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又至,早就想寫篇紀念母親的文章,卻如梁實秋先生在《想我的母親》一文中所言,遲遲不敢輕易下筆。想必不論是名人還是草民,情感都是一致的。
母親是普通的農(nóng)村女人,生育了我們兄弟姊妹七個,我排行最小,得到了母親最多的寵愛。母親不識字,僅識自己的名字,但她的勤勞和愛干凈在家族內(nèi)外是出了名的,每天喂養(yǎng)雞鴨鵝狗,操持家務(wù),農(nóng)活忙時,她還要去地里勞作。每天熄燈時分,辛勞一天的母親經(jīng)常會自語一句:“又享福了。”我那時年幼,不解其中的含義,便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往床上一躺,也學(xué)著說了一句,引得父母親和哥姐們大笑。
改革開放的大潮襲卷而來,母親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這個家富足起來,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跟在母親背后,那時她的背影是挺拔的,步履是輕盈的。
高中要到縣城去讀,縣城離家百余里,為了節(jié)省費用,不到節(jié)假日我不回家,我開始體味離別和思鄉(xiāng)的滋味。
記得那年國慶假期結(jié)束準備返校,家距車站有近十里的山路,母親為了保證我能趕上去縣城的大客車,天未亮便起來生火做飯。我賴在溫暖的被子里不肯起,聽著柴火的噼啪聲、水在鍋里將開未開的滋滋聲,聞著爆鍋的香氣從廚房鉆到臥室,再瞟一眼床邊,母親不知何時早已把我該帶的東西準備好……頓時心生無比的幸福。有媽媽疼愛,孩子萬事無憂啊。
吃過早飯,就要動身,可天依然黑黢黢的,母親堅持要送我一程。母親也怕黑,便叫上了我年幼的侄兒一同送我。走過一程又一程,母親和侄兒直把我送過高高的山崗,直送到天微微亮。
熹微晨光中,望著母親和侄兒返回的背影,一老一少,母親略顯老態(tài),但步伐依然矯健,我的心不禁一酸。
考上大學(xué),舉家歡喜。大一那年寒假,回到家時,卻發(fā)現(xiàn)母親患上了腦血栓,并留下后遺癥。母親為了讓我安心讀書,沒有讓家人告訴我。從那一年開始,我分外害怕別離。哥姐們說,有父親和他們在,不用擔(dān)心。
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返校的那天早晨,母親還不忘給我包餃子,把自己平時攢的零錢都塞進我口袋,甚至還有角幣和分幣,她怕我在學(xué)校吃不好,穿不暖。三哥趕車送我,母親拖著病腿出來送我,久久不肯離去。
晨曦中,母親的背影有些落寞,腳步是緩慢、蹣跚的。很想給她唱一首滿文軍的《懂你》:“你靜靜地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多想伴著你,告訴你我心里多么地愛你……”
時間來到2011年,父親去世六年后,母親被查出了癌癥,全家人都瞞著她。在縣醫(yī)院見到她時,原本微胖的母親已消瘦了許多,原來穿在身上剛好的衣服,現(xiàn)在顯得格外寬大,兩條腿更是,褲管松松的,瘦得讓人心疼。
那天在醫(yī)院走廊,望著剛做完檢查,被姐姐攙扶的母親清瘦的背影,我忍不住潸然淚下,恰巧母親回頭,見此,她不再清澈的眼眸中滿是無奈和不舍。回城上班前,母親拉著我的手說:“我的那些照片,你想帶就帶著吧……”她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但已想不出還有什么東西能給最愛的孩子,事實上她也沒什么東西能留給她的孩子們了。
2012年,被盛傳為世界末日的那年,末日未來,母親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母親走后,五月成殤!和煦的陽光里,滿大街各色的康乃馨,再也沒有一枝是屬于母親的了,而母親的背影從此只能在記憶里明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