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
為孩子取名,中國父母通常要冥思苦想,而俄羅斯人則“省事”許多。他們很少自己創(chuàng)造新名字,而是從已有的里面挑選。在俄羅斯,如果你問“娜塔莎去哪了?”通常得到的答復一定是“哪個娜塔莎?”因為重名太多了。更不用說什么安德烈、安東、伊萬之類的名字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加上姓,對方才知道你到底要找的是誰。對于要記住長得像火車的俄羅斯人的名字,記者時常感到“壓力山大”。
有人叫“奧林匹克”
為了紀念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葉卡捷林堡的一名新生兒取名為克里米亞-亞歷山大羅維奇。俄羅斯《姓名史》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馬克西莫夫表示,盡管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對于每一個俄羅斯人而言都是重大事件,但是將孩子取名為克里米亞確實不多見。事實上,克里米亞這個名字并不是俄羅斯人的首創(chuàng),它已經(jīng)存在數(shù)百年了,但主要在突厥人中間使用。因為俄土戰(zhàn)爭以前,克里米亞并不屬于俄羅斯,而是屬于突厥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783年被并入俄羅斯帝國。1918年,克里米亞歸屬蘇維埃俄國。
俄羅斯人喜歡用大事件來為自己的孩子取名,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年歷史了。類似克里米亞的情況,最近幾年出現(xiàn)很多次。比如,有夫婦為新生兒取名為塞瓦斯托波爾、爵士、力量、拜占庭、黎明和月亮。俄羅斯莫斯科戶籍登記處主任伊琳娜·穆拉維耶娃說:“用月亮和黎明取名并非第一次遇到,而塞瓦斯托波爾、爵士、力量、拜占庭這樣的名字還是首次登記,這與世界政治局勢有關(guān)。”
塞瓦斯托波爾是克里米亞半島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俄羅斯的海軍基地。2014年3月18日,俄總統(tǒng)普京與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代表簽署條約,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以聯(lián)邦主體的身份加入俄羅斯。2014年的另外一個大事件是索契冬奧會,為了紀念它,好幾個孩子取名為奧林匹克。
名字記錄歷史變遷
俄羅斯《姓名史》研究中心主任馬克西莫夫認為,這些不同尋常的名字本身就在講述歷史。時鐘撥回20世紀,蘇聯(lián)歷史上的大事件也涌現(xiàn)出一些像中國的“建國”“衛(wèi)東”一樣有時代感的名字。20世紀初,不少俄羅斯家庭為了紀念十月革命,為孩子取下“紅色”名字。比如奧克賈布林納,原意為“十月”。還有人叫瑪拉特,這是取自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政治領(lǐng)袖的名字—讓-波爾-瑪拉特。
在蘇聯(lián)時期,有人叫特拉克托林納,這是為了紀念蘇聯(lián)工業(yè)化,原意為“拖拉機”;達茲德拉別爾瑪,這是“五一勞動節(jié)萬歲”的縮寫;還有更絕的“列姆”,它是“革命”“電氣化”“馬克思主義”三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而為了紀念弗拉基米爾·列寧,有人則取名弗拉列。
隨著西方流行文化的滲透,現(xiàn)在俄羅斯出現(xiàn)以西方影視人物的名字為自己孩子取名的趨勢。比如有人以美劇《權(quán)力游戲》里面的角色來給小孩取名,有不少孩子父母選擇“艾莉亞”作為女孩的名字。
人名長得“像火車”
俄羅斯人名很長,有人甚至說長得“像火車”。不少人感嘆看完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也記不住男女主角的全名,也有人開玩笑說:“讀這本書時有一半時間都在讀名字?!?/p>
俄羅斯人的名字由3個部分組成,按中文的翻譯順序是名+父稱+姓。比如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全名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普京是姓,他的名字叫弗拉基米爾,父稱叫弗拉基米羅維奇,這說明他父親的名字就是弗拉基米爾。姓是家族標志,結(jié)婚后女人要放棄原來的娘家姓而改用夫姓。孩子通常也跟父姓,所以全家人的姓是一樣的。俄羅斯人選名字時,十分注意發(fā)音,一般怎么好聽就怎么來。平常一個名字有兩個叫法:一個是正式名,一個是小名。正式名比較長,小名則短而可愛,是親人、同學、朋友們叫的。比如,普京的名字弗拉基米爾,這是大名,小名叫瓦洛佳或者沃瓦。
中間部分是父稱,這是最特殊的地方。俄羅斯傳統(tǒng)上是一個父權(quán)社會,父稱表明對父親的尊敬。通常兒子的名字可以和父親的名字不一樣,而有的家庭為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也會父子同名,普京的名字就是和父親一樣。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責編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