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照崗
文題1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杜維明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沒有人做,做了也不見得有效果,不見得被人稱道。但是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樣?!?/p>
以上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名言類的材料作文,指向對象比較模糊,這一點和2016年江蘇卷“有短話無語長”,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類似。
這段文字涉及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從審題上看,首先要明確: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聯(lián)系諸葛亮《誡子書》里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再聯(lián)系現實即可知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另外,人皆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如何去做那些本來是善事而眾人不為的事情,則可體現道德覺悟的高下。比如林覺民以天下人為念,“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則屬于這種情況。其實,“為與不為”,這里有一個尺度,是善惡、是非,是個人與家國,是現在與未來,是目光短淺和高瞻遠矚?!盀椤钡谋澈笫秦熑?,是擔當,是義不容辭,是舍生取義,是大胸懷,是大境界,當然也有爭名逐利、齷齪骯臟;“不為”的背后是堅守,是節(jié)烈,是崇高的品格,是視死如歸的勇氣,是看淡金錢名利的豁達與從容,當然也有膽怯、自私與冷漠。
精選素材
感動中國人物:為與不為
王鋒的為:面對無情大火,三度勇闖火海,冒著生命危險先后救出6人,及時呼叫樓上十多名住戶脫險,而自己全身燒傷面積達98%,壯烈犧牲。
譚嗣同的為:革命是要流血的,請從我開始
譚嗣同一生致力于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戊戌變法雖然失敗,,譚嗣同也被殺,他的那種愿以頸血刷污政、視死如歸的精神,以身殉道的悲壯,為人民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后人永遠敬仰。
適用角度:責任;擔當;改變;道義……
文題2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母親節(jié)這一天,一早打開朋友圈、微博、QQ空間,到處都是祝福母親節(jié)日快樂的話語,這時候你不趕緊表達一下對母親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給別人點贊。
面對網友們瘋狂的“示愛”方式,一半以上的母親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網友調侃:“什么地方兒女最孝順?朋友圈?!薄澳銒屩滥阍诰W上這么孝順么?”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平時不習慣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達感激,用這樣的方式說出心里話,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還有網友認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給媽媽做頓飯,陪媽媽聊聊天,給媽媽買點實在的禮物,才是表達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內容與含意,寫一篇議論文,發(fā)表你的看法,體現你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
寫作指導
作文涉及到網絡與情感、虛擬與真實、道德綁架與情感綁架等多個方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溯,對道德品質的呼喚,是當今高考命題的重要方向。材料中所反映的一些人在母親節(jié)刷屏來曬孝順的現象,確實值得反思。孝,是衡量一個人品質的重要標準,也是傳統(tǒng)美德的一個重要方面。
可以從正面立意:感恩母親,讓愛刷屏又何妨。母愛雖然是私事,卻并非不能公開表達。固然有作秀成分,但不能否認真誠。對許多網友來說,更實際的問題是:與父母身處兩地,并不能隨時陪伴在父母身邊,在母親節(jié)這天發(fā)一條朋友圈祝福母親,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歉意和無奈。而朋友圈祝福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節(jié)日,引起重視。
從反面立意:比起隔空祝福,付諸陪伴的行動才更實在。能回家給媽媽做頓飯、陪媽媽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節(jié)日祝福。對于一些年紀稍長、并不使用微信的父母來說,發(fā)在朋友圈的祝福和感激等于不存在。
精選素材
母親節(jié)感恩:別陷入庸俗泥淖
母親節(jié)感恩,別陷入庸俗泥淖,忌浸染作秀風氣。近年來,報端常現誤讀“母親節(jié)”的新聞,比如江西省德興市新崗山明德小學100名學生相聚在校園,通過給自己的母親洗腳,迎接“母親節(jié)”的到來,以此表達對母親的愛戴和尊敬;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初二全體同學在操場上集體下跪,從父母手里接過了父母寫給自己的家書。雖然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讓學生感悟親情,孝敬父母,并學會生活自理,但不要生硬地把母親節(jié)演變?yōu)椤跋茨_節(jié)”、“下跪節(jié)”等。對母親感恩,又何必非選擇某一天來洗腳和下跪呢?感恩母親,應當把每天都當成母親節(jié)來對待,親切自然地去關愛母親,去表達情感,去讓她們感受到來自子女最真摯的情懷。
母親節(jié)煽情一些又何妨
盡管一些好事者努力把母親節(jié)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孝道聯(lián)系在一起,但毋庸諱言,母親節(ji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舶來“洋節(jié)”。商家從這個節(jié)日中嗅到了商機,那些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圍的花朵、禮物和祝福,哪怕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關系?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節(jié)日習慣”,也未嘗不能給“自家的母親節(jié)”添色。
適用角度:孝道;感恩;親情;道德……
文題3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看得見,也有很多東西看不見。它們的關系很奇妙:花草樹木看得見,春天看不見;水果蔬菜看得見,營養(yǎng)看不見;嫁妝婚禮看得見,愛情看不見;書信問候看得見,思念看不見;論文文憑看得見,水平看不見……
這一段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與感受?請結合材料的內容與含意,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明確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作文涉及到事物的外在與內在、物質與精神、行為與情感、現象與本質等方面,現實性強,針對性明顯。物質猶在,而精神缺失,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這道作文題意在引導我們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不要被表面的眼花繚亂迷惑了雙眼,不要被外在的紛雜世相蒙蔽了心靈,不要僅僅關注形式層面的東西而忽視了事物的內涵。另外題目中的省略號意在考生運用類比思維,打開思路,開闊視野。比如看得見的老屋,看不見的記憶;看得見的獎杯,看不見的努力;看得見的產品,看不見的工匠精神……考生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
①正是因為很多東西看不見,所以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知。②看得見的東西受到重視,而看不見的東西被忽略,在這個功利浮躁的時代我們要守住一些精神和靈魂方面的東西,不要讓它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所沖垮。③有些東西雖然看不見,但它一直在那兒,需要我們去堅持、去守護,比如良知,比如責任,比如夢想。④透過現象看本質,唯有一顆清明、純粹的心靈才能看到真實、本質的東西。
精選素材
陳寅?。簺]有學位的國學大師
1925年,清華創(chuàng)辦國學研究院。欲聘四位大師,前三位聘請完畢,第四位導師聘請誰呢?教授吳宓推薦的陳寅恪既沒有學歷也沒有著作,但還是被校長曹云祥聘請,這時陳寅恪才36歲。令師生們驚嘆的是陳寅恪的博學,他在課堂上講授的學問貫通中西,連清華的教授們也常來聽。有人稱他為“活字典”,也有人稱他是“教授的教授”。
看得見的創(chuàng)馳藍天,看不見的工匠精神
在這個時代,90%的車企不管出于排放還是迎合大眾口味等關系,制造出的車型非渦輪即混動,順沿著市場潮流,不斷地向用戶妥協(xié),就連之前以NA基礎技術為自豪的BMW,如今也走向了渦輪的道路??墒?,在如今這個市場仍然有一位堅挺的“匠人”——馬自達。
馬自達的技術宅們,在思考新一代馬自達設計的發(fā)展方向時,認為應當回歸到最初的信念:汽車不是單純的工業(yè)產品,而是一件值得珍視的機器。這不是在宣揚“我為汽車狂”的觀點,而是因為很少能有工業(yè)產品像汽車那樣讓人產生眷戀感和生命躍動感的緣故。因此,在汽車的生產和設計開發(fā)的過程中,應當繼續(xù)挖掘汽車的魅力根源,并使這種魅力在馬自達的設計中得到更好的展現。
適用角度:本真;堅守;良知;內在、精神……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