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色彩能量學、課程滿意度、訓練效益評估、生物反饋
摘要:愛上官美力機構整合色彩科學有關的人體色彩能量場及教育訓練、心理咨詢、生物反饋等理論和技術,推廣傳統(tǒng)的色彩能量觀點,促進人們身心健康。本研究以參加色彩能量課程的學員為實驗對象,采用受試者內準實驗設計法,以Kirkpatrick(1959)四層次訓練評估模式為理論基礎,來探討受試者的課程滿意度(反應層次)、色彩能量知識(學習層次)及生物反饋(行為層次)間的影響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受試者對于色彩能量課程的滿意度頗高,色彩能量課程可增加受試者的色彩能量知識,色彩能量課程可以改善抗壓、情緒反應等五個生物反饋指標,課程滿意度可提升色彩能量知識,色彩能量知識會正向影響喉輪及能量狀態(tài)等四個生物反饋指標。本研究根據(jù)結果提出理論與實務的建議。
一、緒論
色彩和光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自然現(xiàn)象。色彩從根本上說是光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光一般指能引起視覺的電磁波,不同波長的光可以引起人眼不同的顏色感覺。色彩也與人們的心理層面具有關聯(lián)性。色彩心理學主張色彩不僅是物理現(xiàn)象,還會影響到人們心理及靈性方面的主觀反應,會因觀看者及條件而引發(fā)不同的色感和感受,色彩也會引發(fā)不同的情緒,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情緒、態(tài)度和行為傾向。
由于許多學科領域的理論與實務的長足進步和豐富文獻,使得色彩能量的應用得到更充份地支持。例如,教育訓練中課程及教學的發(fā)展,可以使富神秘色彩或靈媒式的個別化治療行為化為普及的課程:訓練評估可以更明確了解接受訓練課程后不同層次的訓練效益:心理咨詢可提供個別或團體的輔導行為:生物反饋技術可給予精密的儀器檢測數(shù)據(jù),以及引導學習者調整機能的方法。
因此,本研究主要動機即在結合色彩能量學、心理咨詢和團體輔導、訓練評估等理論、以及生物反饋儀器測量技術等,來探討色彩能量課程實施前后不同層次訓練成果的差異,以及不同層次效益問的影響關系。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受訓者對色彩能量課程的滿意度、學習知識及生物反饋身心狀態(tài),以及三者間的關系。
二、文獻探討
1、色彩能量學
色彩學(chromatics)乃建立于表色體系和定量的色彩調和理論上的一套色彩理論,旨在研究色彩的產生與色彩的規(guī)則,以及色彩對人體視覺的作用,與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皆有密切關聯(lián)。色彩心理學主張色彩不僅是物理現(xiàn)象,還會影響到人們心理及靈性方面的主觀反應,也會引發(fā)不同的情緒。
色彩能量學(Color Energy Training)為一門了解大自然客觀色彩現(xiàn)象和體系,以及透視自我內在的色彩情感意義,借以提升個體心理能量,促進身體、心理和靈魂平衡健全的學科。Mike Booth and McKnight(2012)認為色彩能量學的核心為“靈魂色彩療愈(Aura-Soma)”,其最重要的目的即在讓人們認識深層的自我本質,以及代表自我的色彩(上官昭儀譯,2013)。色彩能量學認為,萬物都具有流轉不停的能量,每個人身上都有能量色彩,每種色彩都代表了不同的能量意義和人格特質,每個人也都擁有獨特的色彩組合。了解屬于自己的色彩密碼以及能量特質,然后充分運用個人強勢色彩,同時并補強弱勢色彩能量的不足,可增加個體的生命力(上官昭儀,2012)。色彩能量學可藉由內在成長教育、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等現(xiàn)代化模塊課程的推廣,融合色彩心理學、生命能量科學,透過色彩、文字、聲音、形體等多元化方式將其運用至生活,協(xié)助人們了解自我,解決問題并提升能量。
