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先生說:“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個百無禁忌、為所欲為的人與禽獸無異。
他人經(jīng)受的,我必承受。前段時間,東莞中堂大橋一輛大眾轎車強行變道,被一輛比亞迪撞翻。這位比亞迪車主將行車記錄的過程發(fā)在網(wǎng)上,自詡“正義使者”,振振有詞。許多網(wǎng)民更是吹捧贊揚他為“馬路俠客”。不久,熱潮未退再掀一浪,這位比亞迪車主在私下得意洋洋說的話被翻出來?!皩Ψ绞侨?zé)我才會撞”什么是正義?什么是規(guī)則?正義不是邪氣是正氣是懷揣法律層面的勇義而不俗;是心中一尺量的大公不薄。所謂的“馬路俠客”是個沒有將人命放在心里,披著行俠仗義鉆法律的漏洞而急功近利的人。
那位車主用最粗暴的方式對待了一個犯錯的人,而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那么下一次當(dāng)這位車主犯錯誤時會不會有另外一個沒有敬畏之心的人以暴制暴。唯有滔仁義而弘大德,存敬畏而從善,方能不褻瀆尊嚴(yán)不褻瀆人命。有所敬畏方能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精神的貧血比饑餓更可怕,一個人一個時代莫不如此。敬畏生命,有時體現(xiàn)在堅守良知維護本心上。敬畏自己生命的人不迷于聲色不惑于雜亂,沉潛自己。曾經(jīng)看過一個貪官的懺悔錄:2005年我生了一場大病,醒來覺得很不甘心。我羨慕那些商人有數(shù)不清的私產(chǎn)、私人飛機,我也想要。一開始,我只想拿一點點,后來越來越多……我明白法律是公正的,在這里我誠心懺悔我的……故做人先修心,心生而言立。心若生了雜念,這人便立不起來,世間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濃,反失常態(tài)。由濃轉(zhuǎn)淡,便得自然,不可否認(rèn),世間太嘈雜,在欲望的世界保持清明是件難事??稍绞沁@樣越要保持清明懷揣敬畏,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否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靈魂正因敬畏而張揚。
回歸敬畏,回歸正氣,回歸本我,棄惡絕俗,看穿陷阱,看淡誘惑。有了善的底色,敬的境界,定的氣質(zhì),真的格調(diào),才能讓靈魂脫俗雅致。
赤裸裸的兇蠻和冷漠只是不知廉恥的粗暴形式。而敬畏生命讓無力者有力,蠻橫者明理,洗滌蒙塵的心靈,喚醒沉睡的靈魂。
靈魂因敬畏而高貴。
作者簡介:
曾儀,1999年,女,湖北武漢人,漢族,學(xué)歷: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