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渤海國史研究中武則天稱謂探析

2017-05-30 15:20:57姜華昌宋純路綦中明
關鍵詞:武則天

姜華昌 宋純路 綦中明

[摘要]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的一位女皇帝,她在執(zhí)政期間改國號為大周(武周),其身份具有多重性。在歷史上,對其稱謂主要有“武后”“太后”“大周皇帝”“武則天”等不同稱謂,因這些稱謂各有道理,所以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關于武則天的稱謂,應該以其改國號大周為界限,之前可以其夫系稱謂“武后”“太后”為主,而在大周執(zhí)政時期應稱“皇帝”。武周時期,爆發(fā)營州之亂,靺鞨國建立,然而有的渤海國史研究者卻記述其建立于大唐時期,稱則天皇帝為“武后”“太后”。筆者認為,渤海國應建立于“武周時期”,歷經(jīng)中原的武周、唐、后梁、后唐四個朝代。

[關鍵詞]渤海國;大周;武則天;營州之亂

[中圖分類號]K24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36121(2017)03011405

唐載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大周或武周。公元705年(唐神龍元年),唐中宗復位,恢復唐國號,為其母上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武則天不僅是唐代的皇后,而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身份具有多重性。然而,在封建社會“三綱五常”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武則天大周皇帝的身份往往被人們忽略,而多將其稱為“唐代則天皇后”“唐太后”或“唐武后”。筆者認為,在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以其在夫系的家庭稱謂稱其為“武后”,忽略了大周王朝的存在和其為大周王朝皇帝的歷史事實,有失偏頗。因為,歷史事件與人物都是有階段性的,所以對于武則天的身份稱謂問題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一、關于武則天的稱謂

武則天不僅是唐代的皇后,而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曾建立大周王朝,所以她具有多重身份,故而古今史書對其稱謂也各異。

(一)古籍記載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有記載:“武太后萬歲通天元年五月,窟哥曾孫松漠都督(羈縻松漠都督府屬,今柳城郡)李盡忠,與其妻兄歸誠州刺史孫萬榮殺都督趙文簿儔反,陷營州(今柳城),自號可汗。”[1]569

后晉劉昫等修撰的《舊唐書》第199卷下《渤海靺鞨傳》記載:“營州之亂“則天不能討?!?/p>

《舊唐書》卷198《西戎·于闐》有記載,公元693年大周則天皇帝“天授三年,伏阇雄卒,則天封其子璥為于闐國王”[2]5305。

北宋司馬光主持編撰的《資治通鑒》的《唐紀》中,將武則天在位(690705)15年的大周稱大唐,稱則天皇帝為“皇后”或“太后”。此外,《資治通鑒》只有“唐紀”沒有“周紀”,否認大周的存在,也不承認武則天是皇帝。15年的周朝全以唐朝代替。

《資治通鑒》記載營州之亂時將大周稱唐朝。公元697年,“春三月,戊申,清邊道總管王孝杰、蘇宏暉等將兵十七萬與孫萬榮戰(zhàn)于東硤石各,唐兵大敗,孝杰死之”[3]5058稱則天皇帝為太后:“前益州長史王及善已致仕,會契丹作亂,山東不安,起為滑州刺史。太后召見,問以朝廷得失,及善陳治亂之要害十余條?!?/p>

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撰的《新唐書》亦稱則天為武后。如,在《新唐書·渤海傳》記載:“武后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盵4]219《冊府元龜》記載:“唐武后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武則天稱大周皇帝已四年)新羅王金政明卒……”。[5]213

上述《通典》《資治通鑒》《新唐書》《冊府元龜》等史籍基本都忽略了武則天在武周王朝皇帝的稱謂,皆以夫系稱謂稱呼她。

(二)近人著述

近現(xiàn)代學者對于武則天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如,呂思勉的《中國大歷史》稱武則天為“則天皇帝”[6]。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則稱“武則天”。[7]范文瀾、蔡美彪的《中國通史》稱武則天為“周武帝”。[8]白壽彝的《中國通史》稱武則天為“天后”。[9]張岱年、季羨林的《中國全史》稱武則天為“天后”“圣母神皇”“圣母神皇武曌”“女皇”。[10]臺灣學者李定一的《中國史綱》則稱:“天后”“則天時代”[11]崔瑞德的《劍橋中國隋唐史》稱武則天為“武后”。[12]法國謝和耐的《中國社會史》則稱“武則天”。[13]

綜上所述,史書上對武則天的稱謂主要有“武太后”“武后”“則天大圣帝”“則天皇帝”“武則天”“武瞾”,等。這些稱謂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夫系稱謂,即將其視作其夫家一員,如“武太后”“武后”等;(二)行政稱謂,即將其視作國家的統(tǒng)治者的稱謂,大帝、皇帝等;(三)第三人稱稱謂,即不將其納入任何一系統(tǒng)的稱謂,直接了當以人名稱謂,如“武華姑”“武媚娘”“武瞾”。筆者認為,治史者對武則天的各類稱謂應該有嚴格的時間節(jié)點,不能三種稱謂混用。

