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娟
摘 要:目的:采用壓制包衣法對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片進行制備。方法: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簡稱HPMC)作為主要的包衣材料,選用壓制包衣法進行制備,并且對相應的處方予以進一步的優(yōu)化,并且檢驗體外釋放度。結果:壓制包衣法對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片的制備具有顯著的效果,并且需要進行5h的緩釋片時滯。結論:在今后制備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片的過程中,壓制包衣法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推廣,這一工藝具有顯著的效果,并且制備的質量也相對穩(wěn)定。
關鍵詞:鹽酸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給藥系統(tǒng);正交試驗
在當前制備脈沖給藥的過程中,普遍應用了一個全新的給藥系統(tǒng),稱為脈沖緩釋給藥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是將藥理學與時間治療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其中包含多種方法,壓制包衣法就是主要的方法之一。本文將以某實驗為例,對這一方法進行對比,探究這一方法與其他方法的不同之處,對于今后制備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片具有顯著的效果。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將壓制包衣法得到進一步的推廣。
1 儀器與試藥
主要儀器有分析天平,由上海某儀器公司推薦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同分析天平的提供商是一家公司,高速萬能粉碎機,由天津某儀器公司推薦使用,蒸餾水來自北京某企業(yè),還有重型單沖壓片機以及智能溶出儀,均由不同的儀器設備公司提供。實驗中主要用到的試藥有鹽酸二甲雙胍、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兩種:一種是K100M,一種是K4M,可壓性淀粉、乙基纖維素以及硬脂酸鎂,均由不同的制藥公司提供。
2 實驗方法
2.1 緩釋片的制備
選取一定數量的二甲雙胍粉末進行稱量,將含量為15%的可壓性淀粉當做黏合劑使用,對其進行篩制,并且將其放置在溫度為50℃的環(huán)境下干燥,再將干顆粒進行篩制,在其中加入含量為1%的硬脂酸鎂進行混合,達到均勻的程度后,將其進行壓制,最終制成片芯。
另外再選取適量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將其與含量為6%的乙基纖維素乙醇液進行混合,將其作為黏合劑使用,在50℃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待烘干后在其中加入1%的硬脂酸鎂,混制均勻,將其制成包衣材料。
稱取一定含量的包衣材料,并且將其等量分為兩份,在沖模中先加入其中一份,再將之前所制得的片芯放在中央,緊接著將剩下的一份劑量的包衣材料均勻的鋪撒在只能沖模中,進行壓制,獲得緩釋片。
2.2 釋放度的測定
完成緩釋片的測定以后,要想對緩釋片的釋放度進行測定,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對其中所含有的質量進行檢測。
首先是對最大的吸收波長進行檢測。選取100mg的鹽酸二甲雙胍以及適當處方量的輔料共同放置于量瓶之中,在量瓶中加入500mL的水,進行超聲處理,再加入1000mL的水,將其均勻的搖晃并且過濾,取濾液1mL,再加水100mL,均勻的搖晃,直到將其配置成樣品溶液,放置在一旁備用。取鹽酸二甲雙胍的對照品適量,按照處方的要求配置成對照品溶液。將其放置在波長為200至300nm的范圍中進行掃描,經過檢驗,當波長為233nm時,緩釋片的吸收最大,由此可以推斷輔料并不會對釋放度造成影響。
