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
[摘 要]三元宮是廣州市現(xiàn)存歷史記載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道觀建筑,從最初的越岡院,到明朝改為三元宮,再到清朝的屢次擴建,歷經(jīng)多次修葺,形成今日之規(guī)模,是廣州最典型道觀之一。本文通過對三元宮總體布局及各組成單體分別進行論述,重點分析主體大殿的平面、立面、梁架、內(nèi)部空間等特點。
[關鍵詞]三元宮;總體布局;三元殿
中圖分類號:T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1-0150-02
廣州三元宮位于越秀山西南麓(現(xiàn)解放路北應元路),相傳為了紀念東晉時期著名道士葛洪、鮑姑而建,原名越岡院。據(jù)記載明萬歷及崇禎年間,由舊有的越岡院更名為三元宮。乾隆六年(1741)魏綰重修、陳張翼編撰的《(乾?。┠虾?h志》,云:“三元宮在粵秀山,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建,名越岡院,萬歷及崇禎重修,改名三元宮。順治間修復??滴跛氖迥辏?706),左翼鎮(zhèn)重修,名斗姥宮?!绷碛小睹髂┣缶殖尽?,云:“明崇禎十六年(1643),因嘗時有欽天監(jiān)從北方來廣東,對羊城紳士耆老說:‘天上三臺列宿,應連照臨穗垣,正照越岡院,應在越岡院中加建一座三元殿,以應上天垂賜。祥瑞之吉兆,極利五羊城,紳耆老與群眾,一致贊成,擴建越岡院,改名三元宮?!?/p>
1 選址
道教建筑選址重視傳統(tǒng)風水學說,背山面水,負陰抱陽,藏風聚氣。廣州市屬丘陵地帶,北高南低,北部山脈——越秀山,風景秀美,環(huán)境幽雅,南向山麓是古代修道人建設道觀的首選之地,圖1為清末民初時的越秀山,頂建有觀音閣,觀音閣下為三元宮,照片中間的歇山頂大殿便是三元宮的三元殿。
2 總體布局
三元宮在清朝經(jīng)歷了多次修復,曾一度規(guī)模龐大。乾隆五十年《重修斗姥殿碑記》記載了當時三元宮的具體情況:“山門內(nèi),前殿以奉三官大帝,此觀所由名歟。歷東西包臺拾級而登,則斗姥在焉、老君、五祖兩殿左右夾輔?!背说鹊钣?,觀內(nèi)還有北極殿、鮑姑祠、五祖洞、禮拜亭、齋堂、祖堂及惜字亭等。道光十七年(1837),三元宮主持黃明治刻立的《重修三元宮碑記》里,記載了當時的重修范圍包括:“將頭門、齋堂、香亭、三官殿、靈官殿、雨仙殿、觀音殿、祖堂、新客廳、山舫各處或加以補葺,或始事經(jīng)營?!?/p>
現(xiàn)存的三元宮大致保留著清末重修時中軸基本對稱的格局。三元宮利用地勢層層組織院落,院落之間用步級逐漸抬高,次序清晰。中軸線從南至北依次為山門靈官殿、三元殿、老君殿,兩側(cè)另建有鮑姑亭、缽堂、齋堂、客堂、鮑姑殿、天后殿、呂祖殿。每個殿堂為一級平臺,層層漸高(圖2)(圖3)。三元殿平臺最高,建筑高度也是最高,是整個道觀的最高點,以其明顯的主體地位統(tǒng)率整個宮觀。
廣州市有歷史記載的的十方叢林有三元宮和應元宮。應元宮已消失,現(xiàn)在的三元宮仍可稱為十方叢林,但較以前的規(guī)模少了許多,現(xiàn)總占地面積有三千多平方米,道觀的管理方式較以前也有了靈活變動。三元宮現(xiàn)管理人員以道侶為主,與道教傳統(tǒng)分工和地方習慣相結(jié)合,設住持、都管、巡照、知客、文書、庫房、殿主、都廚等。根據(jù)三元宮的功能分區(qū)布局,可以將其分為三個主要區(qū):祭祀?yún)^(qū)、本觀道士生活區(qū)、掛單道士接待區(qū)。其中以祭祀?yún)^(qū)為主,包括供奉神靈的殿堂和庭院;本觀道士生活區(qū)包括齋堂、后花園、宿舍;掛單道士接待區(qū)包括缽堂和客堂。
3 主要單體建筑
3.1 山門(靈官殿)
三元宮的山門與靈官殿結(jié)合為一體,邁入山門,抬頭便可看到山門正中上方供奉靈官。山門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建,為廣州現(xiàn)存道觀中規(guī)模最大,總面闊五開間,共23.12米,總進深三開間,共16.95米,人字形風火山墻,兩側(cè)為耳殿。石門額上刻有“三元宮”,兩側(cè)石門夾刻有對聯(lián):“三元古觀”、“百粵名山”。
3.2 三元殿