(三)武則天稱謂之辯

對武則天的三個稱謂,可以說每個稱謂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以“后”來稱謂她,是從夫的稱謂,家族觀念濃厚一些,應該在武則天未做皇帝之時;以皇帝的稱謂稱呼她,則政治的觀念強一些,然而必須在公元690——705年的時間段內(nèi);以第三人稱名字稱呼她,既不體現(xiàn)政治地位也不關乎家庭關系,僅指獨立的個人。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蘊,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史觀。在史書的寫作過程中,尤其像武則天這樣身份復雜的人究竟用什么稱謂來描述,一直困擾著學者們,至今仍無統(tǒng)一的標準。筆者認為,對于武則天的稱謂應該以公元690年為界,在稱謂上加以區(qū)分似乎更為合理。在武則天未改國號為大周之前,應該重視其家庭身份及政治地位,稱其“武后”“天后”;唐高宗逝世,中宗即位稱其為武太后或唐太后更為準確。因為,此時其也只是以皇后的身份掌握國家大權,處理朝政,尚未改朝。在載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稱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到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復位,這一時期應稱其為“大周皇帝”或“則天大帝”,因為此時其主要身份為一個朝代的統(tǒng)治者,應淡化其家族稱謂。

目前,學術界對于武則天稱謂問題主要集中于“武后”與“大周皇帝”這兩個稱謂上。如果以690年為界來對武則天的稱謂進行區(qū)分的話,不僅兼顧了前期武則天唐代皇后的身份,也尊重了武則天稱帝改元的歷史事實。

二、武周時期的營州之亂

武則天統(tǒng)治中期(公元696年),居于營州城邊的契丹松漠都督府都督李盡忠與歸城州刺史孫萬榮起兵反抗大周統(tǒng)治,史稱“營州之亂”。

(一)起因與經(jīng)過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東北契丹族聚居區(qū)發(fā)生自然災害,谷物欠收,饑荒嚴重,營州都督趙文翙理應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墒牵坏唤鉀Q災民的吃飯問題,而且多次對契丹首領像對待奴仆一樣地欺壓。于是,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舉旗造反。營州之亂發(fā)展迅速,很快攻下營州,趙文翙被殺。叛亂中期,孫萬榮又提出反抗大周統(tǒng)治,恢復大唐的口號。史載:“孫萬榮之圍幽州也,移檄朝廷曰:‘何不歸我廬陵王?”[14]5821叛亂后,李盡忠自號“無上可汗”,以孫萬榮為將,兵眾數(shù)萬,號稱十萬攻崇州,又進逼檀州。則天帝大怒,命大周左鷹揚衛(wèi)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張玄遇、司農(nóng)少卿麻仁節(jié)等28將率兵鎮(zhèn)壓營州之亂。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七月,則天帝下制(武則天稱帝后改皇帝下召為下制):任命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姚璹副之,以防備契丹攻擊,并改李盡忠名字為李盡滅,孫萬榮為孫萬斬。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八月,則天帝下制:任命左鷹揚衛(wèi)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張玄遇、司農(nóng)少卿麻仁節(jié)與契丹戰(zhàn)于硤石谷,大周軍隊敗退。張玄遇、麻仁節(jié)被叛軍俘虜。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九月,叛軍節(jié)節(jié)勝利,大周軍隊兵力不足,則天帝下制曰:“天下系囚及仕庶家奴驍勇者,官償其直,發(fā)以擊契丹”,即官府出錢贖出犯人及富人家奴仆,訓練成士兵,去抵抗契丹等叛軍;并下令崤山以東靠近邊地各州設置武騎兵團,任命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為右武衛(wèi)大將軍,充任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征討契丹叛軍。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十月,李盡忠去世。孫萬榮率軍繼續(xù)抗擊大周軍隊,不久,突厥阿史那默啜乘機幫助大周攻打契丹松漠地區(qū),俘獲李盡忠、孫萬榮妻兒而歸。則天皇帝非常高興,晉升阿史那默啜為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三月,則天皇帝下制:夏官尚書王孝杰、羽林衛(wèi)將軍蘇宏暉率兵十七萬征討契丹,大周軍到達東硤石崖巖之地,蘇宏暉逃走,王孝杰墜崖而亡,大周軍幾乎全軍覆沒。不久,孫萬榮在柳城西北四百里處憑險要地筑新城,安頓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及所獲物資,派妹夫乙冤羽留守新城,孫萬榮率軍奮力攻打幽州。