其次是檢測介質對釋放度的影響。分別選取蒸餾水、鹽酸溶液為0.1 mol·L-1以及酸堿值為7.4的磷酸緩沖液,將這三種介質當做釋放介質,對同一批次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進行釋放度的檢測,觀察不同介質對于同一批緩釋片的釋放度進行檢測,通過檢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介質對于緩釋片的影響程度不大,由此可知介質的種類不同并不會對釋放度產生作用,因此本實驗選用蒸餾水作為介質。
第三,對釋放度進行測定。具體的方法是先選取6片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測定方法為轉籃法,將實驗溫度設置為37℃,上下誤差在0.2℃,每分鐘的轉速為100r,介質為1000mL的水,分別在1h、2h、3h、5h以及8h時提取5mL的溶液并且對其進行濾過,每濾過一次在容器中補充水分5mL,對上述采集的樣品進行分光光度法實驗,在233nm波長時對吸收度進行檢測,最終的檢測結果為798,對不同時間的釋放度加以計算。
3 結果
3.1 包衣層中HPMC規(guī)格對藥物釋放的影響
試驗固定了片芯的工藝及處方,以釋放度為指標考察HPMC的不同規(guī)格對藥物釋放度的影響。HPMC的規(guī)格有K100M,K15M和K4M。采用2.1項下制備二甲雙胍緩釋片。結果表明3種規(guī)格的HPMC在前5h對藥物釋放均有良好的阻滯作用,不同規(guī)格的HPMC對藥物緩釋效果影響較小。
3.2 衣層上、下層填料的比例對藥物釋放的影響
固定片芯處方及衣層質量,按比例將衣層粉末分成2份,按順序將下層粉末、片芯、上層粉末先后填人沖模,按2.1項下操作制備脈沖緩釋片,考察釋放度,確定壓片時衣層上、下層填料的比例。調節(jié)衣層上、下層比例的目的在于使片芯能位于脈沖緩釋片的中心。實驗主要考察上下層填料比例為1:2,1:1和2:1時的脈沖緩釋片的釋放度。結果表明,當上下層填料比例為1:2時釋放度很大,說明衣層不能完整包裹片芯,開始接觸介質即破裂,片芯裸露于釋放介質中,達不到很好的緩釋效果。比例為1:1和2:1時都具有緩釋效果,但是當比例為1:1時遲滯時間不明顯。而填料比例為2:1時制成的片劑具有更長的遲滯時間,故上下層填料比例定為2:1。
3.3 包衣層中HPMC用量對藥物釋放的影響
固定包衣層中HPMC的型號及上下層填料比。分別取包衣層用量為0.20,0.25和0.30g/片。采用2.1項下操作制備緩釋片,考察釋放度。結果表明,隨包衣層用量的增多,包衣效果越好。包衣層屬于親水性凝膠骨架層,遇水后形成凝膠,水溶性藥物的釋放速度取決于藥物通過凝膠層的擴散速度。當包衣層用量為0.30g/片時基本達到緩釋要求,所以確定緩釋片包衣層用量為0.30g/片。
3.4 處方優(yōu)化
在大量單因素試驗基礎上,確定影響脈沖緩釋片藥物釋放的3種主要因素是:包衣層中HPMC的型號,衣層上下層填料的比例,包衣層HPMC的用量。選用L9(34)表進行正交試驗,以1,2,3,5和8h累積釋藥量為0,0,0,0和60%為參考指標,采用綜合評分法分析正交試驗的結果,綜合評分計算公式如下:
此公式中,Q為各處方在規(guī)定時間點的實際釋放度,將各時間點的實際釋放度減去相應參考指標后取絕對值進行比較,得分越低,表明與所定指標越接近。根據正交試驗結果直觀分析,各因素對鹽酸二甲雙胍脈沖緩釋片的影響大小為:包衣層中HPMC的用量>包衣層上下層比例>包衣層中HPMC的型號,最佳水平分別為K15M,1:2,0.30g/片。
4 討論
本文主要對鹽酸二甲雙胍緩沖片進行制備,選用的方法是壓制包衣法,在處理方面具有簡單的優(yōu)點,但是在制備時,需要對填料的比例加以重視,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片芯厚度的差異,不同的厚度差異對于藥物釋放的遲滯時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本文的探討,希望對今后工藝的調整起到一定的啟示性作用,讓批內與批次間得到重現性。
參考文獻
[1]莫良侃,杜青,廖娟.茶堿蓋塞控制型脈沖膠囊的制備及影響因素考察[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5,36(10):613-616.
[2]李聞,張蜀,林華慶,等.硫酸沙丁胺醇脈沖緩釋片的制備[J].食品與藥品,2007,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