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地處地球南北兩極的海域,每年都有幾個月冰封洋面,冰的厚度從幾十厘米到幾米不等。為了開辟國際航道,有關(guān)國家每年都出動百余艘破冰船,以保證商船在這些海域里通暢地航行。
破冰船能在冰封的海洋里暢通無阻,除了因為有現(xiàn)代化的導航與通信設施外,還在于它獨特的結(jié)構(gòu)、特殊的性能和專業(yè)的航海技術(shù)。
肥胖的體型 破冰船的長寬比例同一般海船大不一樣,縱向短、橫向?qū)挕_@樣可以開辟較寬的航道,還能使重量向船頭集中,以滿足破冰的需要。一艘排水量在3.7萬噸、擁有10萬軸馬力的現(xiàn)代破冰船,長度僅為194米,而寬度則達32.2米。
堅實的船頭 與冰海打交道的破冰船,還必須有一個能經(jīng)得起與堅冰撞擊的船頭。用特厚(5厘米厚)的鋼板做船頭外殼,里面用密集的型鋼構(gòu)件支撐。由于船身吃水線部位時刻都與原冰或碎冰塊碰撞,所以對這個部位還要用抗腐蝕、抗撞擊的厚厚的合金鋼加固。
強力驅(qū)動機 破冰船要沖破堅硬冰層的阻擋,必須裝上大動力的發(fā)動機。用燃油為動力的破冰船,多采用“柴油機——發(fā)電機——電動機”組合機組驅(qū)動,即柴油機帶動發(fā)動機發(fā)電,電動機再驅(qū)動螺旋槳。這類驅(qū)動機,驅(qū)動力可達上萬馬力,可以滿足較長時間破冰航行的需要。
1957年,蘇聯(lián)制造出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它的動力心臟是熱核反應堆,也稱原子鍋爐,使用鈾-235。受控原子鍋爐能把高壓水加熱到300℃,過熱高壓水再加熱蒸汽鍋爐的水,產(chǎn)生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螺旋槳推動航船。如果核動力破冰船帶上10千克鈾-235,就相當于帶上了2.5萬噸標準煤,大大提高了破冰船在冰海中作業(yè)的效率。
破冰船因為有了原子能動力裝置,就可以在遠離港口的冰封海域里常年作業(yè)。后來,美國、加拿大等國,都競相研制與改進核動力破冰船。
特殊的螺旋槳 一般的船只通常在船尾裝一只螺旋槳??墒瞧票Qb有2~4只螺旋槳,破薄冰的船在船尾和靠近船頭的側(cè)位,分別各裝兩只螺旋槳。船頭螺旋槳從冰下將水抽出,削弱冰層的支托并使其成為片狀裂開,然后螺旋槳將水和冰沖離船頭以便于向前行進。而船在后兩只螺旋槳的推動下前進。但配置這種形式的螺旋槳的破冰船,僅可以在冰厚不超過30厘米的冰海中航行。破厚冰的破冰船,多在船尾兩側(cè)對稱地裝兩只螺旋槳,使船可以沖到冰層上面,用船身的重量把冰層壓碎。
掙脫設施 所謂掙脫設施,就是在破冰中,用來防止偌大的船體被又厚又大的冰層夾住或凍住的裝置。萬一破冰船被夾住了,使用這套設施也能脫身而出。為此,設計師們把“傾側(cè)技術(shù)”和“氣泡減阻系統(tǒng)”用在現(xiàn)代破冰船上,前者是在船的兩側(cè)設有傾側(cè)水倉,如果開動設在兩側(cè)水倉中的水泵,使兩側(cè)水倉輪流處于有水或無水狀態(tài),那么船身在水倉重力的作用下,便會左右搖擺,壓碎船周圍的凍冰,避免發(fā)生夾船事故。如果在船頭和船尾裝上俯仰調(diào)整水倉,同樣用水泵使船頭、船尾的水倉輪流處于有水或無水狀態(tài),使船身前后俯仰,壓碎船周圍的凍冰,也可防止船體凍在冰里?!皻馀轀p阻系統(tǒng)”不僅能防夾,而且還能減少船體與冰之間的摩擦力,使船迅速從冰中脫身。這個系統(tǒng)主要由壓縮空氣機、氣閥、氣管和噴氣嘴構(gòu)成。當壓縮空氣通過一系列靠近船底間隔排列著的管道,并從氣嘴噴出時,便形成沿船體外殼上浮的氣泡。這時,船體表面就與冰之間形成了一股股強烈的水與空氣相混的激流,就像“潤滑層”一樣,減少船與冰之間的摩擦阻力,防止夾船事故發(fā)生。