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五月至六月,則天帝任命金吾衛(wèi)大將軍河內(nèi)郡王武懿宗為神兵道大總管等重要將領,率20萬大軍繼續(xù)討伐契丹。孫萬榮擔心突厥軍與大周軍前后夾擊新城,便派5人去與突厥阿史那默啜聯(lián)系,結(jié)果3人被殺,兩人成為突厥兵的向?qū)?。大周與突厥聯(lián)合發(fā)兵攻打契丹新城,圍攻三日,攻下新城。

孫萬榮率軍在幽州與大周軍對峙,聞報新城被攻克,軍中大亂。奚人背叛孫萬榮,從后面攻打契丹軍,大周軍隊神兵道總管楊立基攻打前鋒,前軍總管張九節(jié)派兵在中途截擊,孫萬榮在前后夾擊下,無處逃竄,終于失敗,大周軍俘獲契丹將領何阿小,降別將李楷固、駱務整。孫萬榮與家奴輕騎逃往潞河東,疲憊不堪,躺在樹下休息,被家奴所殺。大周獲勝,則天帝非常高興,為了慶賀平定營州之亂的勝利,于萬歲通天二年九月(公元697年)武則天大赦天下,改元神功。

(二)靺鞨國的建立

營州之亂雙方參戰(zhàn)兵力多達六七十萬人,暴亂初期以當?shù)財?shù)以萬計的契丹人為主力,在李盡忠、孫萬榮的率領下發(fā)展迅速,卷入這場叛亂的,除了不少的漢人,還有奚、霫、高麗遣民、室韋人等。同時,使成千上萬的靺鞨民眾登上歷史舞臺,譜寫新篇章,建立了靺鞨國。

營州之亂是靺鞨國建立的導火索。大祚榮率領的東征隊伍,在天門嶺之戰(zhàn)大勝武周降將李楷固部之后,繼續(xù)東歸,并且隊伍有所擴大?!杜f唐書·渤海靺鞨傳》載:“道路阻絕,則天不能討。大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地,據(jù)東牟山,筑城以居之,大祚榮驍勇善用兵,靺鞨之眾及高麗余燼稍稍歸之。圣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于突厥。”《新唐書·渤海傳》記載“……王師道絕,不可討。大祚榮并比羽之眾,持荒遠,乃建國,自號振國王。遣使交突厥?!薄秲愿敗酚涊d:“渤海靺鞨,圣歷中,高麗別種大祚榮自立為振國王”。上述史實證明:大祚榮在公元698年(圣歷中)在東牟山(吉林省敦化縣境內(nèi)的城山子山城)建立振(震)國,又稱靺鞨國。

三、渤海國史研究中的武則天稱謂

民國時期黃維翰所著《渤海國記》中載:渤海國“始唐武后圣歷二年。”[15]143

東北史研究的著名學者金毓黻先生認為,營州之亂發(fā)生在唐朝:“蓋仲象父子徙居營州,附于契丹曾與李盡忠同黨叛唐。”[16]261并且也稱武則天皇帝為武后。且認為“渤海立國,始自唐武后,訖于后唐明宗?!盵17]1《渤海簡史》在描述營州之亂時認為,“武則天為了分化反唐隊伍,封靺鞨酋長乞四比羽為許國公,封粟末靺鞨的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免他們反對唐王朝的罪行?!盵18]17

《渤海國》敘述“乞乞仲象在被唐兵追擊中死去?!盵19]9

《渤海故都》敘述營州之亂時說:“女皇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正值唐之盛世,但是這不等于天下太平?!盵20]34

可見,20世紀以前出版的許多渤海國史專著或論文在營州之亂和靺鞨國的建立的史實敘述時,多數(shù)稱武則天為女皇,這是十分可喜的,但卻忽視了武則天建立大周的歷史事實。

據(jù)《唐代墓志匯編》所載,自天授元年(690)至神龍元年(705),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墓志多書這一時期為“大周”“周”[21]的稱謂。如,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弘化大長公主,故于武則天圣歷元年(698年)五月,由云騎尉吳興姚略撰寫的志文也書“大周故弘化大長公主李氏賜姓日武,改封西平大長公主墓志銘并序”,且志文也稱“我大周以曾沙紉地練石張?zhí)?,萬物于是惟新,三光以之再朗”。[22]274不僅如此,青海國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墓志銘也稱當時為“大周”。青海國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墓志也書‘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銘三行九字”,志文也書“周故鎮(zhèn)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wèi)大將軍,青海國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墓志銘并序”。[22]276

由此可知,武則天在位時期已經(jīng)改元,發(fā)生在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應該與發(fā)生在唐代的歷史事件有所區(qū)分,應該稱“大周時期”,才更加符合歷史的事實。

