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倫
2017年4月14日上午,遼寧省瓦房店市慈善總會接受了一份特殊捐贈:剛脫貧不久的許會茂,捐出10000元現(xiàn)金。
10000元,在一個平常人家尤其一個企業(yè)家看來,似乎不算什么事兒,但是對于許會茂來說,卻是相當?shù)牟蝗菀住?/p>
乍看上去,今年67歲的許會茂身體不是很好,說話的氣力也不是很足。但其眼神中透出的,卻是慈祥、熱情和剛毅。提起他,在瓦房店市太陽街道大河沿村那可是出了名的“老救濟”,也是與“病窮困苦”打了三十多年“持久戰(zhàn)”的“脫貧攻堅戶”。
“這些年,我一直在心里發(fā)誓:如果脫貧了,一定要報恩?!边@是許會茂捐款時說的第一句話。
老人的話頭兒,是從1983年深秋開始的。他和老伴身體一直都不好,長期以來,就靠種地拉扯三個孩子,日子過得相當艱難。那一年,他家養(yǎng)了一頭又肥又大的生豬,這是一家人的最大指望:兩口子的吃藥錢、春節(jié)的年貨、來年開春的種子化肥,還有三個孩子的上學(xué)費用,都靠這頭豬了??墒青l(xiāng)村干部非要他把豬賣給供銷社,完成下達給他的征購豬任務(wù)。當他擺出眼前的困難時,干部們告訴他,只要交上征購豬,鄉(xiāng)里和村里都不會丟下他不管。這些人說話還真算話。賣了征購豬以后,鄉(xiāng)里很快救濟了他100元錢,解決了他擔心的一些開銷;第二年春天,大河沿村黨總支發(fā)動全體黨員捐款,幫他買了一頭耕牛;鄉(xiāng)民政免費發(fā)給他種子化肥,讓他順利種上了承包田。打那以后,每年春耕的種子化肥都不用他操心,每個春節(jié)鄉(xiāng)村兩級組織都到他家走訪慰問,送來米面魚肉。左右鄰居不是給他的孩子送衣物,就是幫他兩口子解決治病的治療費用,這一幫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他的三個孩子長大成人。
許會茂是個既要臉又要強的人。每當?shù)玫秸葷陀H鄰幫助的時候,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自立自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他常說:“人有臉,樹有皮。堂堂五尺男子,憑什么讓別人幫扶?”他真希望全家能盡快富裕起來,也做一個快快樂樂幫扶別人的人??蓛煽谧拥纳眢w就是不爭氣,不但干不了重活兒,而且常年花錢吃藥。直到三年前他的老伴因久病不治而離世后他才慢慢地積蓄了些錢徹底甩掉了“老救濟”那頂帽子。捐款當天他是由兒子和兒媳陪著到瓦房店慈善總會捐款的,他想讓孩子們也體驗一下做善事的感受。他經(jīng)常告誡兒女:“不要忘記黨和政府的恩情,不要忘記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情誼。有能力的時候,要經(jīng)常幫助別人,多做善事、多積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