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來,合肥市直面應試教育的壓力,從“易”處著眼,從“細”處規(guī)劃,敢于堅持,大膽突破,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走出去”,放飛思想,親近自然,強健體魄,拓寬視野,鍛煉能力。如今,該活動已成為引領全市各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
一、敢于擔當,讓研學旅行率先啟動
出于安全考慮,一段時間以來,國內許多省市教育部門禁止中小學組織學生集體出游,或是不提倡學校組織大規(guī)模異地出游。知行不一凸顯了教育的糾結和無奈。但一紙禁令終究擋不住學生對自然的渴望。每年總有些學生避開學校和老師,偷偷摸摸自行組織出游,這種活動,沒有對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隱患更大。2008年7月,合肥市放開禁錮學校的繩索,從小處起步,結合合肥本土資源,在全國率先啟動“萬名學生合肥工業(yè)游”活動。
合肥是工業(yè)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有35個工業(yè)行業(yè)、200多個工業(yè)門類,“工業(yè)立市”是合肥的基本發(fā)展戰(zhàn)略。在工業(yè)游的最初規(guī)劃和設計思想中,合肥市教育局始終思路清晰,不僅敢為人先不懼擔當,更是凸顯工業(yè)游與傳統(tǒng)游山玩水式旅游的根本性不同—它不是工業(yè)和旅游的簡單疊加,而是知與行的統(tǒng)一,在參觀游覽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力求給學生提供一種游學和求知相融合的體驗過程。這個思路也是合肥市以工業(yè)游為起點之后,大規(guī)模開展研學旅行的主導思想。
近十年來,已有幾十萬學生從工業(yè)游中受益,在范圍、路線、內容等方面不斷拓展。范圍上,已從合肥市區(qū)學校延伸到四縣,實現(xiàn)了范圍上的全覆蓋,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也加入這一行列;路線上,已經(jīng)走出合肥,并逐漸形成以工業(yè)游為主體,以科技游和文化游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學校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出游線路;內容上,更加注重知行統(tǒng)一,不斷完善征文、演講、繪畫、攝影等游后活動,引導學生將旅行視作獲得新知的開始,而不是簡單旅行的結束。“萬名學生合肥工業(yè)游”活動為研學旅行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后,規(guī)模更大的研學旅行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在謹慎擔心和充滿期待之中,轟轟烈烈地鋪開。
目前,合肥市的研學旅行活動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不斷地拓展延伸,從春季的研學旅行到寒暑期的游學,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從涵蓋傳統(tǒng)文化的國學之旅、紅色之旅、民俗文化之旅到凸顯本土特色的徽文化之旅、名人探訪之旅、名校勵志之旅等,已形成穩(wěn)定良好的發(fā)展格局,成為合肥素質教育的“全國品牌”, 并且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把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yè)游”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tǒng)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
二、完善機制,讓研學旅行落到實處
機制的完善對于推進研學旅行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多措并舉,務求落實。
1.建章立制
2008年底,合肥市制定了《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這是我省首部關注中小學校園安全的地方性法規(guī)?!稐l例》首次明確并細化了學校應當承擔責任的11種情形和不承擔責任的8種情形,把學校從“無限連帶責任”中解脫出來,對集體出游活動起到積極的促成作用。 2011年初,合肥市教育局專門下發(fā)《關于在中小學生中全面開展強健體魄磨練意志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活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小學階段:每位學生至少參加1次為時1天的集體遠足活動。初中階段:每位學生參加1次長途拉練,進行2~3次應急演練和初一新生入學前軍訓。高中階段:每位學生參加1次集體遠足、體驗考察或研學旅行等活動,進行2~3次應急演練和高一新生入學前的軍訓。”2012年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全市中小學認真組織研學旅行、工業(yè)游等社會實踐活動”。
2013年初,合肥市教育局根據(jù)安徽省教育廳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方案》,確定合肥一中等4所市屬學校、合肥五十中等 23所縣市區(qū)學校為試點學校,同時要求各縣市區(qū)教育主管部門和各試點學校結合區(qū)域實際、學校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試點方案。
為了建立研學旅行長效機制,2013年4月,合肥市教育局通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幾易其稿,制定了《關于開展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一方面鼓勵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研學旅行活動。2017年根據(jù)教育部等11部委《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及有關省市有關文件要求,結合合肥市實際情況,經(jīng)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yè)游”活動。并且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進一步深入開展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加強安全管理,推行研學旅行課程化、建立健全中小學階段研學旅行課程體系。提前做好活動主旨的教育,力求每位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目的參加活動。
2.明確職責
明確由合肥市教育局團委和學生事務管理中心負責該項活動的管理、監(jiān)督和指導。要求各縣區(qū)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成立相應組織,明確專人負責,有計劃推進研學旅行活動。明確研學旅行經(jīng)費由學校支持一部分,學生個人拿一部分,對于特困學生給予減免。
3.加強考核