2、訓練課程效益評估
組織為了有效地施行教育訓練以達成企業(yè)目標,必須建立合理健全的系統(tǒng)化程序來實施訓練。Goldstein(1993)指出訓練評估即是對一訓練計劃,系統(tǒng)地搜集信息,給予適當?shù)脑u價,以作為篩選、采用、改善訓練計劃等決策的判斷基礎。
色彩能量課程可視為對人們身心靈提升的一種訓練輔導課程,有關訓練課程的效益評估,Kirkpatrick(1959,1996)的四層次訓練評估模式為理論與實務上最廣被接受與采用的。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估模式以反應、學習、行為及結果等四層次進行評估。反應層次的效標是測量學員對訓練課程的反應:學習層次是指訓練結束后對于參訓者在參訓期間知識與技能的了解與吸收程度,用以評鑒課程本身的效能與效率:行為層次系指參訓者在結束訓練課程后行為改變的程度:結果層次是以經(jīng)濟效率觀點出發(fā),分析訓練成果對組織績效之改善與貢獻程度,可定義為參訓者在結訓后因行為改變所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Kirkaptrick評估模式的基本假設為:1.模式中每一層次會比它前一層次包含更多信息:2.每一層次都是由前一層次所引起:3.每一層次都與它前一層次有相互關系,所有層次間都是正相關。
本研究運用Kirkpatrick訓練評估模式之反應層次、學習層次和行為層次來衡量色彩能量課程的成效,以了解參與色彩能量課程的訓練成效。反應層次的效標為課程滿意度,學習層次的效標則為對課程知識的吸收了解程度,而行為層次則主要是透過氣場氣輪攝錄儀來分析參與色彩能量課程后個人在抗壓、情緒等方面生物反饋的身心狀態(tài)改變情況。
3、生物反饋
反饋是指一個系統(tǒng)的輸出信號,重新返回到該系統(tǒng),因而對此系統(tǒng)的功能產生增減作用的現(xiàn)象。生物反饋的概念即利用儀器的協(xié)助來反映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過程,而這些過程是人們平時不容易察覺且沒有去控制的。因此,生物反饋整體來說是一個過程,讓人去感受自己的生理訊息,然后學習去控制它們。這些過程包括1.量度生理媒介的變動:2。將這些量度指標化為當事人可以明白的形式:3.反饋這些訊息,使當事人學習去控制自己的身體(West,2007)。
目前最常被業(yè)界使用的生物反饋儀器為美國加州Inneractive Enterprises Inc。公司的人體氣場攝錄儀Power AVS(Aura Video Systems),它能夠將生物反饋精密偵測(Biofeedback Imaging Video)所得的數(shù)據(jù),結合色彩心理學、能量醫(yī)學技術整合呈現(xiàn),透過與生物體現(xiàn)況互動息息相關的氣場、氣輪及豐富多變的色彩心理分析,精準分析數(shù)據(jù)背后所代表的個體真實現(xiàn)況,包括身心狀況及人格特質等。本研究針對色彩能量課程的大樣本學習者,擷取14項上課前后的測量值作為分析資料,以驗證上課前后,人體身心狀態(tài)變化的情形。
4、研究假設推論
Callahan,Kiker and Cross(2003)、Hunt andLaverie(2004)、林文政、王涌水、許智翔(2010)、Chang,Chen and Hsu(2011)等研究結果顯示,訓練課程實施后的學習成效皆高于其前測成績。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1:參加愛上官美力色彩能量課程的學員,于完成課程后對色彩能量學的知識明顯高于課程前。
本研究采用氣場攝錄儀來檢測受訓者上課前后的個人身心狀態(tài),認為課程能夠改善受訓者的身心靈和諧狀態(tài),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2:參加愛上官美力色彩能量課程的學員,于完成課程后的生物反饋之身心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課程前。由于Kirkaptrick評估模式的基本假設認為,模式中每一層次會比它前一層次包含更多信息,每一層次都是由前一層次所引起,且每一層次都與它前一層次有相互關系,所有層次間都是正相關。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3:參加愛上官美力色彩能量課程的學員,其對課程的滿意度會正向影響其對課程知識的吸收。