廣州道教建筑通常等級不高,大殿規(guī)模較佛教的要小一些,常見為三開間、五開間。三元宮的三元殿(圖4)(圖5)是廣州現(xiàn)存道教宮觀中體量最大的大殿,平面共五開間,通面闊18.64米,五進深,總進深16.98米,闊深比1.1,接近方形,心間大于次間,柱網(wǎng)整齊。大殿前建有拜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空間。三元宮的拜廊做法獨特,大殿之前為拜廊,兩側(cè)為鐘鼓樓,拜廊的屋面與鐘鼓樓連為一體,同時也與大殿檐口屋面相接,且用減柱造,既增大了祭祀空間,又襯托大殿入口空間高大雄偉(表1)。
三元殿正立面(圖6)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底層為堅固的石基座,中間為黑漆木質(zhì)圓柱,上部為碌灰筒瓦覆面的歇山頂。大殿的基座較高,利用地勢高差,殿前有多級臺階,顯得大殿雄偉高大。建筑基座、柱礎為石質(zhì),這與廣州潮濕多雨的氣候有關。檐柱為圓柱,木質(zhì),無升起,廣州道教建筑色彩比較簡單且偏灰色調(diào),柱子多涂黑漆。
三元殿(圖7)心間為抬梁式與穿斗式組合梁架,架桁屋前后七步梁,前后檐用乳袱和插拱出挑。殿前拜廊八架卷棚頂,減柱造。廣州道教建筑較少采用斗拱,三元殿僅在檐廊采用隔架科斗拱(圖8)。
廣州道教建筑屋面多平緩,這與廣州地區(qū)臺風多有關,屋面平緩有利于抗風。大殿屋面明顯呈柔和曲面,坡度下緩上陡。殿身前后挑檐枋水平距離為1786cm,舉高為491cm。舉高比為1/3.64,坡度平緩。根據(jù)下面列表,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三元宮的三元殿建筑屋架的舉折最為平緩,較《營造方式》規(guī)定的1/3要小得多(表2)。
三元殿內(nèi)神像前面擺設兩排兩列加正中共五張供桌,如果道士人口較多,在后排繼續(xù)增加供桌,三元殿內(nèi)一般共擺設10張道士使用的供桌。這個具有神圣意義的區(qū)域是不容許普通人隨便進入,所以我們常會看到有欄桿將此區(qū)域圈圍。道士們在此做早晚經(jīng)課,或主殿神靈的神誕、重大節(jié)日,在此做齋醮科儀,每個桌子上放有不同的法器,正中的桌子放置道教小五供。在神靈塑像前擱長條形香案,放置祀奉神靈用的香花供果,燈燭寶瓶等。香案前留出一片空間,放置一些跪墊,供善男信女跪拜祈愿用。
3.3 其他建筑
除三元殿以外,三元宮另有老君殿、鮑姑殿、天后殿、呂祖殿,置于三元殿后側(cè)和左右兩側(cè),建筑等級相對稍低。殿堂尺寸較小,硬山屋面,一般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梁架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殿前當心間設門。缽堂、客堂、齋堂等附屬建筑位于中軸線兩側(cè)或后面的配屬用房承擔。辦理掛單事宜的場所為“缽堂”,位于三元殿的右側(cè),正中設門,裝飾簡樸。三元殿左側(cè)另辟一四合院落建客堂,留宿掛單道侶,平日里三元宮的道士也住此院內(nèi)。
4 小結(jié)
廣州的道教宮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也具有很強的民俗色彩,不像佛教寺廟那樣規(guī)范化,也不像孔廟那樣近于刻板。三元宮是廣州市典型道觀代表之一,歷史悠久,多次修葺仍大致保留著明清時期總體布局,是廣州市內(nèi)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道觀,至今香火依舊很旺,其選址、總體布局以及建筑形制等遵從道教的核心教義,又體現(xiàn)地域特色。
參考文獻
[1] 廣州宗教志編撰委員會編.《廣州宗教志資料匯編(第二冊道教)》.1995年
[2] 喬勻.《中國古建筑大系——道教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3] 楊崇林.《中國建筑藝術全集(道教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4] 黎志添.《廣東地方道教研究》.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5] 潘麗娟.《道教建筑制度研究》.華南理工大學碩士論文.1997年
中國科技博覽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