為了督促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我們將此項活動納入對縣市區(qū)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之中。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高中階段,我們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活動結果納入學分管理體系并計入2~3學分;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活動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
三、嚴格管理,讓研學旅行安全有序
安全是這項活動最核心的問題。合肥市教育局要求學校不漏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考慮到每一個細節(jié),以顯微鏡的細致性審視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
1.要求學校實行旅行社招投標制度,疏通安全源頭
在2008年“工業(yè)游”開展之前,合肥市教育局公開招標了一家旅行社承擔具體組織工作。《合肥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所委托的旅行社需是4A級以上等級,投保責任險保額不低于60萬/人,旅游人身意外險保險額不低于25萬/人,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由于我們對旅行社的要求“過于嚴苛”,一些旅行社甚至知難而退,主動退出競標。我們對學校也明確要求要通過旅行社組織,由校長領導的研學旅行領導小組公開招標。同時要求為學生100%買保險,對學生入住的賓館和飯菜標準也作出相應要求。
2.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安全預案
合肥市教育局嚴格要求具體組織研學旅行的學校在制定研學旅行活動方案時,必須涵蓋安全管理方案,事先對包括學生走失、歹徒行兇、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作出應急方案。將活動方案與安全預案做到“四同時”,即同時制定、同時部署、同時實施、同時反饋。在多年的實踐基礎上,我們編制了《旅行社安全行駛記錄表》《學生考察過程表現(xiàn)記錄表》以及《研學旅行活動情況反饋表》等,從制度和措施上保證研學旅行順利開展。
3.要求學校暢通家校聯(lián)系,加強安全教育
在開展研學旅行活動之前學校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與家長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持。當然更重要的是出游之前和出游之中,學校要選擇安全性高的地方開展研學旅行。線路確定后,學校要召開全體學生大會和帶隊班主任、帶隊教師會議,認真學習相關制度和要求,合理分工,明確責任,強化細化過程管理。提前派教師到目的地做調查,對車輛、行程、住宿、餐飲等進行前期調研,要求每條線路安排2~3名教師跟隨,承擔學生管理及安全保障。
四、精心策劃,讓研學旅行生動有效
研學旅行的關鍵字是 “學”和“行”,“行”要生動,“學”要有效。這就需要以教育性為目的的精心策劃,才能確保學生從研學旅行當中真正受益。
一是賦予各學校在組織實施上的自主權。學校提前一年就著手制訂研學旅行計劃,并將之納入學生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二是策劃“行”的內容。在活動內容、線路設計上策劃明確主題,注重突出研學旅行的專業(y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如合肥一中組織了徽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儒家思想與中國文化、紅色之旅等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一些學校還延伸開發(fā)了勵志夏令營、與結對學校學生夏令營、高三考前放松游等活動。
三是鞏固“學”的效果。在出發(fā)之前組織文化預習。結合研學線路,邀請有關專業(yè)教師開設專題講座。同時要求學生利用圖書資料或網(wǎng)絡資源查詢當?shù)氐淖匀伙L光、人文習俗及歷史文化等內容。有的學校研學路線就是在發(fā)動班級上報考察主題、地點的基礎上,由學校最終整合確立。在研學旅行途中鼓勵學生使用必要的記錄工具,隨時留存相關資料。在研學旅行之后以征文攝影評比比賽、結集出版、研究性成果展示、優(yōu)秀學生評選等多種形式展示學的成果。而在研學旅行全程中無處不在的同伴互助、自我管理更是讓學生學會交往,學會融合,受益
終生。
四是注重示范引領。合肥市教育局每年舉辦一次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方案”展示、評選、觀摩活動,供全市中小學學習、借鑒,以促進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fā)展。
合肥市開展的大規(guī)模的研學旅行讓合肥的學生真真切切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了自然,走近了生活,走向了智慧和未來。研學旅行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情感的同時,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了解了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拓寬了認知的視野,在動腦動手中走向智慧;在研學過程中,學生之間互幫互愛,增進了友誼和集體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加強了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在大自然中磨煉了意志,增強了體魄,培養(yǎng)了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德,增進了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圍繞主題、帶著問題的研學旅行也還學生一個體驗、發(fā)現(xiàn)、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們增長了見識,增長了閱歷;研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達到了研學的
目的。
2017年合肥市通過制定《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和下發(fā)《關于開展2017年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yè)游”活動的通知》的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開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合肥工業(yè)游”活動,鼓勵學校擴大國際交流,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合肥市將在總結提煉活動開展經(jīng)驗基礎上,繼續(xù)探索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性、更受學生喜歡的研學旅行活動,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肖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