假設H4:參加愛上官美力色彩能量課程的學員,其對課程知識的吸收程度會正向影響其身心狀態(tài)的改變。
三、研究方法
2、研究設計與程序
本研究選擇于2015年11月中旬至2016年6月初參加“愛上官美力系統(tǒng)”色彩能量課程的受訓學員作為實驗對象,另征求控制組的體驗對象,使其接受人體氣場氣輪攝錄儀的檢測,但未實際參加色彩能量課程,而施與色彩能量課程相同的色彩知識量表測驗,并約定于一個月后,再實施第二次的氣場氣輪攝錄儀檢測及色彩知識量表測驗,以比較有無接受色彩能量課程間的效果。利用既定訓練課程對實驗組進行色彩能量課程的實驗操弄,于課程開始前后實施前測及后測問卷,并接受人體氣場氣輪攝錄儀的兩次檢測,并鼓勵參加課程的學員持續(xù)書寫100天課后自我觀照的“能量日志”,作為學員受訓后檢討課程效益的參考。
3、實驗對象
本研究以參加一系列“愛上官美力系統(tǒng)”色彩能量課程的受訓學員為實驗組計196人,以及未參加課程,僅接受色彩能量知識及氣場氣輪攝錄儀的體驗者為控制組計57人,共取得174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8.8%。實驗組主要有女性159人(91.4%)、已婚者137人(78.7%)平均年齡為36.2歲,標準差為7.9歲。
4、衡量工具
本研究系采用問卷調查、人體氣場氣輪攝錄儀生物反饋指標及能量日志撰寫作為搜集資料之研究工具。問卷分為課程前填寫的前測問卷,以及課程結束前填寫的后測問卷二種,前測問卷變項的衡量為色彩能量知識量表,后測問卷的變項同樣為色彩能量知識量表,以及課程滿意度量表及人口統(tǒng)計變項資料等部分。生物反饋指標則包括抗壓指數(shù)等14個分析指標,分別說明如下:
5、前測問卷
前測問卷包括色彩能量課程知識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兩個部分。前者測量課程前后受訓者對于色彩能量課程內容的認識,課程前后的測驗差異即為學習的效果。本研究設計10題單選選擇題,每題4個選項,每題1分合計為0至10分。
6、后測問卷
后測問卷包括色彩能量課程知識量表、課程滿意度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三個部分。色彩能量知識量表同前測,課程滿意度量表測量課程實施后受訓者對于色彩能量課程的直接感受,共計7個題項。量表題項采Likert計分尺度,由“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至10分,內容包括對于課程的時間控制、輔導人員服務、內容符合需要、講師、場地安排、教材編制等項目的滿意程度。
7、生物反饋指標
本研究根據(jù)氣場氣輪攝錄儀檢測的14個分析結果,如圖2,將其轉換為適當資料型態(tài),以作為學員在受訓前后個人身心狀態(tài)變化的分析資料,包括抗壓指標、能量狀態(tài)指標、情緒反應指標、身心狀態(tài)指標、彩光輪/陰陽指針、身心靈平衡指標、氣場氣輪強度指標、海底輪指標、臍輪指標、太陽叢輪指標、心輪指標、喉輪指標、眉間輪指標、頂輪指標。其中抗壓指標、身心狀態(tài)指標、氣場氣輪強度、海底輪、臍輪、太陽叢輪、心輪、喉輪、眉間輪及頂輪等指標均為分數(shù)越高,越處于放松、能量高的狀態(tài):情緒反應指標、能量狀態(tài)指標、彩光輪/陰一陽指針及身心靈平衡指標則為分數(shù)越低,情緒越平穩(wěn)、越放松、身心靈能量狀態(tài)越平衡。
8、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資料分析,使用次數(shù)分配、敘述性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成對t檢定、回歸分析等方法實施分析及假設驗證。
四、研究結果
