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女子可以很潮》 “我們不給潮汕女性貼標簽,我們只講述幾個真實而平凡的潮汕姑娘。從中我們將會看到,潮汕女子既有傳統(tǒng)的一面,也有現(xiàn)代的一面?!?/p>
編輯“潮汕女生”這組稿子時,我心里有點五味雜陳。作為一名潮汕人,我當然知道外界對于潮汕人有種種想象與成見,比如他們幾乎根深蒂固地認為,潮汕地區(qū)“重男輕女”特別嚴重,女性地位十分低下。但許多人又想象出“娶妻當娶潮汕女”的神話,因為覺得潮汕女性特別賢慧。
實際上,潮汕女性并不是如外界想象的那樣可以用幾個符號來概括。當你讀到《我是潮(汕)女,也是(新)潮女》,你會發(fā)現(xiàn)潮汕新女性中也有堅定的女權主義者,同時她還是一名拉拉,她感受到的壓力未必大于其他地方的女同性戀者。
總而言之,我贊同我的朋友、潮汕文化研究者幽壹先生的一個判斷:“外界對潮汕女性存在著不少誤解,或是道聽途說,或是用過去的經(jīng)驗看人形成了思維定勢。當代潮汕女性,大部分都和國內其他地區(qū)女性的遭遇是一樣的,沒有太大太明顯的區(qū)別?!保ǜ呒壘庉媉吳金)
《為什么人們熱衷于排隊?》 “隊伍的長短對不知情者來說,是做決定的一個重要參考,有時候隊伍越長越撩人?!?/p>
@大荔枝:感覺人生中最長的三次排隊,一個是優(yōu)衣庫在上海的旗艦店開業(yè)的第一天,看到長長的隊伍,莫名就加入了……第二個是在巴黎盧浮宮排隊,既然來了就不得不排啊……第三個就是辦美國簽證,辦下來整個要累虛脫了。
@歲月的泡沫:不管是吃飯還是干嘛,我最討厭的都是排隊,除非非要吃這家,否則人多我是會換店的。
@Lewis:我就是那個排了6小時買奶茶的人,我覺得值,雖然我不愛喝奶茶。
@超:我女朋友就是我排隊排回來的。
@Miss董:想到排隊91分鐘買杯奶茶,我就想打我自己。
《過氣可以活血,死撕有助封神》 “宿怨跟恨無關,宿怨是源于痛苦。”
@Heather:我看到第六季瓊費盡心思上臺代拿奧斯卡小金人后回到家坐在床邊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的時候,真心心疼這兩個女人。
《你仿佛在嬉皮笑臉地都我哭》 “比起人間的汲汲營營和天堂的庸庸顓顓,地獄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有溫柔有爆烈?!?/p>
@w娜:看過,真的挺推薦的,前面覺得各種鬧,后面還是看哭了,能自由自在存在的地方才是所向往的。
《人如其名是真的嗎?》 “姓名的刻板印象不只反映在面部肌肉上,還反映在性格、自我認知甚至社會階層上。”
@周周莉蓉扒蒜小妹:在中國可能更明顯了,感覺中國名字的文化意蘊或者內涵更強,往往表達著父母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又會和家庭氛圍有關,家庭氛圍影響孩子的性格氣質。
@小喵之歌:匹配度還是挺高的,比如聽到某個新來同事的名字,即便我不認識她(他),但我很容易從幾個陌生同事中把她(他)分辨出來,而且基本上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