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小鮮,小而鮮。小,指其形態(tài),小而微,不登大雅之堂,卻有大張力。鮮,是其意境清新,滋味悠長。一個人篤定地坐在老柿子樹下,品味著新鮮食材的饋贈,悠閑而滿足。
小魚燒咸菜,小鮮。小魚是剛起水的,水淋淋的。這道菜中,魚的鮮味滲透到咸菜里面去了,原本滋味單調的咸菜,也咸中有鮮,鮮中有咸,味道層次變得豐富,咸菜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咸菜。
蜆子豆腐湯,小鮮。蜆子出自河汊淤泥,色微黃,虎皮斑紋狀。盆中洗瀝,嘩嘩有聲,用開水焯,至一一開口。剔其蜆肉,鍋炒入湯,下豆腐,撒胡椒粉。一個人的午飯,有三菜一湯,白米飯當然會泡蜆子豆腐湯。
麻蝦燉蛋,小鮮。麻蝦,長不大的蝦,可做麻蝦醬。麻蝦燉蛋,簡便、快捷。一筷子入口,鮮。
毛蟹煮面醬,小鮮。毛蟹即小螃蟹。毛蟹與大閘蟹相比,個頭小,也賣不上大價錢。尋常百姓人家將小毛蟹洗凈,身段一切為二,沾上姜末、蔥花、面粉,入油鍋翻炒,放醬油、糖、水同煮,小毛蟹色紅,面糊稠糯,蟹味入面醬中,鮮味無與倫比。
小鮮有小安靜。不會想著大酒店里麻辣鮮香,肥紅瘦綠,杯盤狼藉,也聽不到觥籌交錯,眾聲喧嘩。一個人的餐桌,沒有主次之分,獨自而飲。
小鮮有小樂。從忙里偷閑的生活中,提煉出一份獨自悠閑的鮮境,一個人哼幾句小曲兒,沙啞的聲音隨風飄散。這種小快樂,無從言說,一個人沉浸,不孤獨,也不需要與別人分享。
小鮮有小滿足。天涼的傍晚,風涼如水。一個人的小快樂,有時會感染身旁的人。
汪曾祺談到咸菜茨菇湯,說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細、嫩、脆、甜,無可比擬;蜆子是他所見過的貝類里最小的了,“只有一粒瓜子大。蜆子是剝了殼賣的。蜆子炒韭菜,很下飯。這種東西非常便宜,為小戶人家的恩物”;野鴨燒咸菜也是他老家的家常菜,里面的咸菜尤其是佐粥的妙品……讀這些時,似乎能看到他眉飛色舞,沾沾自喜。一個人的“小鮮”,有著無法言傳的美妙。
小鮮,不單單是美食,小鮮有小感覺、小激動、小溫情、小歡娛、小逍遙。
去過一個山中小縣城,城里很安靜,只有兩條馬路,沒有紅綠燈。街上大小商鋪皆賣小魚干。這些小石斑魚,產(chǎn)自縣城周圍的山澗里。我去過很多地方,卻對這個小縣城情有獨鐘,就覺得它有一種東西,很特別。
小鮮,有時也是小地方、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