本節(jié)首先統(tǒng)計課程滿意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受訓成員對于訓練課程具有高度的滿意度,課程滿意度的平均值為7.81,相對于中位數(shù)(Me)5,顯示學員對于課程的時間控制、人員服務、上課內容、講師、場地安排及教材編制等感覺很好。
1、色彩能量知識的前/后測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配對樣本t檢定來分析受訓學員前測與后測的色彩能量知識是否具有顯著的差異,以驗證H1假設。結果顯示,受訓學員色彩能量知識的后測成績高于前測成績,且達到顯著的差異水平。而控制組的后測與前測未達顯著差異水平。本研究假設H1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
2、生物反饋指標的前/后測差異分析
本研究以配對樣本t檢定來分析受訓學員前測與后測的14個生物反饋指標是否具有顯著的差異,以驗證H2假設。結果顯示,僅有抗壓、情緒反應、身心狀態(tài)、彩光輪/陰-陽指針及太陽叢輪等五個指標的前測/后測具有顯著差異,抗壓、身心狀態(tài)及太陽叢輪等三個指標為后測>前測,情緒反應及彩光輪/陰-陽指針等二個指標為前測>后測。而觀察控制組成員的各項指標分數(shù),在前測與后測之間皆無顯著的差異。因此,假設H2得到實證資料的部分支持。
3、課程滿意度對色彩能量知識、生物反饋的影響為了驗證假設H3,本研究首先以課程滿意度為自變項,以色彩能量知識的后測成績?yōu)橐雷冺?,來檢驗課程滿意度對色彩能量知識的影響。結果顯示,受訓學員的課程滿意度對于其色彩能量知識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假設H3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
為了驗證假設H4,本研究繼續(xù)以色彩能量課程知識的后測成績作為自變項,以生物反饋各指標為依變項,來檢驗其影響的效果。結果顯示,受訓學員的色彩能量課程知識僅對喉輪指標及眉間輪指標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受訓者對色彩能量課程學習的知識越豐富,他的喉輪指標分數(shù)越高,也就是他的感受力、內心思緒、情感表達及溝通力處于越佳的狀態(tài),他的眉間輪指標分數(shù)越高,也就是他的直覺能力、藝術感、第六感處于越佳的狀態(tài)。色彩能量課程知識僅對能量狀態(tài)指標、彩光輪/陰-陽指標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受訓者對色彩能量課程學習的知識越豐富,他的能量狀態(tài)指標分數(shù)越低,也就是他的身心靈間的差異會越小,他的彩光輪/陰-陽指標分數(shù)越低,也就是他的陰陽平衡程度越高。本假設H4,僅得到實證資料部分的支持。
4、受試者能量日志之分析
依照學員每天分享的內容,課后收益可以歸納分成想法正向、幸福感提高、學習力增強、行為修正等四個部分的課后收獲覺察。
五、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
(1)受訓者對色彩能量課程滿意度很高。
(2)色彩能量課程能夠提升學習效果。
(3)色彩能量課程可以改善部分身心狀態(tài)。
(4)課程滿意度可提升色彩能量知識。
(5)色彩能量課程知識會影響部分身心指標。
2、研究建議
(1)研發(fā)不同的課程內容,保持高度滿意度。
(2)推廣色彩能量課程,增進課程效益。
(3)藉由色彩能量課程,改善個人身心狀態(tài)。
(4)提升課程滿意度以增加色彩能量知識,增進身心靈能力。
3、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研究限制
[1]樣本資料取得不易。[2]實驗須配合活動場次。[3]員工對于資料搜集程序及時問還不熟悉。[4]資料中效標的選擇和轉換可適當增減或調整計算方式。
(2)未來研究建議
[1]可選擇更多客觀指標。[2]可采用不同課程方法。[3]結合不同理論與技術。[4]設計成熟的測驗量表。[5]尋找不同層次的效標。[6]探討更多中介變項與調節(jié)變項。