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中道出了十種人生“失態(tài)”,供人領(lǐng)悟。其實,只有多一點自律,當你回顧人生時,方能少一些悔憾。
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卻經(jīng)常容易吃了失言的虧。特別是在高興時,人們往往就忘乎所以,從而樂極生悲,因為希望與他人分享,所以廣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奮,話語仍是需要沉穩(wěn)。
大怒易失禮
怒從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人都會訴諸肢體動作,遑論禮節(jié)。沖動是魔鬼,無論是語言上的失禮,還是肢體上的暴力,都會傷了與他人的和氣,損了自身的德行,很多時候冷靜下來,又會追悔莫及。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從源頭解決——制怒。
大驚易失態(tài)
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其實很“可怕”,無論是大喜、大悲抑或大驚,很容易就將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暴露給人,如同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驚掉了筷子一樣,曹操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時候,劉備聽了這話,吃了一驚,筷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表面上看起來劉備是因為害怕,擔當不起,顯得胸無大志,而事實上劉備是故意低調(diào),讓曹操以為自己胸無大志而輕敵,不殺自己。大德劉備尚能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也很難。
大哀易失顏
面對種種哀傷甚至哀痛,在宣泄過心底的苦與痛之后,人們更需要的是節(jié)制、順變、向前,別讓頹廢的情緒左右自己?!耙怀簧咭?,十年怕井繩”的心理誰都會有,最重要的是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今后的人生。
大樂易失察
人在高興時,往往覺得一切都是悅目的,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在行事之前都會先奉承他人一通,而此時受夸贊的人分辨能力往往會被削弱,思考邏輯會被淡化。于是,“失察”就乘虛而入,失去對事物應有的判斷。所以,做人要有明辨是非的雙眼和善辨真?zhèn)蔚碾p耳,不要陷于他人的糖衣炮彈中迷惑了心智。
大懼易失節(jié)
恐懼或誘惑之下,意志不堅定的人很容易就會失去原則與底線。此時,真正的勇士會挺胸抬頭,堅定意志。革命時期的先烈們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不失節(jié),不辱命,值得人們敬仰。
大思易失愛
未雨綢繆,三思而后行固然是好的,但是過于猶豫地思前想后,往往會使行為顯得唯唯諾諾,很容易就會錯失一些機會,反而得不償失。想法不宜過于瞻前顧后,思慮不宜過于繁復,有的時候孤注一擲、英勇果敢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醉易失德
雖然人們常說“酒后吐真言”,但是大醉之時,其言往往會多妄語,其行往往也容易出格。所以,小酒怡情,酗酒不光傷身,更易失德。
大話易失信
言必出,信必果。沒有人會欣賞一個言而無信、滿口大話之人。所以,在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與能量。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要讓自己的信譽度在沒有含金量的諾言中流失。
大欲易失命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都會有欲望,在填補欲望的過程中,人又會有所追求,從而實現(xiàn)進步。但是欲望是一把雙刃劍,合理的欲望能夠用來披荊斬棘,而欲望無度便會“失命”。“欲”從來都不會被填滿,只有知足常樂才能修得福報。
人生百態(tài),很多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度”,只有掌握好分寸,才不會亂了人生的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