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漢林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因此,要想取得預想效果,當從“知”開始,有了對彼此的真實了解,“行”便有了方向,行動方能得力。下面,筆者就新修訂的2017年高考數(shù)學考試大綱與復習備考談點想法,僅供參考。
一、了解、領悟考綱精神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guī)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jù)。因此,應先尋求思想上與考綱同步,了解考綱精神,領悟修訂意圖,所謂“知是行之始”。
1.總體框架保持不變
(1)體現(xiàn)現(xiàn)行課標要求。相對于原來教學大綱而言,課程標準新增內容會保持以往比例。如三視圖、函數(shù)零點、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等新增內容不可忽視。課標已減弱的內容(如數(shù)列)不會加強。
(2)試卷結構保持不變。解析幾何兼帶平面幾何的考查;與導數(shù)有關的含參問題的求解,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抽象思維等綜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獨特功能,仍是設計試題的重要方式。
(3)體現(xiàn)能力立意,兼顧考生實際水平的變化。試卷繼續(xù)在“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上下功夫,難度不升略降。嚴格控制超綱問題,繼續(xù)在知識交匯點上做文章。如第12題,意在區(qū)分優(yōu)秀學生與一般學生,重在考查思維的靈活性與一定的綜合能力,往往有難度、有新意。
(4)重視通性通法的考查,不回避課堂教學熱點,重點知識、重點方法重點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困難,與“數(shù)學活動經驗”有關,可成為設計試題的新角度,如2016年高考數(shù)學文科立體幾何題中的一問。
2.刪掉部分選考內容
新修訂的考綱刪去了選考模塊4-1“幾何證明選講”內容,考生從“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不等式選講”2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1)優(yōu)化考試內容,削枝強干,減少重復考查,以更好地發(fā)揮整卷的考查功能。
(2)“幾何證明”不單獨列為專題考查,并不意味著不考平面幾何內容,而是融入到立體幾何或解析幾何中進行考查。因此,不要遺漏平面幾何中基本內容的復習。
3.增加數(shù)學文化等內容
(1)增強考試的育人功能。2017年高考數(shù)學考綱中,增加了對數(shù)學文化的考查要求。很可能的方式是,以數(shù)學文化(如我國數(shù)學史)為背景材料,設計試題。
(2)增強考試的導向功能。對數(shù)學應用的考查不會減弱,對此教學中應當重視。
4.創(chuàng)新或許有新的亮點
2017年高考是從現(xiàn)行課程標準向新課程標準過渡中的一次考試,將會在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理念方面有新的嘗試,表現(xiàn)在試卷整體理念向新課程靠近,或許在某個小題上有明顯體現(xiàn)。
二、反思總結,有效備考
了解領悟是前提,有效備考是關鍵。有效備考,需要做好反思與總結。有了反思與總結,行動才有力量,才可能成功,所謂“行是知之成”。
1.反思
反思是進步的階梯,深度反思是成功的秘訣,改進多從反思來。
(1)所選所做是否存在盲目偏多現(xiàn)象,當從“多”字中走出來,走向“適量性”。多則窮于應付,缺乏換角度、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即使有收獲,但收獲有限。
(2)所講所做是否存在偏難過難現(xiàn)象,當從“難”字中走出來,走向“切合性”。過難對能力不及的學生收效甚微、無效,甚至有傷害作用??刹捎谩盎绢}+自選題”方式,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完成數(shù)量適宜、難度適當?shù)念}目。
(3)課堂上是否存在老師講解偏多現(xiàn)象,當從“講”字中走出來,走向“學生講”。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思路或困惑,然后討論,或有針對性地點撥。有句話說得好:“講對的不一定是對的。”同時,講了的不一定就變成學生的。
(4)復習中是否存在老師包得過多現(xiàn)象,當從“包”字中走出來,走向“自主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習。
2.總結
效果依賴方法,方法主要來源于總結。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自己總結的方法更真切、更有用。
(1)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學要面向大多數(shù),要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選題用題,重視基本知識與技能,重視通性通法,關注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做好基本題,拿得基本分。
(2)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增強針對性。一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以往經驗表明:一些學生,包括少量頂尖學生,由于給自己定的目標過高,壓力過大,造成了難以挽回的遺憾。因此,老師應觀察學生的心理表露,實時予以幫助。二要對不同得分目標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與不同指導。如目標在130分以上、110分左右、90分左右的學生,在要求上、學法指導上,應有差別。例如,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在哪些地方容易丟分,要個性化地找出來:對于粗心大意的學生要進行“確認”訓練;對基礎較好但某方面存在缺陷的學生,要進行專題性突破訓練。
(3)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作用。參加高考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對自己的狀況最清楚,因此要留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反思、總結,并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說出自己的困難。此處正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生長點,由此出發(fā)的點撥更為有效。
(4)充分發(fā)揮教材作用。每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約有30%~45%的題目與教材中的典型例題、練習題、習題或復習參考題相似。回歸課本,用好課本,可以避免盲目攀高,既可以增強學生信心,又有利于提高成績。高考數(shù)學應用題,文字量通常較多,一些學生見而生畏。因此,老師宜指導學生多閱讀,以解決學生因文字量大而帶來的恐懼、舍棄心理。
總之,要做到兩個字:一個“知”字,一個“行”字,真知力行,知行合一,方能有成。
(作者單位: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教材研究室)
□責任編輯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