21世紀以來,在渤海國史研究中,某些著作還在個別地方使用“武后”的稱謂,將大周稱為唐朝。例如:《渤海史論》在敘述營州之亂時說:“孫萬榮掠幽州,擊敗唐將武攸宜部,武后令武懿宗等率大軍20萬攻契丹?!盵23]53再如,《渤海王國100題》:“公元960年,即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營州地區(qū)發(fā)生了‘反唐起義”,[24]1將大周稱為唐朝。還有《說說唐朝的海東盛國》:“李盡忠與孫萬榮決定乘機舉兵反唐……這場反唐暴動,史稱‘營州之亂”[25]17。

在渤海國史的研究熱潮中,不少外國學者著書立說,也同樣存在著上述問題。以日本津田左右吉所著《渤海史考》為例:“暫屈于營州之地,以待時機者,至唐武后萬歲通天之年(西紀六九六年)契丹李盡忠叛。”[26]25

歷史唯物主義史觀認為,分析和研究歷史“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lián)系,考察每個問題都要看某種現(xiàn)象在歷史上怎樣產(chǎn)生,在發(fā)展中經(jīng)過了哪些主要階段,并根據(jù)它的這種發(fā)展去考察這一事物現(xiàn)在是怎樣的?!盵27]43渤海國史中的營州之亂和靺鞨國的建立是中國古代中世紀東北歷史上的兩件大事,都發(fā)生在武則天稱帝的大周(公元690—705年)中期,然而,許多研究渤海國史的史書卻把大唐與大周混為一談,不稱武則天為“皇帝”,而稱其為“武后”或“太后”。筆者認為,這一時期稱武則天為“女皇”“皇帝”,側(cè)重于政治地位的稱謂更為準確、恰當,由此,在研究渤海史時,大周王朝存在的15年是不能以唐朝來代替的。

武則天的身份具有多重性,稱謂有“武后”、“大周皇帝”、“則天” 和“武瞾”,這三類稱謂可以公元960年其改國號為大周為界限,960年以前可以其夫系稱謂“后”為主;其執(zhí)政時期應稱其“大周皇帝”。渤海國祚國229年,建立于大周皇朝,發(fā)展于大唐皇朝形成海東盛國,公元907年唐滅亡,渤海朝貢五代的后梁、后唐,公元926年滅亡,準確地說,渤海國經(jīng)歷了中原的周、唐、后梁、后唐四個朝代。

[參考文獻]

[1]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6.

[3]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93.

[4]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7.

[5](轉(zhuǎn)引自)孫進己,等.東北古史資料叢編[C].沈陽:遼沈書社,1990.

[6]呂思勉.中國大歷史[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

[7]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三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8]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第四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9]白壽彝.中國通史·隋唐時期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張岱年,季羨林.中國全史[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11]李定一.中國史綱[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2.

[12]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13][法]謝和耐.中國社會史[M].黃建華,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5]黃維翰.渤海國記[M].遼海叢書[C].沈陽:遼沈書社,1985.

[16]金毓黻.東北通史(上編)[M].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

[17]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M].長春: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

[18]王承禮.渤海簡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19]李殿福,孫玉良.渤海國[M].文物出版社,1986.

[20]朱國忱,金泰順,李硯鐵.渤海故都[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

[21]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2]張立勝.物華天寶[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0.

[23]鄭永振,李東輝,等.渤海史論[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24]王林晏.渤海王國100題[M].沈陽:白山出版社,2009.

[25]王林晏.說說唐朝的海東盛國[M].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12.

[26]津田左右吉.渤海史考[M].陳清泉,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發(fā)行,1970.

[27]列寧.列寧選集·第4卷[M].中共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責任編輯]李獻英

猜你喜歡
武則天
“離貓為你守四方”——《大云經(jīng)神皇授記義疏》中的武則天
MYTH AND MECHAS
漢語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3:30
武則天的遺囑
公民與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20
差點被武則天殺了
愛你(2016年19期)2016-11-25 21:35:50
為武則天守陵的61尊石像為何都沒腦袋
劉曉慶 四演“武則天”
時代人物(2015年10期)2016-01-20 00:22:10
武則天陵墓前“無字碑”解讀
武則天與文化中國
雕塑《武則天》的一點體會
雕塑(1999年1期)1999-06-28 05:01:06
關于武則天評價問題
讀書(1997年5期)1997-07-15 05:30:12
磐安县| 葫芦岛市| 平塘县| 房产| 太保市| 新竹县| 邮箱| 萨迦县| 萨嘎县| 五莲县| 江源县| 武宣县| 历史| 永顺县| 桦甸市| 仁化县| 太保市| 翼城县| 云霄县| 永靖县| 齐齐哈尔市| 湘潭市| 威远县| 额敏县| 措勤县| 纳雍县| 九寨沟县| 乌兰县| 宁强县| 英德市| 淅川县| 祁门县| 娄烦县| 罗定市| 巴楚县| 获嘉县| 昌平区| 耒阳市| 晋宁县| 工布江达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