目前,專門生產(chǎn)破冰船的廠家生產(chǎn)的破冰船,大多帶有防夾的掙脫裝置。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破冰船能在浩瀚的冰海中行駛,關(guān)鍵在于它具有獨特的結(jié)構(gòu)。那么,破冰船怎樣在冰海中正常作業(yè)呢?首先要收集冰海的情報?,F(xiàn)在主要用飛機和遙感衛(wèi)星對冰情進行攝影觀察,再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圖像和數(shù)據(jù)處理,制成“冰海冰相圖”,弄清冰域的分布、厚度、硬度和海域水深等情況。如果是不超過30厘米厚的層狀冰,派遣排水量1萬~2萬噸級的破冰船就可以了。如果是1~2米厚的層狀冰,就要派遣排水量2萬~3萬噸級以上的破冰船才能完成任務。如果冰層太厚,破冰船也一籌莫展了。以冰脊為例,它是由巨大冰塊相互碰撞后的碎冰結(jié)成的冰墻,底部能伸向水下20多米,破冰船與它相會,只能改道而行,如果與它相撞,很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破冰船一般常用兩種破冰方法,當冰層不超過l.5米厚時,多采用“連續(xù)式”破冰法。此法主要靠螺旋槳的力量和堅硬有力的船頭把冰層劈開、撞碎,每小時能在冰海航行5海里(1海里=1.852千米)左右。如果冰層較厚又很堅硬,則往往采用“沖撞式”破冰法。一艘有沖撞本領的破冰船,除具備前面提到的各種性能外,船頭部位吃水淺,而且船的重量集中在前半部。這樣的破冰船,能輕而易舉地沖到冰面上去。接著,它那重重的船體就會把下面厚厚的冰層壓裂,使冰層化為碎塊。然后破冰船倒退一段距離,再開足馬力沖上前面的冰層,把船下的冰層壓碎。如此反復,不斷地壓碎冰層,就開出了新的航道。
“沖撞式”破冰的速度比“連續(xù)式”破冰的速度要慢一些,但在破冰作業(yè)中,它也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現(xiàn)代破冰船向多用途、大噸位、核動力方向發(fā)展。芬蘭、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和德國等國的破冰船,不少是多用途船。它們不僅可以破冰通航,而且還是觀測、研究極地海域氣候的活動“基地”,同時也是增援極地的援救船。這些破冰船,大部分設有科學工作者和專家們的工作艙,里面舒適敞亮,配有多種觀測和研究用的儀器、儀表與通信裝置等。有的破冰船在甲板上還設有直升機起降臺,并裝有大型吊車、貨物升降機等設備,甚至配備有其他多種專用船艙等。如加拿大一家造船公司,在一艘破冰船上開辟了一處直升機“拉降”系統(tǒng),它是針對在波濤洶涌的開闊水面上一艘吃水很淺,又粗又短的破冰船可能左右搖擺達40°這一情況設計的。其工作過程是,先從直升機上放下一條纜索,甲板上的鎖緊機構(gòu)將纜索鎖住后將直升機慢慢地拉到甲板面上,然后利用設置在甲板上的導軌將直升機拖入機庫。甲板上還有兩臺把貨物吊送上岸的16噸液壓吊車和一部拉力為60噸的電動絞車。有了這些設施,既可以往船上裝貨,又能卸貨,成為破冰、運輸兼用的多用船。據(jù)悉,加拿大已制造出20萬噸級的巨型破冰船,在加拿大北面的波弗特海中使用,既可以破冰疏通航道,又可以當作油船使用。
展望前景,多用途、大噸位的核動力破冰船,將為人類征服冰海、開發(fā)利用極地豐富的資源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人類開辟新的物質(zhì)基地帶來了希望。
(編輯 孫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