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超
摘 要:我國國民經濟的穩(wěn)定運行,致使許多房地產行業(yè)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機會,大規(guī)模的房地產開發(fā),使得工程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這直接導致了建筑在開發(fā)設計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在資源生物能耗上越來越大,這些資源的耗費不僅會對資源的有效保護產生阻礙,在建設過程中,也會直接對環(huán)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文章針對建筑開發(fā)設計過程中降低耗材使用量的方法,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可以給相關人員的工作開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規(guī)劃設計;設計方法;建筑布局;節(jié)能設計
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種類定義上屬于人工打造的環(huán)境。建筑在使用功能上,可以滿足人類在物質以及精神生活上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導致許多人對物質文化需求上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直接導致了許多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開發(fā)與建設。這些建筑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僅給環(huán)境和資源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同樣會產生非常多的污染。為了將能源消耗上的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項目施工人員不僅要對建筑開發(fā)的整體設計進行節(jié)能上的規(guī)劃,也要在建設過程中,將建筑材料的使用,進行節(jié)能上的選擇與處理。
1 低能耗居住建筑設計方法
選址的節(jié)能問題是一個與自然整合的問題,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盡量利用自然環(huán)境來創(chuàng)造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建筑選址需爭取日照,避風建宅。建筑基地宜選在向陽的地段上,為爭取日照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而不適宜選擇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處,因為冬季冷氣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對建筑物的“霜洞”效應,位于凹地的底層或半地下建筑為保持所需的室內溫度所消耗的能量,就會相應地增加。
2 建筑單體設計
2.1 平面設計
對建筑的平面進行相應的設計時,通過巧妙的布局,也可以獲得很滿意的節(jié)能效果。例如,在對電梯、樓梯、管道井等這些設備進行位置上的布置時,盡量將這些基礎設施放置在建筑的南側或是西側,這樣處理的原因是可以有效遮擋日光的照射,同時,能夠與這些基礎設施相連的房間不僅可以減少熱量上的消耗,也可以節(jié)省施工上的步驟。許多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喜歡給住宅配上占地面積比較大的落地陽臺,這種陽臺在開發(fā)過程中,主要的功能是為了觀景或是作為室內外的過度空間。這種窗戶在設計過程中,建筑師會將其作為豐富建筑立面的設計元素,但是實際上在我國四季分明的地區(qū),還能起到遮陽和通風的作用。
2.2 立面設計
施工人員開展施工上的步驟時,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對施工立面上的設計進行相應的考慮。立面設計主要設計范圍是建筑的墻體的打造,施工人員在對建筑住宅的墻體角度進行設計時,需要對當地的氣候特點進行考慮,根據這些氣候上的特性,對墻體的角度進行相應的規(guī)劃,例如,在設計過程中采用外傾斜的施工方法,可以讓屋面通過設計施工以后獲得更大的遮陽面。此時,內傾斜的南墻屋面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陽光與熱能??梢詫⒍纠滹L導向天空,減少冬季風的風壓,以此降低圍護結構的熱滲透,同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立面效果。
2.3 遮陽設計
在對建筑進行遮蔽陽光上的處理時,施工人員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空調設備安裝上的位置。在不知規(guī)劃過程中,首要考慮的,是減少陽光直射進屋頂墻面臥室窗戶。這樣的處理技術也形式多樣。低科技含量低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植物或是深凹窗等處理措施對陽光進行遮蔽??萍己恐械鹊募夹g處理措施,是選擇透光性的遮陽布或是熱反射窗簾,對陽光進行手動調節(jié)的遮蔽,最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應用進陽光遮蔽處理措施中,可以隨著太陽光入射角度進行強度變化的智能化遮陽措施。
2.4 門窗設計
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減少門窗上的安裝面積,讓室內的熱量可以得到長久的保持。人們在對太陽能的利用上,一直存在著許多影響因素,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是冬季白天建筑朝南向,為了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施工人員會盡量將朝南向的窗口進行擴大設計處理,但是到了夜晚這些擴大處理的窗口,也會在夜間耗損更多的熱量。門窗如何進行構造上的處理,是是保障熱量盡可能流逝少的主要影響因素。施工人員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在保證日照采光等采光設施可以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外門窗洞口的面積,這樣可以保證屋內的熱量可以以最慢的速度流失。同時,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門窗采用的材料也會對熱量的損耗情況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施工人員應該盡量采用那些密閉好門窗材料,而且在安裝過程中還要使用一些技術手段對這些門窗的縫隙進行填充處理,如果是我國北方地區(qū),開展門窗上的安裝步驟時,可以采取雙層安裝處理方法。雙層真空玻璃窗不僅可以達到良好的保溫效果,也能讓門窗的氣密性得到相應的提升。防止空氣在窗戶中進行對流運動時,消耗屋內的熱量。
3 形體系數規(guī)范
隨著我國環(huán)境友好型建設口號的提出,我國目前制定的節(jié)能指標是條形建筑的形體系數不能超過0.35,點式建筑的形體系數不能超過0.4。設計師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必須要滿足以上兩種要求,而滿足這兩種要求的情況下,建筑面積就會相應的縮小,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損失也會得到降低處理。
設計人員為了將建筑節(jié)能上的指標進行良好的滿足,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應該盡量在設計過程中就對建筑的形體數據進行相應的控制,有些建筑在造型上的需要,無法避免的需要對形體系數進行擴大處理,此時應該安排施工人員對建筑外墻的圍護結構進行熱阻上的施工,增加圍護結構的數量。
4 結語
我國目前建筑施工的行業(yè)的發(fā)展正處于起步階,建筑數量的擴大,使得我們建筑行業(yè)在迎接發(fā)展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建筑設計師不僅要對建筑的使用功能進行相應的技術考慮,同時還要在設計過程中將環(huán)保與現代技術融入進施工過程中去,不僅要有獨特的造型設計,也要與當地的文化進行良好的融合,讓建筑的整體結構可以與城市的文化氛圍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王學宛,張時聰,徐偉,等.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與典型案例研究[J].建筑科學,2016,32(4):44-53.
[2]蔣凌林.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法與案例分析[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8):22.
(作者單位:大慶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