干擾,幫助我們準確地分析畫面中的色彩整體分布狀況。將圖表顯示的信息與基礎的色彩搭配理論結合在一起,就能很輕松地調整出和諧的畫面顏色,同時也很容易判斷出畫面中是否存在過飽和的問題。
我們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來熟悉矢量示波器。打開Adobe Photoshop。新建一個長寬邊均為1440像素的空白文檔。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新建填充和調整圖層按鈕,選擇漸變映射命令創(chuàng)建漸變填充。打開漸變預設下拉菜單,選擇默認漸變中的色譜漸變預設,單擊確定,得到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漸變,包含了在Photoshop中所能達到的全部飽和顏色。
接著我們切換到3D LUT Creator軟件,單擊左下角六個按鈕中的Image from PS按鈕,將當前Photoshop中正在處理的文件導入到3DLC的界面當中。這時矢量示波器中出現(xiàn)了一個六角形線框,恰好將R、Y、G、C、B、M六個色彩標記點連在了一起,標記了在文件色彩空間下所能顯示的顏色最大范圍。
接著我們回到Photoshop,創(chuàng)建一個飽和度調整圖層,將飽和度設置為-50壓低畫面飽和度。切換到3DLC重新單擊Image from PS按鈕載入文件,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矢量示波器中的線框尺寸明顯縮小。
我們再次回到Photoshop,在屬性面板中打開飽和度調整圖層的全圖下拉菜單,將調整范圍切換為紅色,然后單獨將紅色部分的飽和度設置為+50抵消剛才的全圖飽和度壓低設置。切換到3DLC重新單擊Image from PS按鈕載入文件,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矢量示波器中紅色部分單獨凸了出來。
上面的演示能說明矢量示波器的三個基本性質:
一、色彩飽和度在矢量示波器中以信息到坐標軸原點的距離表示。矢量示波器上的圖形張得越開,說明畫面的整體色彩飽和度越高;矢量示波器上的圖形收得越緊,說明畫面的整體色彩飽和度越低。換句話說,提高畫面飽和度,示波器上顯示的圖形張開,降低飽和度,示波器上的圖形收縮。
二、六個標記點之間虛擬的連接線標記了畫面最艷的色彩范圍,當我們將畫面調整到過飽和的時候,顏色就會在虛擬的邊界線上堆積,這個在行話里面叫作“撞壁”,撞壁問題嚴重的時候畫面就會變得非常刺眼,另外層次感也會被破壞。
三、不同顏色在矢量示波器中分別指向不同的角度。例如正紅色指向R標記點標記的位置,正黃色指向Y標記點標記的位置;橙黃、橙紅等介乎兩者之間的顏色則在這個范圍內進行分布。
這三個基本性質說明了矢量示波器在幫助我們調整照片時所能起到的意義,即判斷畫面飽和度強弱程度和畫面色彩的分布。再結合色彩構成學中的常用配色方法,我們就很容易調整出色彩艷麗、和諧的攝影作品。
另外,前面已經提到過,矢量示波器不顯示畫面的亮度變化,打開一張不包含任何色彩的黑白照片,矢量示波器只會在原點處顯示唯一的一個亮點。換句話說,矢量示波器對于黑白攝影起不到任何參考作用的。
接著讓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例子。這張照片大家在上一期的專題中就已經看到過,來自美食攝影師江德熙的一幅靜物,將其導入3DLC當中,矢量示波器顯示如圖。畫面色彩集中在紅、橙兩個方向,是一個很標準的近似色配色。在靠近色域邊界線的位置,色彩自然散開,說明畫面中沒有無法被正確顯示的過飽和顏色存在。
如果我們使用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略微提高畫面的色彩飽和度就會發(fā)現(xiàn)示波器上立即出現(xiàn)了“撞壁”的問題,畫面中出現(xiàn)了刺眼的過飽和顏色,色彩的過渡層次丟失。
接著我們看看另一個例子,就是開篇的那幅照片,同樣來自攝影師江德熙。照片在3DLC中打開后矢量示波器顯示如圖??梢钥吹?,這幅照片選擇了分離互補的配色方式,用一片青藍色的葉子讓以紅黃兩色為主的畫面跳躍了起來。
具體如何使用示波器上的圖形顯示作為指導,根據配色原理對畫面中的顏色進行調整,我們將在專題配套的視頻教程中演示,歡迎大家關注視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